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媽媽都經(jīng)歷過寶寶的這個成長時期,寶寶從三、四個月開始,開始就變成了“口水娃”——每天的口水泛濫不止。就好像開關(guān)壞了的水龍頭,總是關(guān)不上,滴滴答答一天,換多少塊口水巾都不夠用。
很多媽媽覺得口水很麻煩,又臟又黏還不美觀。
可是對孩子來說,口水中藏了不少健康發(fā)育的秘密。
口水有你不知道的好處
口水不僅不臟,還有不少好處。
表示唾液腺發(fā)育
寶寶前幾個月不會流口水,因為前面是以奶粉和母乳為食物,不會刺激唾液分泌。三四個月后,隨著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育,唾液腺逐漸發(fā)育成熟,開始流出口水。
添加輔食的信號
流口水是可以添加輔食的信號,因為口水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以分解淀粉。寶寶添加輔食以后,淀粉食物會刺激唾液分泌,也會流出很多口水。是相輔相成的。
清潔潤滑作用
寶寶流出來的口水可以保持口腔潮濕和清潔,也可以對寶寶剛長出來的小牙起到清潔的作用,防止蛀牙的形成。
口水有促進作用
口水可促進寶寶味蕾的發(fā)育,從而提高寶寶的食欲;也可促進嘴唇和舌頭的活動,使寶寶盡早會說話;更能促進吞咽動作的成熟與完善。
可以說,孩子口腔活動的每一步,都有口水在背后默默支持。
為什么“口水娃”流不停
長牙
最常見的認知是寶寶要長牙了,所以口水特別多。的確如此,乳牙的萌發(fā)會引起寶寶口腔明顯的不適,刺激到牙齦上的神經(jīng),引起唾液腺分泌加重,口水增多。
吃手
很多寶寶都有吃手的習慣,吃手、吃玩具、吃“一切”。媽媽看到寶寶吃手導致口水橫流就急著去阻止。其實,對寶寶來說,吃手是他一個重要的“學習”方式。
吃手時,嬰兒的手眼協(xié)調(diào)得到了鍛煉,也加快了手指的功能分化, 幫助他們發(fā)展出越來越復雜的手指精細動作,比如拿東西、扔東西、串珠子、寫字。
簡單的吃手動作,還能夠給嬰兒帶來無限的快樂和滿足。通過吃手,小嬰兒能進行自我安撫,為自己提供安全感。
既然有那么多好處,那么只是讓寶寶口水多一些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
嘗試輔食
很多寶寶從 4-6個月開始嘗試輔食,米飯、面條等淀粉類的食物,進入口腔后需要大量唾液淀粉酶來分解,口水的分泌也會相應增多。
小寶寶的口底淺,兜不住太多的口水。
他的口腔肌肉發(fā)育得不完善,產(chǎn)生的口水不能像成人一樣及時吞咽下去,只好不停流到外面。
添加輔食后,注重訓練孩子的咀嚼和吞咽能力,提供合適的食物,避免喂養(yǎng)過于精細。
如果是異??谒?,需要看醫(yī)生
如果孩子 短期內(nèi)口水激增,甚至伴隨一些異常表現(xiàn)(如發(fā)熱、拒食、呼吸困難、意識障礙等),或是 持續(xù)時間過長(通常是超過4歲),這時候他是在告訴你,某些方面可能病了,需要看醫(yī)生。
口腔疾病
一些孩子患有扁桃體炎、口腔潰瘍等疾病,疼痛會刺激唾液腺產(chǎn)生大量口水,口水無法被孩子及時地吞咽下去
呼吸道阻梗
還有像患有鼻炎、鼻塞、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腫大等呼吸道疾病,患病的孩子習慣張口呼吸,也容易不自主地流口水。家長需要格外留意。
睡姿不正確
一些孩子白天表現(xiàn)正常,一到睡覺時間就大量流口水。這時候家長需要留意一下孩子的睡姿,看看是不是平時習慣趴著睡,壓迫到了腮腺,可以及時幫他調(diào)整。
腦癱、先天智力低下
如果孩子還伴有智力低下、運動發(fā)育落后等問題,家長要及時帶孩子去醫(yī)院檢查,排除一下腦癱或先天性癡呆等病因。不過這是極少數(shù),寶媽不用擔心。
出現(xiàn)口水疹怎么辦?
寶寶口水流不停,很容易引發(fā)口水疹。
為了預防口水疹,一定要拿干凈的濕毛巾輕沾寶寶口水流經(jīng)的部位。 千萬不要來回擦,頻繁地擦拭會使口水流經(jīng)的皮膚受到進一步的刺激,破壞原有的角質(zhì)層,減弱皮膚的屏障作用,使皮膚更容易受病菌侵害。
給寶寶準備幾條口水巾,一旦打濕,隨時更換, 保持下巴部位干爽。
如果寶寶已經(jīng)得了口水疹, 需要用清水幫他清洗患處,然后用紗布巾或小毛巾輕輕蘸干,避免毛巾與皮膚過多的摩擦??谒?jīng)常沾到的地方,可以 擦一點凡士林來起到物理隔離作用從而保護局部皮膚。
如果口水疹的癥狀已經(jīng)很嚴重了,出現(xiàn)了紅腫、膿水滲出的癥狀,家長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就醫(yī)。
總之,寶寶流口水一般是 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不用過多驚慌,也無需治療,等寶寶兩三歲左右會自行好轉(zh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