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皮乳豬
乳豬,字面上的意思是指還在吃奶的豬。傳統(tǒng)的養(yǎng)豬,豬仔落地后要吃1-2個月的奶,現(xiàn)在則被控制在2-4周。剛出生的小豬仔一般2-3斤重,半個月能長到8斤左右,一個月超10斤,接著進(jìn)入快速生長期,滿二月大多在30斤以上。理論上,只要沒斷奶,30斤甚至更重的豬都可以被稱之為乳豬。用來烤的乳豬,需要兼顧皮和肉的口感,大多選一個月左右小鮮肉。
烤乳豬吃的是無能兄的童子肉,肉質(zhì)細(xì)嫩、吹彈欲破,入口,倏然間便在口舌中化為無形,這么一道令人銷魂的小鮮肉,對食肉獸們有著巨大的殺傷力。
烤乳豬,以前也叫燒小豬??救樨i的烤制方法,在《禮記》中就已經(jīng)有記載了,西周時稱為“炮豚”,屬當(dāng)時“八珍”之一。西漢的《鹽鐵論》里提到的二十多款菜里就包括烤乳豬。
做烤乳豬,首先是選料。要選還在哺乳的小豬,宰殺后洗刷干凈,去除內(nèi)臟,用茅草塞滿肚腹,用一根柞木棒穿過,架在火上,緩火遙炙,急轉(zhuǎn)勿停。
烤的時候,豬皮上要涂一些易于發(fā)色的調(diào)料,有兩種常見的方法,一是涂酒,二是涂奶酥油。一邊涂一邊烤,烤至表皮呈琥珀色即可。豬皮酥化為上品,脆的為中品,硬的為下品。
早在近三千年前的西周,烤乳豬同烤羊、烤狗肝、豬油肉醬拌飯、里脊肉、肉脯等一起列入八珍。它是中國轉(zhuǎn)入“黃河時代”最早的名菜之一,是八珍中的頭牌。
世界烤乳豬(主要)版圖
二千多年前的西漢,南越的王城廣州——在廣州南越王墓的鼎中發(fā)現(xiàn)了一道沒吃完的乳豬。如今,嶺南的廣東、海南、廣西一帶已成為烤乳豬這道菜在中國的中心,并播遷到東南亞。全世界著名的乳豬城市有廣州、??凇⑵咸蜒烂钒⒗麃嗊_(dá)、西班牙塞哥維亞。另外,菲律賓的烤小豬也頗有知名度。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吃貨之一,杭州人袁枚在講到這道菜時稱其:(豬皮)酥為上、脆次之、硬為下。按這個標(biāo)準(zhǔn),單以豬皮來講,西班牙的塞哥維亞的烤乳豬皮韌、波蘭的烤小豬皮硬,都沒能到及格的標(biāo)準(zhǔn)。葡萄牙的梅阿利亞達(dá)的烤乳豬倒與廣東的相當(dāng)。
麻皮乳豬
上述“名豬”在烤制時區(qū)別在于:
西班牙的烤乳豬上烤之前,涂在豬皮上的是調(diào)調(diào)合了香料的牛油,中間不停的澆淋葡萄酒。
葡萄牙的烤乳豬涂在皮上的是豬油、鹽、胡椒的混合物。
廣東人在烤乳豬的時候先用半開的水燙一遍,讓表皮硬度增加,以便后面將皮烤酥,同時可以在烤制時鎖住更多的肉汁,不至于讓肉柴掉;腌制后(也有先腌再燙皮的工藝)在豬皮上涂上能使皮酥脆的白酒、陳醋、麥芽糖調(diào)合物,上烤架后不停刷油,最后涂調(diào)味料或者直接分切后蘸醬吃。
通過對涂皮料增減、火候等過程環(huán)節(jié)的把控,廚師們可以制作出光皮或麻皮兩種烤乳豬:文火輕油可以使豬皮光潔;猛火重油則可以使表皮起細(xì)小的酥泡。光皮和起麻是廣東烤乳豬的兩大流派。光皮乳豬的吃法是皮、膏、肉同吃,起麻的則先蘸醬吃皮,再吃肉。無論哪種,廣東所用的乳豬豬皮都較西班牙的要薄,且口感酥脆,不似西班牙乳豬豬皮充滿韌性,更不像波蘭,烤熟的豬皮可以直接做皮帶。
這只烤的皮開肉綻的乳豬 ,廚子顯然功夫不到家
燒豬
配料:小肥豬1只(5~6kg),香料粉7.5g,食鹽75g,白糖150g,干醬50g,芝麻醬25g,南味豆腐乳50g,蒜和酒適量,麥芽糖溶液少許。
