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知在線特約作者 云譯
疫情慢慢被控制住,各個行業(yè)都迎來了復工。
沒想到,最忙的卻是民政局。
深圳的離婚名額甚至預約到6月16日,離婚總量達到了結婚總量的84%。
要知道,往年,離婚總量一般不會超過結婚總量的三分之一。
現(xiàn)在,就算想辦離婚,也連續(xù)幾個月都預約不到。
一周的時間,四川達州僅是一個婚姻登記處,就有88對夫妻離婚。
西安17個婚姻登記處剛復工,就迎來了扎堆離婚的夫妻,預約排滿了兩周。
很多地區(qū),離婚登記的預約業(yè)務,人滿為患,一號難求,至少還得等一個月。
為什么疫情后,這么多夫妻選擇離婚?
其實,即使沒有疫情,該離的還是要離。
兩人之間的隔閡,以前還能借口是家務太多,工作太忙,帶娃太累。
現(xiàn)在,長期處在同一屋檐下,給了兩人足夠多的時間,催生的卻不是溫情,而是無休止的爭吵。
以前沒時間聊天,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是無話可說。
以前是相敬如賓,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是早就把對方當陌生人,心無波瀾。
以前是井水不犯河水,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小心藏起來的矛盾生根發(fā)芽,長成參天大樹,橫亙在兩人中間。
疫情,就像照妖鏡,讓相愛的人更加相愛,也讓那些缺點嫌隙不斷放大,成為壓垮千瘡百孔的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為什么有的夫妻走著走著就散了呢?
其實,每一段婚姻背后,都藏著這六個殘酷又現(xiàn)實的真相。
01
結婚要三思,離婚要趁早
有位越南老太太,已經(jīng)89歲高齡,在生命的最后花了三年,只為與前夫訴訟離婚。
一大把年紀了,為什么要堅定地離婚,落個孤獨終老呢?
她說自己30歲那年就嫁給了他,老公不僅不分擔家務,對自己也沒有絲毫關心。
其實,這些年,自己多次想要離婚,都被家人勸和。
忍氣吞聲50年,眼看著自己身體越來越差,就連臥病在床,老公也從來不搭把手。
這連保姆也不如的婚姻,讓她徹底寒了心,于是提出離婚。
成功過上了單身生活后,她說:“忍了50多年,現(xiàn)在感覺生活前所未有的輕松!”
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就學著信任自己的感受。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要學著設置婚姻的止損點,而不是等到崩潰點。
就像你買了一支股票,跌了一次、兩次、三次,就要開始收手了。
否則,等跌到停盤,你才會發(fā)現(xiàn)這份堅持是錯的。
人生其實很短,不要在爛事上消耗自己。
02
無論多相愛,也別高估人性
這兩天,深圳排隊一個月只為離婚。
有人說,深圳離婚潮,大多是“假離婚”,只為多買一套房。
想到《安家》中一個極其狗血的情節(jié),徐文昌和張乘乘新婚,還沒等感情穩(wěn)定,就想要靠“假離婚”再入手一套新房。
徐文昌辦完離婚,把房子過戶給妻子,可還沒等到二套房,“前妻”就出軌了。
剛開始,張乘乘還有些愧疚,辯解:“我這是激情犯錯,是他主動勾引我的,我一直在抵抗,但最后還是失敗了。我只是犯了一個所有女人都會犯的錯?!?/p>
轉念一想,又吼道:“我這不算婚內出軌?!?/p>
婚姻,那一個輕飄飄的證書,其實是約束著我們的契約。
感天動地的愛可不可以替代這個契約?
前幾天,羅志祥還發(fā)了6000字小長文,表深愛。
可他愛周揚青,也愛別的小三、小四,人性如此。
如同李誕在《奇葩說》中所說:
“婚姻是一個殼,不是我們保護婚姻,而是婚姻保護我們。
兩個成年人,要把所有壞的事情,都說好,把這個殼做得足夠堅固。
它堅固到什么程度?
堅固到哪天,這段婚姻都不在了,但它依舊能保護我們?!?/p>
所以,女人呀,無論多深愛,也記得現(xiàn)實點。
03
婚姻中,利益才是永恒不變的核心訴求
薛兆豐在《奇葩說》中將婚姻剖地赤裸裸,他說:
結婚就是辦企業(yè)、簽合同。
辦的是家庭企業(yè),簽的“終身批發(fā)”的“期貨合同”。
雙方拿出自己的資源辦企業(yè),而男女給出的資源包是不一樣的。
其實,婚姻中,利益才是永恒不變的核心訴求。
我的一個朋友從小彈鋼琴,每天雷打不動地練習兩小時。
戀愛的時候,男人為此著迷。
結婚后,兩人卻因此吵了很多次。
為什么呢?
