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的郭先生最近發(fā)現(xiàn)自己的腿不大對勁兒:稍稍久站就會發(fā)疼,還能看到明顯的浮腫。
結果去醫(yī)院檢查,被診斷為靜脈曲張加腿部浮腫。
除了按照醫(yī)囑治療,此后他還開始每天堅持做一個小動作——踮腳。
很簡單的動作,隨時隨地都能做。
刷牙、做飯、洗碗、久坐……閑來無事就踮踮腳。
半年后,郭先生發(fā)現(xiàn)不僅病情有所好轉,腿部肌肉和腿外形也一并得到了改善。
這么一個簡單的動作,為什么能帶來這么多好處?
第
1
點
—The First—
流傳800年的養(yǎng)生動作
雖說是一個很尋常的小動作,但它。
踮腳源于“八段錦”,作為傳統(tǒng)養(yǎng)生術中的最后一式,它已經有800多年的歷史。
中醫(yī)認為,踮腳可以激活腎經,誘發(fā)全身震蕩,相當于給五臟六腑做了一次輕柔的按摩,從而起到輔助改善疾病的效果。
而且不單單是中醫(yī),踮腳也得到了現(xiàn)代醫(yī)學的認可。
美國著名期刊《iScience》上曾發(fā)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小腿上的比目魚肌,如果被正確地鍛煉,可以幫助久坐人群提高局部肌肉代謝水平,改善全身葡萄糖和脂肪的代謝情況。
而踮腳的時候,正好能夠帶動這塊肌肉進行拉伸,哪怕是坐著踮腳也一樣有改善效果。
第
2
點
—The Second—
經常踮腳,迎來5大好處
1
促進血液循環(huán)
踮腳可以刺激和促進腿部的血液循環(huán),從而改善腳部和腿部的血液供應,使血液更加暢通。
2
緩解腰酸背痛
圖源:soogif
經常踮腳可以刺激膀胱經,緩解腰酸背痛的癥狀,也可以開通經氣,使身體的各個部位更加暢通。
3
改善體態(tài)
許多上班族因為長時間坐著,下半身的氣血循環(huán)容易受到影響,導致腰部、膝部不適,還可能引發(fā)彎腰駝背。
圖源:soogif
而踮腳可以鍛煉背部肌肉,改善姿勢,使身體更加挺拔。
另外,踮腳能直接鍛煉小腿肌肉,使其變得更極致有力,達到修飾腿型的效果。
4
增強心血管功能
踮腳可以增加小腿肚上的血流量,給心肌帶來足夠的氧氣,有助于增強心血管功能,防止心腦血管疾病“偷襲”。
5
增加身體協(xié)調性
經常踮腳有助于強健小腿肌群,不僅提高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平衡感,預防跌倒;還能使身體其他部位的靈活度,活動靈便。
第
3
點
—The Third—
踮腳也有注意事項,需牢記
1
時間控制
踮腳時不宜堅持太長時間,以免腳部關節(jié)和骨骼過度受力而受到損傷。
每天踮腳的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即可,不宜過長。
若鍛煉過程中出現(xiàn)疼痛感,立刻暫停練習休息,不要固執(zhí)鍛煉。
2
次數(shù)與頻率
圖源:soogif
踮尖的次數(shù)和頻率應該根據個人的骨骼和關節(jié)健康狀況來控制。
建議每次踮腳3-5組,每組15-20次,每天進行3-5次,以達到鍛煉效果。
3
姿勢正確
踮腳時要注意姿勢正確,挺胸收腹,將力量集中在腳前掌,避免將力量分散到其他部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初學者應該逐漸適應踮腳的狀態(tài),不要一開始就過度用力,以免引起不適。
4
注意安全
踮腳時,應該注意安全,避免在不平整的地面上進行,以免摔倒受傷。
如果行動不便,踮腳時身體要有依靠物,如椅子、墻等,預防摔倒。
圖源網絡
5
配合呼吸
吸氣時放松腳尖,呼氣時緊繃腳尖,以更好地刺激身體的經絡和穴位。
6
穿著合適
踮腳時,應該穿著合適的鞋子和襪子,避免鞋內不平穩(wěn)或摩擦力過大等問題。
鞋子一定要適腳,不要為了美觀而穿偏小或鞋跟過高的鞋子。
7
按摩放松
踮腳這個簡單的小動作,卻是實實在在鍛煉了肌肉。
為了避免小腿抽筋,或變得過于粗壯,運動后可揉按小腿肚按摩放松一下。
總之,踮腳是一種簡單易行、完全免費,且效果顯著的養(yǎng)生運動。
不論男女老少,都值得大家嘗試,說不定能收獲意想不到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