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果生活方式不健康,動脈血管會逐漸發(fā)生硬化,通過的血流就會減少,相應的組織器官也會處于長期、慢性的缺血狀態(tài)。
動脈硬化可以發(fā)生在許多部位的動脈血管,發(fā)生在冠狀動脈,則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亦稱缺血性心臟病。
冠心病的臨床類型中,兩種類型較為常見:一個是心絞痛,由于冠狀動脈發(fā)生痙攣,造成冠狀動脈狹窄,使得冠狀動脈血流灌注減少,相應的心肌急劇、短暫缺血、缺氧導致胸痛;
另一個是冠狀動脈內血栓形成血管完全堵死,使得心肌嚴重、持久缺血,繼而壞死,是人類最兇險的急癥之一,也是猝死的第一原因。
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表現差異極大,有的發(fā)病十分兇險,迅即死亡;
有的表現輕微或不典型,甚至沒有胸痛,則未引起重視從而就醫(yī),
有的則發(fā)生猝死,
有的演變?yōu)殛惻f性心肌梗死。
胸痛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先出現和最主要的癥狀,典型的部位為心前區(qū)或胸骨后疼痛,可伴有壓榨感、緊縮感、燒灼感、窒息感、恐懼感、瀕死感等;
還可出現惡心、嘔吐、面色,及口唇青紫、大汗淋漓、煩躁不安等,
甚至發(fā)生致命性心律失常(尤其心率超過120次/分鐘,或低于50次/分鐘,必須高度重視,這可能是猝死的前兆)、急性左心衰竭(突發(fā)呼吸困難、不能平臥)、心源性休克(血壓下降、皮膚花斑、濕冷),以致猝死。
胸痛的持續(xù)時間常超過30分鐘,甚至長達10余小時,含服硝酸甘油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