(2)工藝流程 原料整理→腌制→晾掛→烘烤→產(chǎn)品
(3)操作要點(diǎn)
一
二
待完全解凍后進(jìn)入下一步取除去廢料
三
沿龍骨中線用刀砍開,這一步要注意別傷到皮,后去除豬腦,豬腎,豬腩。
四
接下來除去肩甲骨和前腳里最末端的一塊小骨頭,和豬大腿多余的肉,這樣做以便更容易入味。
五
六
最后在肉厚的地方剞幾刀以便入味,下圖就是完整取料后的乳豬。
七
接下來就是給乳豬燙皮了,整個過程不超過8秒。之后用涼水沖涼,再用淮鹽,蒜末,洋蔥末腌制入味,一般腌30分鐘。
八
接下就是上叉,定型。背部弧度一定要均勻,否則在烤的時候會造成上色不勻。
九
十
下面就是上皮水了,每個部位都要上均勻。
上好后就是涼坯了,皮一定要涼干。
這一步就是焙豬了,值得注意的是要把肉的部分對著火,這個過程一般50分鐘即可。
下面是最后一步烤皮了,注意不能烤起泡,邊烤邊上油,掌握好火的大小,先烤后腿再烤前半部分,因?yàn)楹笸仁窍鄬Ρ容^難上色的。
烤制
這就是成品燒豬
“燒豬”,始于中原盛于粵。
燒豬寄托著粵人發(fā)財致富和身體健康的愿望。據(jù)中山大學(xué)教授葉春生先生說,廣東有悅城龍母
廣東人吃燒豬十分講究,已升華為一種文化。比方說,吃“麻皮乳豬”前,由廚師按一定程序把皮片成32塊,照原樣覆蓋在豬肉上,以全豬上席,供客人先吃皮。客人通常夾起豬皮先蘸甜醬,再點(diǎn)細(xì)砂糖,這樣燒豬皮才能借助甜醬粘上細(xì)砂糖,食來口感特別甘香脆化,還可解膩。只聽得“咔”的一聲,乳豬皮應(yīng)聲裂開,好像吃餅干般酥脆,難懌食家認(rèn)為,燒乳豬之美,端在其皮。然后取回豬體,切成與豬皮大小相同的塊狀,鏟出豬頭皮(以豬額上帶“王”字的皮為砷品)和腮肉,豬腎則切薄片,拼成豬形,再度上席。乳豬肉鮮而香,無需蘸砂糖、甜醬吃。香港著名食評家唯靈先生認(rèn)為,燒乳豬肉以炭燒的為佳,妙在皮肉之間帶一點(diǎn)炭香味?!肮馄と樨i”通常片成皮、膏、肉分明的一片片,三為一體吃下,且要即燒即吃,入口熱辣竦、香噴噴,有多層的口感。近年的燒乳豬有低齡化(出生一個月)與微型化(重約2公斤)的趨勢,烤的是所謂“BB豬…‘妙齡豬…‘手抓會豬”。吃法也花樣翻新,例如片皮乳豬斬件在上,炸而包片在下,中間夾皮蛋件,吃來酥香松化,令人回味無窮。又如把燒乳豬片開,將米飯塞進(jìn)乳豬腹中,以錫紙封住,再以炭火烤之。
乳豬流出來的肥膏浸入米飯,加上多種香料,烤熟后味道好得不能用文字可以形容。而且重視裝飾美化,例如招待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用的“金紅化皮豬”,兩眼配卜一對紅色的小燈泡,益增氣派。
給大家介紹烤乳豬,按照這步驟學(xué)會,保證讓你那些哥們兒狼吞虎咽,吃得贊不絕口。
1、選乳豬。選取乳豬是燒烤的第一關(guān)口。首先,肯定是放養(yǎng)的乳豬最好,這樣的豬嬉戲奔跑,吃青草,還頗有野味,肉質(zhì)肯定比起圈養(yǎng)的口感更好。在個頭上,十幾至二十斤重的最為理想。
當(dāng)天出圈的乳豬必須當(dāng)天烘烤,萬不得已,不能過夜烤制。放血的關(guān)鍵是一刀準(zhǔn),即一刀下去,乳豬身上的血須全部流干,乳豬肉身上不可留存任何微量血液。
2、去毛、切脊。將乳豬用70度左右的熱水中反復(fù)滾燙,搓除豬毛。從豬肚底部位切開,將下水全部掏空。
3、用燒烤簽從乳豬的下部一直插穿到腮幫部位,而且串穿著排骨而過,又不能傷著表皮。
