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兒女的孝和順
談到兒女對長輩的孝與順,也許有人會說,當今時代談這個話題有點過時,原因是兒女給父母錢物,不讓老人們?nèi)睎|少西就行了。什么孝順不孝順,我不認為此話題掉渣,相反,在信息時代不出家門便知天下事、社會物資豐富、人們的幸福指數(shù)普遍有所提升的當下,在一個具有五千多年歷史的中華民族,什么時候兒女們都要講究孝道和順從,什么時代談論此話題都不意外,更不落伍。
有人說,孝心沒有標準,因為孝心是每個兒女對自己長輩的一種愛,尊重,要是加上“標準”的話,那就更談不上孝了,孝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孝心的定義就是讓自己的父母生活開心,安心,舒心,這是最好的孝心。人生活在這個世界,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所以現(xiàn)在才形成了我們龐大的“人類家族”。換一個角度講,父母就是活著的每一個人這輩子最大的恩人,對恩人,我們應該終生報答。
“百善孝為先”。它是做兒女的必做之事。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就一直具備著這樣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古代的董永葬父,黃香溫席,孟宗哭竹,足以讓人唏噓不已;而今的“敬老模范”在城市和農(nóng)村里都有很多,她們繼承了古代的美好品德,不同的年代,卻演繹著相同的“孝敬父母”的主題。誠然,孝敬父母要從生活上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可以盡到孝心,讓父母擁有安心、順心、稱心、開心、放心、省心、舒心。求實講,天下不分種族和膚色的父母很明事理,當他們累了,你去搬一張椅子請他們坐下歇息;他們渴了,你去倒一杯溫熱的茶滋潤父母干涸的喉嚨;他們餓了,你去炒一盤“最拿手”的蛋炒飯……父母們都會感到非常安慰和幸福。兒女們長大成家后,父母沒有錢花就給錢,沒有衣食就去買,一些大中城市和條件較好農(nóng)村的兒女們還抽出一定時間帶著父母去大江南北看一看,旅游一番。這些,肯定是兒女孝心的表現(xiàn)。
可是,在有吃有穿、不缺錢花的今天,城市、農(nóng)村的大多數(shù)年邁父母,在精神上感到非??仗摷拍?,平日里,老倆口除了看看電視,溜溜彎,很想讓兒女們?;丶铱纯矗黄馃狒[熱鬧,拉拉家常,談談生活瑣事。中央電視臺上有個女兒打給父親電話的畫面的公益廣告,女兒給父親打去電話問父母身體及生活好不好,老父親在電話里回答,“很好!每天吃得好,睡得香”,當女兒問到母親時,父親回話,“母親也很好,現(xiàn)在去跳舞去了(其實,母親在醫(yī)院住院)”。不可否認,現(xiàn)在年輕人的生活節(jié)奏快,工作壓力大,虛榮心、好勝心也強,看見別人有房、有車,自己不甘落后,不但要有,而且還要超過別人。如果再有一個孩子,加上生活在大中城市,時間和空間對年輕人來說,是父輩們沒法體會到的生存壓力(少許人是自己加重的)。
人生苦短幾十年,無論如何都要面臨上有老、下有小的現(xiàn)實,不能因壓力大,時間緊,就忘記回家看看父母的理由。男人女人都會由小變老,誰也逃脫不了這個循環(huán)的自然規(guī)律,只要心中有父母,住一個城市的兒女都要做到一個月回家看一次老人,特別是單身的空巢老人;相距
一跪父母恩!養(yǎng)兒生身父母,自兒出生來,重擔父母身,見兒三分情,有了那接續(xù)的人.怕兒冷,怕兒熱,時刻掛在心!
二跪父母恩!兒長父母關心,將孩兒抱懷里,抱在懷里親了又親.盼兒快長大,盼兒早成人,盼兒早立志成才,父母才歡心!
三跪父母恩!小時父操心,三更起半夜睡給兒攢金銀,為兒置家產(chǎn),為兒把錢尋!父母為兒女呀,自己舍不得花上一分文!
四跪父母恩!父母真情深,父母為兒女花錢不痛心.送兒女上學堂,把希望寄托兒女身.盼兒早長大啊,盼兒是個出眾人!
五跪父母恩!兒女長大要成親,父母為兒女,處處去操心.東莊去托媒,西莊去提親,為兒女辦喜事,累的父母頭發(fā)昏!
六跪父母恩!兒女有病父母擔心,東廟去燒香,西廟去求神!頂著星星走,冒著風雨來!孩兒病見好,父母才放心!
七跪父母恩!兒女在身邊父母才放心,父母為兒女處處去勞神,盼兒見光明,怕兒受寒貧,恨不得抓把黃土,立刻變成金!
