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lián)系客服
我與姑母葉嘉瑩(九)
昵稱14934981
>《葉嘉瑩》
2021.06.07
關(guān)注
繆鉞先生
1981年4月下旬,在成都召開的“杜甫研究學會第一屆年會”上,葉嘉瑩先生結(jié)識了神交已久的繆鉞先生,當時繆先生是杜甫研究學會的會長。兩位學者對于中國古典詩詞的精美品質(zhì)有著相同的感受與摯愛。據(jù)繆元朗先生(繆鉞先生之孫)在《繆鉞先生與葉嘉瑩教授合作的學術(shù)觀念基礎》中所述:
凡讀過《靈谿詞說》的人,可能都會知道繆鉞、葉嘉瑩兩位先生合作的緣起。在該書《后記》中,繆先生曾說二人的初次相識是在1981 年4 月下旬成都草堂所舉辦的杜甫研究學會第一屆年會上,“葉君少時讀過我所著的《詩詞散論》,深致贊賞;而我于1980 年讀了在國內(nèi)新出版的葉君所著《迦陵論詞叢稿》,欽佩其中評賞辨析,精邃深微……因為先有這些通過互讀彼此著作的了解與傾慕,所以初逢如舊識,相聚數(shù)日,交談甚契,而我們二人論詞都推尊王靜安先生,尤其有針芥之合。
于是,當繆先生提議合作著書時,葉先生也欣然同意了。兩位古典詩詞大家共同撰寫了《靈谿詞說》和《詞學古今談》兩本論詞著作,在書中縱論晚唐至晚清的名家詞人及各家詞論,囊括論詞絕句、詞話、詞學論文、詞體研究、詞史論述、詞作評賞等各個方面,成為當代兩部不可多得的詞學專著。
葉先生曾于《靈谿詞說》書成時,口占一首七絕:
莊惠濠梁俞氏琴,人間難得是知音。
潺湲一脈靈溪水,要共詞心證古今。
葉先生一直都稱繆鉞先生為“繆老”,充滿了敬重之意。他們的合作一直持續(xù)到1995年繆老病故,長達14年之久。
在此期間,兩位學者多有相互贈答詩作。1981年4月,繆老獲葉先生所贈《迦陵論詞叢稿》,讀后極為欣賞,草堂會晤以后,曾經(jīng)贈詩于葉先生:
相逢傾蓋許知音,譚藝清齋意萬尋。
錦里草堂朝圣日,京華北斗望鄉(xiāng)心。
詞方漱玉多英氣,志慕班昭托素襟。
一曲驪歌芳草遠,凄涼天際又輕陰。
葉先生早在三十多年前就讀過繆老的《詩詞散論》,對繆老十分敬仰,返回加拿大后便賦詩酬答:
稼軒空仰淵明菊,子美徒尊宋玉師。
千古蕭條悲異代,幾人知賞得同時?
縱然飄泊今將老,但得瞻依總未遲。
為有風人儀范在,天涯此后足懷思。
繆老接到葉先生從加拿大寄來答詩以后,又賦詩答謝,云:
葉嘉瑩教授歸溫哥華后,寄詩見懷,情詞懇摯,甚可感也。賦此答謝。
豈是蓬山有夙因?神交卅載遽相親。
園中嘉卉忘歸日,海上滄波思遠人。
敢比南豐期正字,何須后世待揚云?
莫傷流水韶華逝,善保高情日日新。
葉嘉瑩教授寄贈其所著《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賦此報之。
離合神光照眼新,婆娑冬樹又生春。
能從西哲參微旨,不與雕龍作后塵。
且喜相知濠上語,無勞獨賞鏡中人。
百年身世千秋業(yè),誰向斯編識苦辛?
