明代后期的江南流行著復古主義的文藝思潮,這股復古之風也影響到畫壇,晚明的董其昌成為繪畫仿古風氣的倡導者和實踐者。江南大族宏富的收藏和大量刊行的畫譜,也為仿古繪畫創(chuàng)作奠定了圖像基礎。清初“四王”及其傳派直承董其昌的理論與實踐,傾心師古,精研筆墨,追求文人畫意趣;清中后期的黃易、奚岡、湯貽汾、戴熙等人在山水創(chuàng)作上與古為徒,略有變法。與此同時,一批仿古功力深厚的職業(yè)畫家也活躍于山水畫壇, 迎合了當時社會的尚古偏好。
山水畫中的“仿”,有忠實原作的摹繪復制;有從圖式、筆墨到意趣均不逾古人藩籬的心摹手追;也有不拘囿于筆墨形式,直抉古人神髓,別開生面的創(chuàng)作,這其中有的作品與所仿對象面目已相去甚遠,僅是“借古人之名漫為題仿”。從創(chuàng)作實踐看,仿古是對前人繪畫技法的學習與繼承,正如藝術史學者方聞先生在《藝術即歷史》一文中所述“……在東方,則延續(xù)了‘譜系’的模式,將中國繪畫史視為典范的風格傳統(tǒng),每一個獨立的世系源自卓越的早期藝術大師,并在后世的模仿者和追隨者中延續(xù)。”在精神層面上,“仿古”取向反映了明清畫家群體對歷史上繪畫經(jīng)典的虔誠追慕,是畫家同古代大師穿越時空的神交。
本次展出浙博館藏晚明以降直至清末的仿古山水作品近八十件(組),正是明清畫家們紹述宋元大家又取徑各異的實例,它們?yōu)橛^者呈現(xiàn)出明清仿古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多樣面貌和發(fā)展流變。
隋唐之際,山水畫逐漸成為獨立的畫科。到盛唐時,出現(xiàn)了青綠勾斫和水墨渲染的不同風格。他們分別的代表——李思訓、李昭道父子和王維被后世奉為“南北二宗”的開山。王維(701—761)是著名詩人,同時又是影響深遠的山水畫家。但流傳下來的王維作品尚無可靠的真跡。據(jù)著錄,其畫作以平遠景色取勝,尤以雪景最為精佳。
五代的荊浩、關仝以中國北方峻拔的高山為題材,運用雄健勁挺的筆法,強調(diào)北方山石堅硬的質感和結構,畫史上并稱“荊關”;董源(?—962)其畫“多寫江南真山,不為奇峭之筆”,巨然承其衣缽,畫史上并稱“董巨”。董源一派被北宋后期米芾等推崇,經(jīng)“元四家”發(fā)揚光大,又得董其昌大力提倡,成為明清畫家追慕的正宗法派。
明 趙左 【雪景山水圖軸】
北宋山水畫家繼承五代荊浩、關仝開創(chuàng)的風格,善繪北方峻厚山水。李成(?—967年)的山水取材多為齊魯景致,多畫平遠寒林,給人以“氣象蕭疏、煙林清曠”之感。范寬的山水多取材于陜西關中一帶的山岳,雄闊壯美,筆力渾厚。郭熙擅繪巨障長松、煙云變滅之景,山石用“卷云皴”,樹木作“蟹爪”狀。燕文貴所繪的凄迷景色被稱為“燕家景致”。師法李成的王詵,參以青綠設色而別開生面。此外還有以趙令穰為代表的小景山水及米芾父子創(chuàng)造的表現(xiàn)江南煙雨迷蒙的“米家山水”。南宋的山水畫風則漸趨簡率豪放。對于明清山水畫家來說,兩宋山水巨匠和他們的煊赫名跡注定成為后人仰攀的高峰。
清 王翚 【寒山欲雪圖軸】
元代畫家主要繼承董源、巨然畫風,并在此基礎上加以發(fā)展創(chuàng)造,從內(nèi)容到筆墨都追求“士氣”,力求高雅的藝術情趣。趙孟頫宗學董、巨又對其筆墨加以減省,風格率真疏秀;高克恭融合米氏云山兼取董、巨皴染而自成一家。元中晚期,反映消極避世思想的隱逸山水廣為流行,“元四家”建立起文人山水畫的典范風格:黃公望畫作山川渾厚,草木華滋;吳鎮(zhèn)則筆墨酣沉,意境蒼茫;倪瓚畫意古淡天真,清逸蕭疏;王蒙用筆則繁復縝密,蒼郁深秀。在明清的仿古潮流中,“元四家”受到無以復加的推崇,師學者甚眾,其中又以擬仿黃公望者為最多。
明 陳繼儒
【仿吳鎮(zhèn)筆意山水圖軸】
明 王時敏 【溪山亭子圖軸】
清 王原祁
【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軸】
明 祁豸佳
【仿王蒙畫法山水圖軸】
上承元人繪畫傳統(tǒng)的“吳門畫派”中,沈周與文徵明的山水均有粗、細兩種面貌。沈周以粗筆為多,其晚年筆墨愈顯疏簡蒼勁;文徵明以細筆為多,畫風縝密秀雅。晚明的董其昌博采宋元諸家,講求筆墨韻致,其山水以平淡天真、古雅生秀取勝。清初“四王”直承董其昌的理論與實踐,形成“上承宋元、集其大成”的創(chuàng)作傾向,有清一代被奉為山水“正宗”。作為職業(yè)畫家的藍瑛精于仿摹宋元山水名作,融匯諸家之長,終自成面貌。以上明清畫家仿學宋元,同時他們自己又成為后學不斷仿摹的對象。
清 永瑢、永瑆
【臨董其昌山水圖軸】
清代畫壇仿古之風盛行,其中尤以臨仿各家匯集而成的冊頁和條屏為代表,這兩種作品類型呈現(xiàn)出多元性、集成性的特點。晚明的董其昌就創(chuàng)作過多套《仿古山水冊》。清代張庚《國朝畫征錄》中記載王時敏“嘗擇古跡之法備氣至者二十四幅為縮本,裝成巨冊,載在行笥,出入與俱,以時???,故凡布置設施,勾勒斫拂,水暈墨彰,悉有根柢?!边@里展出的王鑒《仿古山水冊》應也是具有類似功能的“縮本”,此冊筆墨精妙,設色古雅,既能傳達宋元各家特征,又體現(xiàn)畫家自我風貌。本單元還有一些冊頁和條屏名為仿古,但多呈現(xiàn)出畫家在師法古人基礎上發(fā)展出的個人風格。
清 王鑒 【仿古山水冊】
覽 信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