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
適合以下年齡段兒童的粑粑麻麻
0-12月齡
1-3歲
? 4-6歲
? 7-9歲
? 10-12歲
為啥孩子總是發(fā)脾氣?
前段時間,網上有段視頻引起熱議。
15歲女生竟然當街打其母親,熱評紛紛表示這孩子也太“欠揍”了。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這句話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聽到,意思是孩子發(fā)脾氣,家長打一頓就好了,就是不懂事,欠揍。
但事實上這種暴力的手段并不能解決孩子的情緒問題,他暫時的收斂,只是懼怕暴力。但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暴力對他的威脅越來越小,他的情緒可能會更加激烈地宣泄出來。
還是那句話,暴力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脾氣大是身體在求救
孩子脾氣特別大,總是鬧,家長以為這是孩子性格的問題,殊不知很可能是身體狀態(tài)不佳引起的。
孩子的一些癥狀,不像感冒發(fā)燒那樣明顯,但卻是在反映孩子身體的出現了問題。
換句話說,孩子脾氣大,可能是他身體不舒服,又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身體感受,于是通過摔東西、大哭大鬧來表達,這其實是他求救的信號。
中醫(yī)怎么看?
中醫(yī)認為孩子脾氣大,可能是陰虛造成的。
當體內肺陰不足、脾陰不足、胃陰不足、腎陰不足、肝陰不足——任何一個部分陰津不足,都會導致這個臟器有虛火。
從而使孩子們會出現盜汗、脾氣大、心煩、手腳心熱、大便干燥、舌頭紅、舌苔薄、嘴唇鮮紅等一系列陰虛火旺癥狀。
這個時候孩子愛發(fā)脾氣,其實是因為孩子自己身體失調了,你再怎么去管教也不起作用。
這時,如果是懂中醫(yī)的媽媽,一看孩子舌頭紅、手腳心熱、晚上睡覺盜汗等癥狀,就會判斷孩子可能是陰虛了,就會想辦法給他滋陰,這樣孩子慢慢火氣就下來了,脾氣就好了。
陰虛的孩子雖然會出現咽喉干燥、手腳心熱等一系列熱癥,但這些熱是主滋潤的津液不足造成的,都是虛熱。
秋季補陰津可使用花椒燉梨飲。
花椒燉梨飲
【材料】
雪梨一個,花椒20粒,冰糖適量。
【做法】
1.雪梨去核,切成小塊,放入20粒廚房的花椒,加入冰糖適量,倒入兩杯水。
2.大火燒開,小火燉10分鐘左右。
3.濾掉花椒,倒出,放溫后,吃梨喝湯。
【用法】
一般連續(xù)服用3天左右。
【功效】
梨:清熱潤肺、養(yǎng)陰生津。
花椒:溫中散寒、振奮脾胃之氣。
梨可以緩解花椒的溫燥,花椒可以緩解梨的寒涼,兩者合用,既能保護津液,又能潤燥止咳,一涼一熱,寒熱并調,療效上佳。
其實,不止是脾氣暴躁,在寶貝們一路成長時,不論他們的飲食睡眠、走動跑跳,乃至大病小情,甚至僅僅是孩子今天比平時多拉了坨臭臭,這么一點點風吹草動都那么牽動媽媽們的心。
為什么孩子最近脾氣有點暴躁?為什么寶寶不愛喝水了?為什么小朋友睡醒的時候總出汗?
這些也許都是小事,甚至不足以稱之為疾病,更不需要去醫(yī)院看醫(yī)生吃藥,卻都是媽媽們真真切切看到的,孩子的身體變化和不適。
更讓人揪心的是,這些變化和不適慢慢可能發(fā)展成更嚴重的疾病。
這些問題要是從中醫(yī)哲學的角度講,就是一件事:把孩子的身體情況當成一個整體去調理,“損有余而補不足”。
就像扁鵲見蔡桓公時說的那樣,病在腠理時就注重日常調理,勝過病入骨髓后才去求醫(yī)問藥。
那么,該如何運用整體觀念,“損有余而補不足”?
我們可以在中醫(yī)古籍中尋找答案?!肚Ы鹨健?、《小兒藥證直訣》、《保嬰撮要》……那些承載了數千年養(yǎng)生、預防與調理知識的中醫(yī)古籍,給我們傳遞了足夠的育兒經驗與慰藉。
所以,每一名媽媽都可以學一學中醫(yī)。
四季變化、節(jié)氣更迭,我們該怎么調整飲食風格;孩子狀態(tài)波動大、情緒不穩(wěn)定我們又可以如何應對;除了照顧孩子以外,我們更可以關注下該如何照顧好自己。
詩經有云,“棘心夭夭,母氏劬勞”,每一位母親為了養(yǎng)育孩子都付出了旁人難以想象的辛勞,在這個過程里,為養(yǎng)育孩子而學習中醫(yī)更是母愛之深沉的體現。
文|蘇木
編輯|蘇木
校對|京大戟
監(jiān)制|京大戟
隨緣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