八跪父母恩!兒女不爭氣,父母傷心!恨兒女不成才,恨兒女你咋不成人,盼兒快成才,盼兒早成人.父母為兒女,父母操碎了心!
九跪父母恩!父母淚紛紛,父母為兒女累的病滿身!滿頭是白發(fā),臉上起皺紋,走路走不穩(wěn),邁步兩腳沉!
十跪父母恩!父母重病在身,躺在床上茶不思來飯不進!父母駕鶴去,兒女淚紛紛!兒女披麻戴孝,送父母到新墳!要想再見父母面,除非夢中尋!
百善孝為先,要先講孝道,后講順從。孝順孝順,孝和順是不一樣的,孝是做自己認為對父母好的,自己認為父母需要的,其實也就是尊敬老人,贍養(yǎng)老人,讓他們過更好的生活,在物質上精神上都盡可能的幸福。而順是順從父母,做父母希望做的。順從,從字意上解釋,即服從,不違抗。說句通俗話,就是聽從父母話,不強調(diào)客觀理由,不強詞奪理,在父母面前不任意耍性子。
德國最偉大哲學家黑格爾曾經(jīng)講過,“家庭教育的另一個內(nèi)容是培養(yǎng)子女的服從性,服從性的培養(yǎng)可以使子女產(chǎn)生長大成人的渴望。反之,如果不注意子女服從性的培養(yǎng),他會變得唐突孟浪,傲慢無禮?!蔽覀儾毁澇晒糯摹叭龔乃牡隆保ㄎ醇迯母?、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婦德、婦言、婦容、婦功),但也不同意當今網(wǎng)絡流行的“新三從四德”(老婆出門要跟“從”,老婆命令要服“從”,老婆講錯要盲“從”。老婆化妝要等“得”,老婆花錢要舍“得”,老婆生氣要忍“得”,老婆生日要記“得”)。不管是服從還是順從,作為兒女,都必須以大局為重,世上除極少數(shù)父母不講道義德行外,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父母,是全心全意、傾心傾力、不存私利地為了兒女的生存和發(fā)展而無怨無悔地甘愿付出的。尤其是父母到了六七十歲的時日,作為兒女就應該知道烏鴉反哺的故事。老烏鴉不能動彈了,年輕的烏鴉就到處給生病的老烏鴉找來食物喂它,直到老烏鴉死去。烏鴉,是一種通體漆黑、面貌丑陋的小鳥,因為人們覺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類普遍厭惡,正是這種遭人嫌惡登不了大雅之堂入不了水墨丹青的小鳥,卻擁有一種真正的值得我們?nèi)祟惼毡榉Q道的美德——養(yǎng)老、愛老,在養(yǎng)老、敬老方面堪稱動物中的楷模。人類是高級動物的群體,有思想、有言語、有操動和駕馭物體作用的能力,還有一定制約、管束和說教等能力,理應更要勝于動物。
對父母順從,不是年邁父母親要你給錢給物,而是要求年輕的兒女們要像五、六十年代的人一樣,言聽計從,不爭理、不逞強、不反駁、不頂嘴、不違抗。其實,父母親到了一定的年歲,他們不愿意聽到或看到兒女們的自私、貪戀、索取、怕苦、任性、矯情。不可否認,現(xiàn)在年輕的兒女們,大多是在改革開放之后出生的,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工作特點、家庭結構、成長經(jīng)歷和社會背景等方面與五六十歲出生的父母相比,有天壤之別的差距,如認識問題,看待事物,分析理由,處理事情,其思維邏輯、行為方式較前有不同的視角和手法,其結果也不盡相同,這是時代進步的標志。年輕人知識多,水平高,能力強,是天下父母衷心希望和期待的。希望自己的兒女事業(yè)有成,家庭幸福,萬事如意!俗話說的好,“只有瓜連籽,沒有籽連瓜?!爆F(xiàn)在,大多數(shù)兒女都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識和道德修養(yǎng)的,他們想著、念著父母的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情況,這是要充分肯定的。
父母年齡大了,吃飯掉點米粒,作為兒女的不要去指責,說話有時顛三倒四,兒女們不要去埋怨,父母在生活上節(jié)儉一些,兒女們不要隨意去批評,父母說話的觀點偏激一些,兒女們不要任意去議論等等。一句話,父母年齡大了,休閑在家,兒女們要順從老人的意愿,他們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想說就說,任憑風浪起,你要穩(wěn)坐釣魚臺,讓父母親舒舒服服、快快樂樂、高高興興渡過晚年生活,這樣,才顯示出兒女們對父母的大恩大愛,從某種程度上講,這還是一個合格的兒女應該做的。
隨筆 長江 于北京
201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