戀愛時,她練鋼琴,用的是自己的時間,花的是自己的錢。
結婚后呢,她同樣練鋼琴,就意味著每天沒時間做晚飯,同時沒法盡力省錢買房,老公需要為此承擔一部分時間和經(jīng)濟成本。
原來并無交界的地方,突然有了利益沖突,也就有了爭吵。
婚姻中的沖突大都來源于此。
一方回家就躺尸,意味著另一方要承擔更多的家務。
一方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上不斷投入,意味著另一方不得不為家投入更多。
一方工作不上進,只想當條咸魚,意味著另一方就得現(xiàn)實點,多考慮些未來。
雙方都希望能保障自己的利益,通過冷戰(zhàn)、爭吵等各種方式找到一個平衡點。
虧本的買賣,誰也不想做。
04
最可怕的婚姻是:沒有回應
蔡少芬在節(jié)目中說過一件無法忘懷的事:
夫妻倆跟朋友聊天,說到相識相愛,很是甜蜜。
回到房間,蔡少芬說:“剛剛聊到了那么甜蜜的話題,親一個吧?”
張晉一邊說:“都老夫老妻了。”一邊敷衍地親了蔡少芬一口,就去做自己的事了。
多少人也是這樣想的?
老夫老妻了,別整那些甜甜蜜蜜的了。
人到中年了,哪還能像小年輕一樣激情?
習慣就好,算了算了,怎么過不是過呢?
但蔡少芬沒有覺得老夫老妻,就該如此,也并不認為習慣就好。
她聽了心里難過,眼淚不自覺地就流了下來,她對張晉說:
“雖然我們結婚還不到10年,但我們將來還有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的路要走,‘老夫老妻’四個字,就好像愛情已經(jīng)死了,這樣下去的婚姻還有什么意思呢?”
張晉聽完,立馬就跟蔡少芬道了歉,又認真地給了她一個吻。
很喜歡蔡康永的一段話。
你裝一次沒有事,它會過去;
然后第二次,你就更提不起勁來;
第三次,就再也沒有興趣去追究它了。
容忍會導致不在意,不在意會使我們失去活著的滋味。
缺乏激情的婚姻會慢慢變成一潭死水,而習慣像是一種麻醉劑,即使病入膏肓,你也在麻木中難以察覺問題。
而沒有回應的伴侶,比出軌者更毒。
05
婚姻是一件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虱子
《幸?;橐龇▌t》里寫,
“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會有 200 次離婚的念頭和 50 次掐死對方的想法。”
其實,那些長久幸福的婚姻,都是嘗百毒而不死的關系。
什么意思呢?
美國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發(fā)現(xiàn),人們往往認為那些看上去更包容的夫妻會擁有更穩(wěn)固的婚姻。但真相是,容忍度低,懂得交流的夫妻,婚姻關系更長久。
換句話說,那些偶爾吵架的夫妻,可能更幸福。
為什么呢?
因為每個人都有攻擊性。
攻擊性中,藏著我們的情緒,也藏著我們的需求。
無法表達攻擊性,連架都吵不起來的夫妻,這種攻擊被壓抑,指向自己,就是抑郁。
表達出來,吵完架,再好好復盤一下,攻擊性才會轉化為關系的生命力。
紀錄片《幸福定格》,拍過一對教授夫婦的故事。
男人要照顧父母,工作競爭激烈,忙得焦頭爛額。
一次吵架,失控的他抓起一把椅子,當著老婆的面摔得稀巴爛。
女人被嚇得愣住了,但她意識到,老公只是太過焦慮無助,在尋求自己的幫助。
于是,她沒有逃走,也沒有繼續(xù)爭吵,而是等待丈夫冷靜,溫柔地安慰著他。
千瘡百孔的婚姻并不可怕,甚至可以說是正常,因為那意味著你們開始坦露真實的自己,建立更加深度的關系。
真正可怕的是,幻想著婚姻毫無瑕疵,而無法看到并轉化那些關系中的“毒”。
06
婚姻就是一場修行
很喜歡這樣一段話:
“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p>
榮格提出了“人格與陰影”的概念,意思是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外顯的人格,而和這個人格對立的那些東西,就是“陰影”。
陰影中是我們想要藏起來的,無法觸碰的自己。就像硬幣,有一個正面,就會有一個被藏起來的相反面。
其實,隨著婚姻往前走,我們的終極目標始終是看到硬幣的另一面,這場看似兩個人的婚姻,走到最后,往往是你自己孤獨的一場修行。
我的一個來訪者從小生活在沖突不斷的家庭,總擔心明天爸媽就要離婚。她最怕的就是分離。
于是,結婚后,她要求老公上交工資,24小時都得接聽自己的電話。
她的老公在一個從不吵架,擅長冷戰(zhàn)的家中長大,最怕的就是沖突。
于是,結婚后,不管對方有什么要求,都憋著心中的不滿,盡力滿足,只為了不吵架。
可,怕什么來什么。
男人心中的不滿逐漸累積,想要逃離。
在女人看來,對方的態(tài)度越發(fā)不耐煩,她就越擔心分離,越想要控制對方。
兩人的沖突不斷增多,小摩擦不斷,男人也就越恐懼爭吵。
這時候,老辦法已經(jīng)不管用了,如何才能開啟新的旅程?
他們需要做的,就是看看硬幣的反面,看看害怕分離和害怕沖突的背后那未曾療愈的創(chuàng)傷。
人的一生歸根到底是與自己相處,與自己斗爭的過程。
我們要與自己的萬千情緒相處,與自己的七情六欲斗爭,與自己的脆弱傷痕和解。
我們在婚姻中與對方折騰,再通過彼此遇見一個未知的自己,去欣賞好的自己,去接納不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