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5 00:01:46
作者:季我努學(xué)社青年會會員申向洋
京杭大運河歷史悠久,自隋朝開通之后,就成為溝通中國南北的重要水利工程。不論對于隋煬帝的評價如何,京杭大運河的在中國歷史上功能之大卻不可否認。運河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攻王朝政府運糧和調(diào)配物資所用,其次才是商業(yè)功能。京杭大運河開通之后,歷代王朝都對它進行了適當(dāng)?shù)慕ㄔO(shè)和調(diào)整。元代建立之后,由于京杭大運河時常淤塞,所以對其進行了裁彎取直的做法,而明朝在其基礎(chǔ)上又進行了大量的疏浚和后期建設(shè)工作,再進一步開發(fā)利用價值的同時,花費巨大。
京杭大運河地圖
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應(yīng)天,“江西、湖廣之粟浮江直下;浙西、吳中之粟,由轉(zhuǎn)運河;鳳、泅之粟,浮淮;河南、山東之粟下黃河”,使得京杭大運河的運輸價值難以凸顯。因此,明初,統(tǒng)治者缺乏對于運河的重視。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后遷都北京,由于此時中國沿海倭寇為患,海上海盜四起,海運難以發(fā)揮實際效力。因此,出于運輸兵員、物資等的需要,京杭大運河重新進入明朝統(tǒng)治者的視野。但是,此時的大運河缺乏日常的維護和建設(shè),運河事故頻發(fā),閘漕、河漕的故障更為突出。據(jù)《明史·河渠志》記載:“淮、揚諸水所匯,徐、兗河流所經(jīng),疏瀹決排,繄人力是系,故閘、河、湖于轉(zhuǎn)漕尤急”。至宣德年間“自長溝至棗林閘百二十里,沙土淤塞,漕舟難行”。
朱元璋
漕運乃軍國大事,關(guān)系到政權(quán)的穩(wěn)定。為了解決漕運問題,朝廷出臺了嚴(yán)密的規(guī)定用以改善漕運現(xiàn)狀,比如說淺船用水不得過六拏”、“啟上閘即閉下閘,啟下閘即閉上閘”、 “冬閉春啟,蓄水以待運船”等,因此,時人以“一閘走一日,守閘如守鬼”來比喻當(dāng)時的航運政策。為了疏浚河道,朝廷大量征調(diào)河工,人數(shù)以萬記,比如常設(shè)性夫役就有壩夫、堤夫、淺夫、溜夫、閘夫、泉夫等。另據(jù)《漕河圖志》記載,“漕河夫役,在閘者,曰閘夫,以掌啟閉; 溜夫,以挽船上下;在壩者,曰壩夫,以車挽船過壩;在淺鋪者,曰淺夫,以巡視堤岸、樹木、招呼運船,使不膠于灘沙,或遇修堤濬河,聚而役之,又禁捕盜賊;泉夫,以濬泉;湖夫,以守湖;塘夫,以守塘;又有撈夫調(diào)用無定;挑港夫,征用有時”,“ 定役夫,自通州至儀真瓜州,凡四萬七千四人”。
京杭大運河
至于花費的金錢,則更是巨大,如嘉靖十四年吏部左侍郎霍韜云:“查徐州雜役,歲共出洪夫一千五百有奇,復(fù)有淺夫、閘夫、泉夫、班夫、馬夫等役。洪夫一役,工食銀十二兩,歲即一萬八千兩,其它各役,不可究言……徐州之民,僅二萬戶,雜戶如此,民何以堪?!奔尉付辍颁詈臃蛞?,山東獨當(dāng)其沖,編僉特為繁重……原額均徭編銀四萬九百余兩,該夫役一萬四千二百余名,約計雇役該銀一十三萬四千六百余兩,如往年河道有事之時,又須召募,工食銀兩無從措置?!?div style="height:15px;">
綜上所述,有明一代,特別是明后期,花在京杭大運河上的人力物力不計其數(shù),沿岸百姓在漕運的層層盤剝之下也是苦不堪言。可以說,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歷史上,一條運河,“興,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