不過,要注意把乳豬的四支綁緊固定,燒烤時乳豬就會出現(xiàn)隨著乳豬的烤熟而豬肉收縮的現(xiàn)象,既影響肉質(zhì)的烘烤,又影響烤完后豬型的美觀。
4、文火烘烤。上佐料三個腌制2小時間后,烘烤前在乳豬皮部位抹上一層天然含糖質(zhì)佐料。將乳豬置于用鐵皮做成半圓型的烤箱里,放進(jìn)少量的木炭,用文火慢慢地烘烤。
5、反復(fù)抹油。一會的功夫,乳豬皮開始略見焦黃。輕輕翻動,涂上花生油,使皮不起泡又增色增味,經(jīng)過2小時的烘烤,熟透的肚腩排骨鮮亮無比。看著看著,不禁唾涎三尺。
注意了,烤之前,將鹽、白糖、味精、香料等混合浸入到肉中,一邊烤乳豬,一邊對乳豬抹油,為了防止烤焦烤。
一般,烤一只乳豬前后約四五個小時,烤出來的乳豬要全身焦黃、油光可鑒、散發(fā)著濃郁香味,那才算高手。這樣的烤乳豬排在你面前,看之聞之,色香味俱全,讓人不禁食指大動。
撕一塊入口,輕輕一嚼,脆響的“咔哧”聲,聲聲伴耳,吃下后,仍留滿口余香,令人回味無窮。
街邊覓食聞到香味,尋到了一家烤豬店,師傅剛好在給一位顧客切乳豬,剛烤完的豬,切上去咔咔的酥脆聲,看著實(shí)在眼饞,沒忍住點(diǎn)了一只,整頭800,還算便宜。
鄰桌剛出爐的烤豬
由于還早沒事干,特意等了兩個小時目睹了制作的整個過程
剛上架的豬看著實(shí)在太可憐了
看著特別的殘忍,搞得我有點(diǎn)不想吃了
不過烤的金黃,香氣四溢的豬,確實(shí)讓人食欲大開
幾分鐘就要全身刷便油
烤完的豬,肚子里會有積水,要倒空
西班牙塞哥維亞(Segovia)有個著名的美食,烤乳豬(Cochinillo asado),它可是當(dāng)?shù)乇攸c(diǎn)菜,為何如此有名?傳說當(dāng)時有位美食家國王,為了品嘗美食而不惜下詔征求前所未嘗的美味料理,有了國王的詔書,全國廚師自當(dāng)為了爭奪這皇家榮耀無不竭盡全力,聚集全國大廚的美味料理大賽于是展開,最后由研發(fā)出香酥美味的烤乳豬大廚贏得當(dāng)時西班牙的食神金牌。
Cochinillo asado
能做為烤乳豬的豬只必須經(jīng)過精挑細(xì)選,重量3~4公斤,未滿二星期的小豬仔,還沒斷乳,就都是喝母乳,這樣的小豬仔肉是最嫩的。一只烤乳豬約可讓六個人飽餐一頓??救樨i的事前準(zhǔn)備必須先把小豬仔的正面沿著脊椎從頭到尾,將其剖開,放入陶瓷鍋加入一些月桂葉,再注滿四公升的水送入烤爐,使用約120度的溫度烤一小時的時間,進(jìn)烤爐時,豬仔是背朝下腹向上,烤過約15分鐘后,再翻轉(zhuǎn)豬身直到成品出爐,之后廚師拿出專用的叉子將整鍋烤熟的烤乳豬端出,并且輕刷碎蒜泥與豬油在乳豬身上。
Cochinillo asado
在美食端上桌前,還會舉行一場特別有趣的儀式,首先廚師會推出他們烤熟的招牌全乳豬,接著,拿出一個盤子來「切」乳豬,廚師利落地用盤子邊緣,橫來豎去碴碴幾聲,就把整只烤乳豬分切成數(shù)份,最后手一拋,盤子從空中落地砸個粉碎,弄碎盤子表示歡迎前來用餐的客人。如此有趣的開餐前表演,讓所有人可以看到烤乳豬的酥脆,而且只需用盤子便可切好,除了給客人有味蕾的享受,還有一飽眼福的現(xiàn)場秀,老板還會為喜歡吃辣的準(zhǔn)備辣醬,據(jù)說很辣。要問這樣的美食在西班牙哪里?小編就來告訴你,它就坐落在羅馬水道橋前的百年老餐廳Mesón De Cándido ,這間可是從公元1786年就營業(yè),連食尚玩家浩角翔起、西班牙國王、足球明星都來這享用過,吃飯前好像在看表演特技,用磁盤就能切開烤乳豬,然后還要爽快的摔盤子,是不是讓你也心動了?
