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士肯濟人,才是性天中惠澤;鬧場能學道,方為心地上工夫。
【譯文】
貧寒的人肯心救濟他人,才是自然本性中的惠愛恩澤;熱鬧場合能夠學習道義,方是心靈見地上的積功累行。
【注解】
肯:〈動〉愿意,心甘情愿、樂意。《詩·魏風·碩鼠》:“莫肯我顧”??闲?,甘心;稱心。元·劉君錫《來生債》楔子:“這銀子是我肯心兒愿與,更論甚么得之有可敢失之無?!?br>
性天:猶天性。謂人得之于自然的本性。語本《禮記·中庸》:“天命之謂性?!敝溉诵院吞烀?。為理學研討的命題。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方辨論性天,剖析理欲,嚴詞正色,如對圣賢?!?br>
惠澤:惠愛與恩澤。晉·葛洪《抱樸子·漢過》:“其所用也,不越於妻妾之戚屬;其惠澤也,不出乎近習之庸瑣。”
鬧場:舊時迷信,在賽神活動中,被鬼神附身的人,手持杠子,在戲臺上沿場舞弄,邊喝酒,邊隨口應答別人所問休咎,謂之“鬧場”?!缎咽酪鼍墏鳌返诎肆兀骸白蛉盏酱笸鯊R 還愿,那婦人被 柳將軍 附在身上,在那里鬧場?!?br>
學道:學習道藝,即學習儒家學說,如仁義禮樂之類?!妒酚洝ぶ倌岬茏恿袀鳌罚骸盁o財者謂之貧,學道不能行者謂之病。若憲,貧也,非病也。”
心地:佛教語,指心。即思想、意念等。佛教認為三界唯心,心如滋生萬物的大地,能隨緣生一切諸法,故稱。語本《心地觀經》卷八:“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以是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碧啤ず健对姟分撸骸拔易杂^心地,蓮花出淤泥?!币姷?,見識,見解。宋·洪邁《夷堅丁志·薛士隆》:“ 士隆 學無所不通,見地尤高明淵粹,剛正而有識。”
工夫:指化費時間和精力后所獲得的某方面的造詣本領。唐·韓偓《商山道中》詩:“卻憶往年看粉本,始知名畫有工夫?!崩韺W家稱積功累行、涵蓄存養(yǎng)心性為工夫?!吨熳诱Z類》卷六九:“謹信存誠是里面工夫,無跡?!?br>
【注044】明·陳繼儒《小窗幽記·卷一·集醒》同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