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面算是我最喜歡的面條之一了
無論是香味濃郁的紅燒牛肉面,還是清清淡淡的蘭州牛肉拉面
都是我時常會想起來要吃的
不過自己做起來確實有些麻煩
燉肉、熬湯,折騰一番就吃一碗面
著實讓人提不起來動手的興趣
不過偶爾也耐不住嘴饞,外面的味道大多滿足不了我挑剔的嘴
所以也只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
既然自己做了,就不能辜負了一桌的好食材
做出食材本身的味道,就是對食材的尊重
這里安利個家常版牛肉面的高湯做法
人人看了都會做,而且會吃出純正的牛肉和面條本來的味道
體味到在家做飯吃飯的好
好吃的牛肉面必須要有高湯,吊高湯只要牛骨和牛肉
骨頭里要有帶骨髓的部分,最好是“鳳凰翅”
就是牛排骨前段的軟骨那部分
其次各種牛雜骨、筒骨也都可以
保證吊出來的湯清香濃
湊巧買不到的話,就買有肥膘的牛肉
一樣的保證湯的質(zhì)量
買的時候就讓攤主把骨頭斬剁合適下鍋的塊
拿回后和牛肉一起,先放涼水里浸泡半天
把藏在里面的血水泡出來
再開水焯水,然后冷水下鍋,燒開撇去浮沫
轉(zhuǎn)最小火燉三小時
中間牛肉能插進筷子時
撈出來,骨頭繼續(xù)燉到骨肉分離
需要注意的是,本操作過程不給任何調(diào)味料,包括蔥姜鹽
燉好的湯澆面前再調(diào)味
家里做一般不太推薦搞個十幾二十幾種香料
一來是太難掌握比例了
二來是家里也不太可能常備著那么多平時不怎么常用的香料
所以就三樣:蔥花、胡椒碎和鹽就行了
如果覺得單調(diào)放些家里常備的八角香葉也行
面條提前下好,撈到碗里,牛肉切片,蓋在面上
然后把調(diào)好味道的湯直接澆到面里就大功告成了
雖然花些功夫,但味道真心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