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蹄特別適合腫瘤病人在手木后食用,可以起到傷口愈合快,體重增加,提升紅細胞、白細胞,對腫瘤有明顯的輔助治療作用。
動物肝臟常用的是豬肝與牛肝。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i、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C、維生素E及微量元素硒、核酸,這些都可能是牛肝具有抗癌作用的物質(zhì)基礎(chǔ)。煮食牛肝應該先漂清肝中所存有的血水,且要煮熟、煮透,以免肝內(nèi)可能殘存的病毒等微生物引發(fā)疾病。
烏骨雞所含有的蛋白質(zhì)總量、丙種球蛋白、氨基酸、維生素C、維生素E、胡蘿卜素等均比普通的肉雞要高,這對手術(shù)、化療、放療后的腫瘤病人尤為適宜。對于增強體質(zhì)、提高免疫功能、控制腫瘤生長發(fā)展和轉(zhuǎn)移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在各種動物血中,以鵝血的抗癌效果最好,鴨血其次。這可能與鵝血中含有較高濃度的免疫球蛋白有關(guān),它作為一種免疫抗原物質(zhì),能激發(fā)人體抗癌免疫因子的產(chǎn)生,提高白細胞數(shù)量、促進淋巴細胞增生、增強淋巴細胞的吞噬能力,從而增強了機體的免疫功能。
海參所含有的大量蛋白質(zhì)及黏多糖,能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和抑制癌細胞生長,適宜晚期腫瘤病人及手術(shù)、放化療后食用。
蛤蜊內(nèi)含一種叫蛤素的物質(zhì)有抗癌作用,肝癌、甲狀腺癌病人可以將其作為治療的輔助食品加以選用。
牡蠣肉中除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外,還有一種叫鮑靈素的物質(zhì),對腫瘤細胞的生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可作為治療的輔助食品選用。
田螺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可能與它含有多種維生素A、維生素Bi、維生素B2、維生素D及多量煙酸、鈣等物質(zhì)有關(guān)。田螺食性偏寒,且不容易消化,進食過多易引起腹痛、腹瀉,故在使用時要注意適量。
鮑魚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的海產(chǎn)品,含有2種鮑靈素,對于癌細胞具有極強的抑制作用,適合各種癌癥病人選用。
鯊魚很少生癌,其體內(nèi)所含的甾族類化合物等物質(zhì)有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服用鯊魚軟骨粉可以對腫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民間曾使用泥鰍作為乳腺癌的輔助治療食品,有一定的作用,這可能與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及身上溜滑的黏液有一定關(guān)系。
鱉又稱甲魚。實驗結(jié)果提示,鱉有抗癌作用,尤其是對肝癌、胃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有抑制作用,這可能與鱉含有豐富的大分子膠原蛋白質(zhì)有一定的關(guān)系。臨床上在肺癌、乳腺癌、鼻咽癌、肝癌、惡性淋巴瘤、腦腫瘤等病人施行放療后,出現(xiàn)陰虛內(nèi)熱癥狀時使用鱉,有一定的治療輔助作用。但由于鱉肉所含蛋白質(zhì)較多,食性又屬寒性,所以一次不宜吃得太多,否則會導致消化不良、影響食欲而對病情的康復不利。特別是胃腸虛寒及有腹瀉的病人應該慎用。
實驗證明海帶具有抗癌、防癌作用,對于甲狀腺癌、肺癌、乳腺癌、惡性淋巴瘤、消化道腫瘤及女性腫瘤都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海帶食性偏寒,胃腸虛寒體質(zhì)之人不宜多吃;長期多吃海帶也易造成碘攝入過多,而出現(xiàn)甲狀腺腫大,應該引起重視。
紫菜食性偏寒,有清熱、軟堅、化痰的作用,適合腦部腫瘤、甲狀腺癌、乳腺癌、惡性淋巴瘤及有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的病人,將紫菜作為治療的輔助食品,對于抑制腫瘤生長、縮小腫瘤、緩解病情有一定的幫助。
海藻營養(yǎng)豐富,中醫(yī)自古以來都將其作為軟堅散結(jié)的食療用品,日本女性乳腺癌發(fā)病率很低,可能與常吃海藻有關(guān)。實驗發(fā)現(xiàn)海藻所含的多糖及其他化合物對子宮癌、艾氏腹水癌、肉瘤180等腫瘤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海藻為主要成分的中藥制劑對于食管癌、甲狀腺癌等的治療有一定的效果。頭頸部、消化道、肺部及淋巴系統(tǒng)腫瘤病人可以適當?shù)爻砸恍┖T?,與海帶一起食用更為適合。
魚鰾食性平和,有補腎、益精、散瘀血、消腫毒的作用,民間有將其油炸至酥、壓碎成粉后吞服輔助治療胃癌、食管癌的方法,每次服5g,每天3次,其他癌癥病人也可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