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瑟
李商隱·唐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釋義·賞析·引用】
李商隱的《錦瑟》是其代表作之一,歷來傳誦于人口,但解釋卻眾說紛紜。這是因為這首詩在藝術(shù)上極具個性,運用了典故、比興、象征等等的藝術(shù)手法,創(chuàng)造出了幽婉哀愴的藝術(shù)意境,大大增強了其藝術(shù)張力,使得讀詩者能夠充分展開想像翅膀的緣故。我個人認(rèn)為,這是一首回首往事,慨嘆命運不公,抒發(fā)才不見用之情的詩作。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為整首詩定下了深沉傷感的基調(diào)。詩人聽著錦瑟彈出的曲子,陷入了對以往歲月的回憶之中?!板\瑟”即繪有裝飾文案的瑟,《周禮·樂器圖》:“繪文如錦者曰錦瑟?!薄盁o端”表示沒來由,平白無故。據(jù)記載,古瑟五十弦,這里詩人言“五十弦”不過是借以遣詞見意而已,不必深究在唐代瑟到底是多少根弦,“思華年”才是這首詩的關(guān)鍵詞,下文內(nèi)容都將以此展開。“華年”猶言青春歲月。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是用典,字面的意思是,莊子早晨起來曾為自己夢到蝴蝶,不知自己到底是莊周還是蝴蝶而迷惑;望帝把自己呼喚春天的愿望托付給了杜鵑鳥。其實詩人要表達的真實意思是,回想以往人生歲月如夢一般困惑,施展才學(xué)抱負(fù)為朝廷效力的愿望已經(jīng)非常渺茫?!扒f生曉夢迷蝴蝶”典出《莊子·齊物論》:“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望帝春心托杜鵑”典出《華陽國志·蜀志》:“杜宇稱帝,號曰望帝?!湎嚅_明,決玉壘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堯舜禪授之義,遂禪位于開明。帝升西山隱焉。時適二月,子鵑鳥鳴,故蜀人悲子鵑鳥鳴也?!庇帧冻啥加洝罚骸巴鬯?,其魂化為鳥,名曰杜鵑,亦曰子規(guī)?!崩钌屉[一生在牛李兩黨爭斗中求生存,輾轉(zhuǎn)于各藩鎮(zhèn)之間當(dāng)幕僚,郁郁不得志,46歲便憂郁而死。詩句中的“望帝春心”恐不僅僅指杜宇而已,怕也有“企盼皇帝天恩”的意思在。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是膾炙人口的名句,不僅對仗工整,且意境遙深幽遠,具有象征意義?!皽婧T旅鳌焙汀八{田日暖”都是政治清明之象,而珠玉又常用來喻指人才。所以這兩句詩字面的意思是,滄海之上明月朗照,有明珠被埋沒;藍田之上日光和煦,有美玉蘊藏其間。其暗含的意思是,我懷珠抱玉,卻不被世用而暗自流淚;不是我自甘沉淪,而是沒有辨珠識玉之人。這兩句詩也是用典。郭憲《漢武帝別國洞冥記》:“珠勒國在日南,其人乘象入海底取寶,宿于鮫人之宮,得淚珠,則鮫人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另《新唐書·狄仁杰傳》中:“仁杰舉明經(jīng),調(diào)汴州參軍,為吏誣訴黜陟,使閆立本如訊,異其才,謝曰:‘仲尼稱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遺珠矣?!币陨系浼?dāng)是“滄海月明珠有淚”所本。藍田是指藍田山,以產(chǎn)玉聞名。陸機《文賦》:“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绷怼独W(xué)紀(jì)聞》卷十八:“司空表圣云:‘戴容州謂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币陨系浼?dāng)是“藍田日暖玉生煙”所本。古人認(rèn)為寶物都有一種光氣,藍田蘊玉,故有寶氣升騰。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收束全篇,意思是:這種令人傷痛的情愫豈是今天追憶時才悵恨如此,其實早在當(dāng)年就已經(jīng)不勝悵惘了?!按饲椤奔匆陨纤銘巡挪槐灰娪弥椋弧翱纱奔簇M待的意思;“惘然”是指那種失意,心中若有所失的樣子?!俺勺窇洝焙魬?yīng)了首聯(lián)“思華年”,表示一切已經(jīng)逝去,無可挽回?!按饲榭纱勺窇?,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之所以能成為名句,是因為其中所蘊含的哲理,也就是說這兩句詩道出了人人可能經(jīng)歷過的一種人生體驗,極易喚起人的某種回憶而引起共鳴。這時的“此情”外延甚廣,包括了愛情、感恩等等的一切逝去而留下遺憾的感傷之情。運用實例——
王子軒《廖輝 站直了,別趴下》:
在忙于打官司的兩年時間里,廖輝壓力山大至何種境地只有他一人才能體會。我們這些旁觀者不妨想象一下這種落差,昨日還是“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今天卻已“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范敬宜《不是人民日報轉(zhuǎn)載……》:
做夢也不曾想到,那篇不甚經(jīng)意寫的《莫把開頭當(dāng)“過頭”》,被人民日報轉(zhuǎn)載后會產(chǎn)生那么大的“轟動效應(yīng)”。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币磺卸枷癜l(fā)生在昨天。
王蒙《婚姻55載 曲終情未了》:
參謁紀(jì)念二戰(zhàn)烈士的“無名烈士墓”,當(dāng)時屬蘇聯(lián)的烏茲別克加盟共和國的樂隊,在墓地圣火前演奏的正是此《夢幻曲》。它如思如訴,如憶如祝,如禱如泣,如升華如回顧?!o我的感覺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是“渭城已遠波聲小”,“天若有情天亦老”。
閆會作《收藏風(fēng)景》:
春天滿坡的杏花桃花,紅白相間,香艷襲人;夏天金黃的麥浪,翻騰著新麥的芳香;秋天柿子紅了的時候,便帶來了累累碩果和人們純樸的笑臉;冬天里處處可見老牛在暖暖的陽光里津津有味地反芻,以及曬太陽的老人口中高亢悠揚的秦腔……這畫面現(xiàn)在常常出現(xiàn)于我的夢中,“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夢醒時候,已經(jīng)鬧不明白,那個時候我為什么那樣地羨慕城市里的風(fēng)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