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肌炎老中醫(yī)處方
方1
組方:秦艽10至20g,羌活10至20g,桃仁6至15g,紅花6至15g,當歸6至15g,川芎6至15g,五靈脂(包)6至15g,沒藥6至15g,香附6至12g,牛膝10至15g,地龍6至15g,甘草6g。
加減:
⊙發(fā)熱明顯者,加金銀花10g,連翹10g,知母10g,丹皮10g;
⊙微熱兼有四肢困重,苔膩,加蒼術10g,黃柏10g;
⊙食欲不振,加砂仁3g,焦三仙各10g。
主治:皮肌炎,肌肉疼痛如針刺,按之加劇,固定不移,舌質暗或有瘀斑、瘀點,脈澀。
用法:水煎服,每天1劑。
方2
組方:當歸15g,赤芍15g,蟬蛻15g,蒼術15g,黃柏15g,白蒺藜15g,何首烏15g,川芎10g,白僵蠶10g,生地黃25g,白鮮皮25g,連翹25g,甘草10g。
主治:皮肌炎。
用法:上藥加水煎煮2次,藥液對勻后分2次服,每天1劑。
方3
組方:生地黃15g,熟地黃15g,南沙參15g,北沙參15g,旱蓮草15g,黃精30g,大青葉30g,女貞子9g,黨參9g,木香9g,陳皮9g。
主治:皮肌炎。
用法:上藥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時,煎煮2次,藥液對勻,分2次服,每天1劑。
方4
組方:桑寄生15g,熟地黃12g,當歸12g,牛膝12g,鹿角霜12g,五味子6g,絲瓜絡6g。
主治:皮肌炎。
用法:水煎取液,每天服2次,每天1劑。
方5
組方:黃芪20g,絡石藤20g,黨參15g,生地黃15g,北沙參15g,丹皮12g,紫草12g,雞血藤30g。
加減:
⊙病初發(fā)熱者,咽痛,紅斑顯著,加大青葉、金銀花、蒲公英;
⊙陽虛痹阻者,加附子、仙靈脾、羌活、獨活;
⊙病久血瘀者,加丹參、紅花;
⊙伴紅斑狼瘡者,加重益氣養(yǎng)陰藥用量,并隨癥加減;
⊙合并癌癥者者,加白花蛇舌草、蜀羊泉。
主治:皮肌炎。
用法:上藥水煎取液,每天服2次,每天1劑。
方6
組方:黨參12g,鬼箭羽12g,土茯苓12g,蒼術10g,白術10g,山藥10g,茯苓10g,黃柏10g,紅花10g,秦艽10g,萆薢10g,威靈仙15g,丹參15g,鮮茅莓根30g。
主治:皮肌炎。
用法:上藥加水煎煮2次,藥液對勻后早晚分服,每天1劑。
方7
組方:熟地黃48g,山藥12g,山萸肉12g,茯苓15g,澤瀉15g,丹皮9g,制附子(先煎)9g,肉桂6g。
主治:皮肌炎。
用法:每天1劑,水煎,早晚分服。
方8
組方:生石膏(先煎)25g,桑葉15g,白人參15g,生甘草15g,胡麻仁15g,麥冬15g,枇杷葉15g,杏仁15g,阿膠(烊化)15g。
加減:
⊙發(fā)熱不退者,加青蒿、連翹;
⊙皮膚癥狀不明顯者,加紫草、葛根;
⊙氣血不足者,加當歸。
主治:風熱客表傷肺型皮肌炎,發(fā)熱惡寒,皮痛,肌痛,面部紅赤,眼瞼紫紅,肢軟無力,或胸悶咳嗽,或氣短咽干,脈浮數(shù)無力。
用法:水煎服,每天1劑。
方9
組方:銀花藤30g,雞血藤30g,烏梢蛇10g,蜈蚣2條,地鱉蟲12g,地龍12g,僵蠶10g,全蝎6g,赤芍30g,穿山甲12g。
主治:皮肌炎。
用法:上藥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時,煎煮2次,藥液對勻后分2次服,每天1劑。
方10
組方:黃芪50g,秦艽9g,獨活9g,香附9g,黃柏9g,地龍9g,沒藥9g,桃仁6g,紅花6g,川芎6g,甘草6g,當歸12g,牛膝12g。
主治:皮肌炎。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天1劑。
方11
組方:茯苓30g,柴胡6g,蒼術15g,萆薢15g,木瓜15g,青皮12g,香附12g,丹參12g,地龍12g。
加減:
⊙兼熱者,加防己、木通、丹皮;
⊙兼寒者,加桂枝、仙靈脾;
⊙氣虛者,加黃芪、薏苡仁,蒼術易白術。
主治:皮肌炎。
用法:每天1劑,水煎,早晚分服。
方12
組方:白花蛇舌草30g,薏苡仁30g,地膚子15g,生地黃10g,赤芍10g,甘草10g。
加減:
⊙熱毒熾盛,皮損紅斑者,加紫花地丁30g,白茅根30g,丹皮10g,連翹10g,白鮮皮10g,淡竹葉10g;
⊙風襲癢甚者,加蟬蛻6g,祁蛇10g;
⊙脾虛倦怠,納少便溏者,加黃芪15g,懷山藥15g,炒白術10g,茯苓20g;
