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
每個博物館都有著豐富的館藏展品,這些藏品身上都蘊含著獨有的歷史價值。博物館作為歷史的守護者,文明發(fā)展的見證者,為我們揭開過去千年文明神秘的面紗。
如果這些珍貴藏品真的可以擁有電影《博物館奇妙夜》中文物開口說話的能力,那一定滿場跳躍著有趣靈魂的碰撞!
這不,博物館聯盟在微信群里正聊的火熱……
文 | 張楷欣 張艦元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中國新聞社”(ID:CNS1952),原文首發(fā)于2019年5月18日,標題為《如果中國著名博物館都在一個微信群里,哈哈哈哈…》,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1
典 故
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說過,故宮一共有1862690件文物。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各種釉彩大瓶、石鼓等。
因乾隆時期“各種釉彩大瓶”顏色過于花哨,乾隆審美被稱為“土豪式審美”,同時乾隆還熱衷于在書帖字畫上加蓋自己的印章。
2
典 故
2015年9月《清明上河圖》展覽期間,游客們?yōu)橐欢谜嫒?,排隊到?2點,故宮方面拿了800盒方便面分發(fā)給游客。
三星堆博物館曾經推出過以“鎮(zhèn)館之寶”的青銅面具為圖案的月餅,口味有蓮蓉、豆沙和全家福三種。
3
典 故
沒錯,這些表情包,都是真正的文物。
千年文物跨越時空與當下流行的“表情包文化”結合在一起,引發(fā)眾多網友追捧。
4
典 故
古裝劇頗受觀眾喜愛,但是大多數古裝劇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史實bug,錯誤的道具使用,背離史實的劇情發(fā)展,不規(guī)范的禮儀運用,都會讓觀眾產生誤解。
作為歷史劇最基本的是要符合史實發(fā)展,歷史大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先后,歷史人物的關系,場景建筑布置,服化道的歷史標準、禮儀標準等等這些全部都需要考據把握。
5
典 故
近幾年陸續(xù)出土很多讓人匪夷所思的文物,讓人不禁驚嘆古人的智慧。
6
典 故
2017年,兵馬俑在美國展出時,一名男子折斷了兵馬俑的大拇指偷走。
2018年9月2日,巴西國家博物館被火吞沒。
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發(fā)生大火。
無數人類文明的瑰寶隨著無情的火焰灰飛煙滅。
這一件件災難無不再次給我們敲響了文物保護的警鐘。
博物館者,非古董者之墓地,乃活思想之育種場。
你喜歡逛博物館嗎?提到博物館,你印象中最先想起來的是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