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君飛 來源:《思維與智慧》
雖然有“沉默是金”的說法,但多少人能夠真正地沉默下來?
在有些人看來,沉默是空,是無,是虛,是叫人害怕的終止——害怕這個世界將其忘掉。他們熙來攘往、爭來斗去,要的正是存在感。
都說剛剛?cè)ナ赖娜毡狙輪T高倉健是個沉默的男人。很遺憾,我只看過他主演的一部電影《追捕》;今年還買了本翻譯過來的小說《追捕》,卻沒來得及看,他就不在了。對高倉健了解得太少,在談?wù)撍臅r候恰恰留下足夠多的沉默。也許,這更符合高倉健這個人。
我不知道一個沉默的人會怎么看待自己?他為什么這么沉默?這都是謎。我在上初中的時候認(rèn)識一個男同學(xué),除了“小巧玲瓏”這個詞,我找不到更合適的詞來形容那時的他。他還非?;顫姡浅O矚g說話。走在路上,他的眼睛一直亮一直亮,他的話一直說一直說,不是討厭的話,是添加有興奮劑的那種話語。我沒有插話的份兒,我簡直想用巨大的耳朵抱一抱他。就是這樣一個人,在上到大學(xué)以后,竟一下子變成了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在教室里、在宿舍里,你別想聽到他跟人打招呼,他連老師都不理睬。談戀愛,怎么成?在女孩子面前,他說不上十句話,即使有戀愛的欲望,也是一把暗火。他不再像過去那樣眉飛色舞,過去的那只小麻雀搖身一變成了深水里的一條魚。他看書不讀書,從不參加辯論會,有人欺負(fù)他,他只會躲閃,從不叫疼。有聲有色的電影大概在他看來都是默片吧。其實(shí)我知道他聽力仍舊很正常,他比我們還渴望了解這個世界。有時候,從他的表情看,他聽得可謂專注而貪婪。聽說那時候的大型音樂會,他一場沒有漏聽過,寫出很漂亮的樂評發(fā)表在報紙上。據(jù)傳他偏愛哲學(xué),難道哲學(xué)就是沉默的學(xué)問?他郵寄給我一本厚厚的詩集,作者海涅,我至今沒有讀完。我更感興趣的是他后來為什么變得這么沉默?他沒有給我寫過信,也沒有打過電話。我們逐漸從熟悉到陌生,最終在歲月里永沒有再相遇的機(jī)會。相忘于江湖,我在他那里其實(shí)也是沉默的,我說無數(shù)句話也等于是沉默的。
這個世界再熱鬧,對一個沉默已久的人來說,還有什么關(guān)系?
一個突然沉默的人可能真的很害怕喧鬧,一個習(xí)慣喧鬧的人同樣會害怕持久的沉默。我們不會稱這個同學(xué)為瘋子,瘋子不盡是沉默者;人們至多認(rèn)為他有毛病,他遭遇了什么不想叫人知道的打擊。我卻不相信“打擊”這種說法,這也許只是他對這個世界的一種選擇。他的沉默沒有給我們帶來什么危害,僅僅使我們感到別扭而已。我希望知道謎底,當(dāng)然這個希望不可能實(shí)現(xiàn),那么就讓我通過他對這個世界保持一些神秘感吧。
從一個健談?wù)咦兂梢粋€沉默者,這種事情時有發(fā)生。我在一期《廈門文學(xué)》上看到一篇散文,作者說他的一個朋友上學(xué)時高他一個年級,“在那個年歲里看不出他以后會是一個悶葫蘆”??吹竭@里,我不往下看也知道會出現(xiàn)什么變故,我也經(jīng)歷過這種同學(xué)呀。作者猜想,可能是這個同學(xué)遇到了什么事情讓他對世界不滿,失望了,于是他緘口不言。人們的猜想大同小異,但也許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我知道一些沉默者既不是不滿,也不是失望,只是自己不想多說話而已。這篇散文的作者感慨說:“以后我會成為什么樣也無法預(yù)料?!边@是對的。在沉默者面前,我們最好也沉默,抱著尊重地沉默;如果他們的沉默來自不可緩解的壓力,我們就更不應(yīng)該在壓力之上再添壓力。其實(shí)很少再有人說沉默是金子了,他們常常會拿看待怪物的眼光來看待沉默寡言的人。沉默者的生活更不容易,他們常常被誤認(rèn)為性格怪癖、能力低下、色彩單調(diào)。由于想到我以后也會變成沉默者,甚至更加沉默的人,所以我從來不用以上那種傲慢和偏見來認(rèn)識沉默者。海底世界是多么沉默啊,但是那里又那么絢爛奇異和富有生機(jī)——我寧愿這樣去思考沉默。
噪音是一種存在,沉默也是一種存在。我不知道有的人遇到沉默者,為什么非要逼迫他們說出幾句話才可?這種被逼迫的話往往笨拙、生澀,跟現(xiàn)場有很大的距離,一說出口就惹人笑,平添沉默者的懊悔和痛苦。不管是逼迫還是誘惑,讓沉默者開口說話,我認(rèn)為都是罪過。沉默不是貧窮,也不是芒刺,更不是該被清除的對象。我認(rèn)為沉默是更深沉的天真和善良,也稱得上一種少見的自知之明。有的人知道自己擁有很多不知道,在自詡博才多知的人面前,他寧愿選擇沉默。還有一些人在天性里不愿給人添麻煩,他們在人性關(guān)系里退到很深很深的地方,于是慢慢變成沉默者。人際交往離不開喧鬧,一個人的時候只剩下沉默,自己對自己喧鬧,才是真正的瘋子。不單單高倉健是沉默的人,很多日本人都是沉默者,因為不給他人添麻煩是日本人從小就接受的教育。
據(jù)說電影之外,高倉健幾乎不參加任何演出,私生活從不愿公開。高倉健可謂沉默者的最佳代言人了,以沉默征服人心,成為極富魅力的人,大概只有通過電影才能做到。沉默者不是啞巴,即使啞巴,也有表達(dá)自我的通道。高倉健通過電影,沉默的畫家們通過藝術(shù),可是更多普通的沉默者呢?成功者通過給世界找麻煩得到成功,如果一個沉默者連成功都不想要,恐怕他只能通過沉默來表達(dá)自己的存在感。這跟高倉健不同,很大的不同,他是在成為超級明星的同時選擇了沉默,而那些普通的沉默者自愿地洗去了身上的光彩,活得比平凡人還要平凡,比童話中的木偶還要困難重重。他們是否生出重新變成真實(shí)孩子的夢想?重新開口說話,重新成長,重新自由地選擇一種活法?
沉默永遠(yuǎn)不會是空虛空無,它只是跟眾聲喧嘩的一種分道揚(yáng)鑣,只是一種鮮為人知的獨(dú)立化選擇。如果非認(rèn)為沉默是一種病,這個世界上的人們哪一個沒有病呢?
《中庸》中有句話,“暗然而日章”。這是說君子內(nèi)斂,看上去并不發(fā)出耀眼的光芒,但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發(fā)光?!罢洳赜谛?,守口如瓶,永不提起”,我喜歡這種沉默。活著不是永遠(yuǎn)對世界放肆,而是漸漸知道克制和內(nèi)斂?!鞍等欢照隆?,終于有一天,連整個世界也變成了沉默者無聲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