王靜安《虞美人》詞:“從今不復夢承恩。且自簪花坐賞鏡中人?!庇喾从闷湟?。余舊作《詩詞散論》,其中獨到之見,葉君此書中數(shù)數(shù)征引而加闡發(fā),故有賞音之感。
初識葉嘉瑩教授于成都草堂,倏已半載矣。賦此見懷。
一任流光逝,凄迷度夏春。
忽驚秋色好,更憶草堂人。
抗志千秋上,長吟七字新。
少陵懷太白,永契夙心親。
我曾于1991年2月陪葉先生去成都看望繆老。當時成都的天氣相當陰冷潮濕,我和葉先生在川大校園里的外賓招待所住了兩個晚上,房間沒有暖氣,即使借來了電暖氣,洗完的內(nèi)衣和襪子在房間里晾了兩天都沒干。我們應邀去繆老家吃飯,記得繆老家在川大的一個簡易磚樓里,那是我唯一見過繆老的一次。
在離開川大前,我還和葉先生去拜望了《文心雕龍》研究的泰斗楊明照先生,因為楊先生家就住在外賓招待所旁邊的一棟樓里。當時楊先生已是82歲高齡,但仍每天清晨都在周邊快步疾走,面色紅潤,長髯飄于胸前,一派仙風道骨。
鄧廣銘先生
1990年11月上旬,我陪葉先生出席在上饒師專(今上饒師范學院)召開的“紀念辛棄疾誕辰850周年學術(shù)研討會”,不想編著過《辛稼軒年譜》和《稼軒詞編年箋注》的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鄧廣銘先生也出席了。中國的歷代詞人中,葉先生最是仰慕辛稼軒,終于得以見到辛詞研究大家鄧先生,喜悅心情可想而知。
鄧先生早年就讀于北京大學,曾在胡適先生指導下完成了畢業(yè)論文《陳龍川傳》,遂留校任教。
在學期間,他就已刊出《〈辛稼軒年譜〉及〈稼軒詞疏證〉總辨正》,胡適先生、陳寅恪先生、夏承燾先生等大家均給予好評。
1939年,鄧先生又完成了《稼軒年譜》《稼軒詞編年箋注》初稿,還編成了《辛稼軒詩文抄存》。
1940年春,鄧先生于昆明青云街靛花巷北大文科研究所,完成了《稼軒詞編年箋注》例言。
在這期間,他不僅旁聽陳寅恪先生的課程,與之朝夕相處,還成了陳寅恪先生實際上的助教。
鄧先生于《自傳》中寫道:
“這對我來說,收獲之大確實是勝讀十年書的。
從陳先生的處事接物方面,我也看到了一位真正的學者的風范。
”
前來上饒出席“紀念辛棄疾誕辰850周年學術(shù)研討會”的鄧先生,時年83歲,身著深灰色的中山裝,整潔干凈,是一位慈眉善目的長者。鄧先生對葉先生也是十分欣賞,所以與會期間他跟葉先生的交流應該是最多的。
當時與會的中外學者共100余人,包括北京大學的袁行霈先生,武漢大學的胡國瑞先生,復旦大學的王水照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曹道衡先生、劉揚忠先生、劉躍進先生,臺灣淡江大學的林玫儀老師,以及日本的“中國詞學研究第一人”、東北大學教授村上哲見先生等。會議期間拜謁了辛稼軒墓和故居遺址。最后兩天的日程是前往福建武夷山,參觀朱熹的紫陽書院,登山巖置身云海上,乘竹筏漂流九曲溪……會議日程結(jié)束后,我們在赴南昌機場途中,還登臨了滕王閣。
1991年,鄧先生在《稼軒詞編年箋注》(定本)的“增訂三版題記”中,用了相當長的篇幅(第11—14頁)介紹了葉先生對于“辛詞研究”的建樹,他寫道:
題記到此本已結(jié)束,然而我卻還想“曲終奏雅”。
從寫作藝術(shù)到語詞涵蘊,從隱婉到寄托,從意象到境界,都置之不論,對于一本辛詞箋注來說,總是令人遺憾的極大缺陷。這原也是使我多年以來極感尷尬困窘、經(jīng)常耿耿于懷的一個問題。所幸是,在近十多年內(nèi),我從各地的報刊上讀到了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葉嘉瑩女士(華裔)的許多篇縱論唐宋詩詞的文章,其中包括了論稼軒詞的許多篇。其文章議論皆渾融灑脫,恢閎開廓,曲匯旁通,而又全都在于反復闡發(fā)其主題。
鄧先生在文中不僅引用了繆鉞先生對于葉先生的高度評價,還大段引用和推介了葉先生對于“辛詞”的著述。該文的最后一段這樣寫道:“我對葉嘉瑩教授論辛棄疾詞的鈔引到此為止。我希望這本箋注的讀者,盡可能都親自去閱讀她的這篇原作的全文,這主要不是為了'奇文共欣賞’,而是要借此補拙著的一大缺陷,以提高和加深對稼軒作品的領悟?!?/span>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
。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詞境靈谿許共尋”
【精華版】葉嘉瑩先生聊辛棄疾|17分鐘高能
「精華版」葉嘉瑩先生聊辛棄疾|17分鐘高能
《世紀》雜志 | 在南開聆聽葉嘉瑩先生古典詩詞講座
迦陵詩詞稿
葉嘉瑩先生的“弱德之美”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首頁
萬象
文化
人生
生活
健康
教育
職場
理財
娛樂
藝術(shù)
上網(wǎng)
留言交流
回頂部
聯(lián)系我們
分享
收藏
點擊這里,查看已保存的文章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一鍵復制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微信登錄中...
請勿關(guān)閉此頁面
先別劃走!
送你5元優(yōu)惠券,購買VIP限時立減!
5
元
優(yōu)惠券
優(yōu)惠券還有
10:00
過期
馬上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