⊙瘀血者,加丹參15g,益母草15g,全蝎6g;
⊙腰膝酸軟者,加熟地黃15g,枸杞子15g。
主治:皮肌炎。
用法:加水煎煮2次,藥液混合均勻,分為2次服用,每天1劑。
說明:同時服用潑尼松,每天每千克體重1毫克,4周后減量,首次減20%,以后每天遞減10%,直至維持量,12至18個月后停用。酌情抗感染,糾正酸堿及水、電解質紊亂。1個月為1個療程,治療2至3個療程。
方13
組方:水牛角(先煎)30g,生地黃30g,金銀花30g,白鮮皮30g,土茯苓30g,玄參15g,黃芩15g,白芍12g,麥冬9g,丹皮9g,梔子9g,雷公藤(先煎)6g。
加減:
⊙發(fā)熱者,加連翹、荊芥;
⊙口渴喜飲者,加石膏、知母、天花粉;
⊙心煩失眠者,加遠志、合歡皮。
主治:皮肌炎。
用法:每天1劑,水煎,分2次服。
方14
組方:黃芪30g,雞血藤30g,鬼箭羽30g,茯苓15g,川芎15g,丹參15g,白芥子15g,黨參10g,桂枝10g,白術10g,烏藥6g,甘草3g。
加減:
⊙低熱者,加銀柴胡、地骨皮;
⊙水腫者,加車前子、澤瀉;
⊙陽虛畏寒者,加仙靈脾。
主治:皮肌炎。
用法:上藥加水煎煮2次,藥液混合,早晚分服,每天1劑。
方15
組方:北沙參15g,麥冬15g,當歸15g,生地黃25g,熟地黃15g,枸杞子15g,川楝子15g,川芎15g,白芍25g。
主治:皮肌炎,病久不愈,身倦神疲,肢軟無力,肌肉萎縮,皮膚不榮,手足麻木。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天1劑。
方16
組方:生地黃15g,蒺藜15g,何首烏15g,白鮮皮15g,地膚子15g,當歸12g,赤芍10g,丹皮10g,梔子10g,桃仁10g,黃芩10g,荊芥穗10g,川芎6g,甘草6g。
主治:皮肌炎,發(fā)熱,皮膚瘙癢疼痛,遇熱加重。
用法:上藥加水煎煮2次,藥液混合,早晚分服,每天1劑。
方17
組方:白花蛇舌草30g,豨薟草15g,絡石藤15g,生地黃15g,當歸10g,赤芍10g,白芍10g,何首烏10g,茺蔚子10g,丹皮10g,谷芽10g,牛膝10g,半夏10g。
主治:皮肌炎,肝腎虧損,熱毒入營,筋脈失養(yǎng)。
用法:水煎服,每天1劑。
方18
組方:柴胡15g,白術15g,羌活15g,升麻15g,黃連15g,半夏15g,陳皮15g,防風15g,茯苓15g,黨參15g,當歸15g,黃芪25g,白芍25g。
加減:
⊙濕盛者,加木瓜、土茯苓、薏苡仁;
⊙熱盛者,加葛根、生石膏。
主治:脾虛濕熱型皮肌炎,肌肉疼痛,四肢萎軟無力,身熱不揚,頭痛如裹,身有紅斑,食少納呆,吞咽無力,或腹脹便溏,舌紅,苔膩,脈滑數(shù)。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天1劑。
方19
組方:生地黃30g,何首烏30g,茯苓皮30g,側柏葉30g,旱蓮草30g,地骨皮30g,黨參30g,白芍15g,石斛15g,丹皮15g,桃仁10g,紅花10g,阿膠(烊化)10g,川芎6g,三七(研末沖服)5g。
主治:皮肌炎。
用法:上藥先用水浸泡30分鐘,煎煮2次,藥液混合,早晚分服,每天1劑。
方20
組方:地骨皮30g,生地黃15g,熟地黃15g,山藥15g,龜板15g,鱉甲15g,黨參15g,黃芪15g,紫草10g,牡丹皮10g,沙參10g,玄參10g,麥冬10g,白術10g。
主治:皮肌炎。
用法:上藥煎煮2次,藥液混合,分2次服,每天1劑。
方21
組方:柴胡6g,桔梗6g,茯苓25g,青皮12g,陳皮12g,香附12g,當歸12g,地龍12g,蒼術15g,木瓜15g,海桐皮15g,丹參15g。
加減:
⊙兼熱者,加防己9至15g,木通9至15g,丹皮9至15g;
⊙兼寒者,加桂枝9至20g,仙靈脾9至20g;
⊙氣虛者,加黃芪9至20g,薏苡仁9至20g。
主治:濕郁型皮膚炎。
用法:每天1劑,水煎服,4周為1個療程,停藥1周再服用下1個療程。治療期間停用其他藥物(用激素者應逐漸減量)。
方22
組方:黃芪10g,黨參10g,白術10g,茯苓10g,陳皮10g,枳殼10g,桂枝10g,女貞子15g,菟絲子15g,丹參15g,雞血藤15g,草河車15g,白花蛇30g,木香6g。
主治:皮肌炎。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天1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