大家一定沒有聽過這種早餐搭配
乳豬+飯+米酒
臨高人的一天是從吃乳豬開始的。他們喜歡大早上的來上一份乳豬(烤/蒸),一碗米飯、一杯米酒??粗孟裼行┥莩?、甚至有些重口,但是臨高人認(rèn)為這是遵循“早飯要吃好”的飲食理念。早餐吃好吃足了,才有足夠的精力應(yīng)付一天繁忙的工作。這種獨(dú)特的早餐消費(fèi)方式,在海南可謂獨(dú)樹一幟。
因產(chǎn)地在海南北部的臨高縣,故名“臨高乳豬”。它以皮脆、肉細(xì)、骨酥、味香而聞名,烤、燜、炒、蒸皆可,但以燒烤最佳。
烤臨高乳豬是很有講究的,豬不能太重,一般每只約二十斤以內(nèi)。師傅將屠宰好的乳豬剖開、碎骨、上好佐料,然后放在炭火之上用文火烘烤。然后一邊不停地翻動,一邊不時地往豬身上涂花生油,據(jù)說這樣可以使烤出來的乳豬皮脆而不起泡,增色又增味。
烤一只乳豬約四五個小時,烤出來的乳豬要全身焦黃、油光可鑒、散發(fā)著濃郁香味,那才算高手。這樣的烤乳豬擺在你面前,看之聞之,色香味俱全。夾一塊入口,脆響的“咔哧”聲,聲聲伴耳,吃下后,仍留滿口余香,令人回味無窮。
↑↑↑
一般以姜泥、蒜頭、白糖、酸醋等佐食,但其實(shí)烤乳豬蘸白糖才是完美搭配。
除了烤乳豬之外
臨高人早上還會吃蒸乳豬
與烤乳豬的配料相同,只是蒸乳豬是要放在蒸籠里蒸熟。蒸煮約1個小時,打開籠蓋,用手指觸摸豬皮,如有粘的感覺即可。
剛蒸熟出籠的乳豬
全身嫩白,香味濃郁
如水豆腐般嫩鮮味美,多吃不膩
雖然有些外地人不太理解大清早吃肉喝酒
但是對臨高人來說
這就是他們的生活方式
烤乳豬是我國著名的大菜,它的名氣絕不亞于烤鴨,如今已成為廣東的名菜,但其老家卻是山東。早在公元六世紀(jì)時,《齊民要術(shù)》就記載了該菜的制作方法。關(guān)鍵要做到“緩火遙炙,色足便止?!笨境芍蟆吧珑辏诸愓娼?,入口則消,狀若凌雪,含漿膏潤,特凡異常也?!币磺陌倌昵暗纳綎|人民就能烤出如此美妙的菜品,其烹飪技術(shù)的高超,實(shí)在令人驚嘆。
《老殘游記》第四回,記述山東巡撫將一桌酒席送到客店款待老殘:“兩個人抬著一個三屜的長方抬盒,揭開蓋子頭屜是碟子小碗,第二屜是燕窩魚翅等大碗,第三屜是一個燒小豬,一只鴨子,還有兩碟點(diǎn)心?!边@桌宴席是巡撫衙門的廚師做了送去的。清代規(guī)格較高的宴席其中就有“燒小豬”和烤鴨子,二者并稱為雙烤菜。這種雙烤菜直到民初濟(jì)南還有制作,可惜后來烤乳豬逐漸消逝了。
此菜在清代是皇宮御膳和達(dá)官貴人的肴饌。清宮《那拉氏膳單》上就有:“片盤二品:掛爐鴨子,掛爐豬?!边@二品烤菜,因是烤后片過上席,故名片盤。同樣,在山東的孔府也有此菜,正如《老殘游記》中巡撫衙門有此菜一樣。
為了將這味已經(jīng)在濟(jì)南絕跡的名菜起死回生,濟(jì)南商校“孔府菜研制小組”多次進(jìn)行試制,終于圓滿成功。并開始在“孔膳堂”正是經(jīng)營??救樨i終于又在它的老家再生了。
烤乳豬,要用不炭火直接烤炙,關(guān)鍵是火候要勻,豬要考得色紅、皮酥、肉熟。要端著鐵叉在炭火上反復(fù)烤成,使烤好的紅潤光亮的小豬,皮酥脆、肉嫩香并別有一種烤炙的清香,而絕無豬肉的肥膩再配食經(jīng)過炒制的面醬、大蔥段,真是妙哉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