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福氣是一本書,那么每發(fā)一次脾氣,就等于從中撕掉一頁。若撕到最后,薄如蟬翼時,福氣就蕩然無存了?!边@是我跟一位大學生說的話。
這位學生成績本來不錯,高考時因頭頂上的電扇噪聲太大,影響了他的情緒,最后發(fā)揮失常,本可以憑實力進一本學校的他,只進了一般二本院校。這次在大學里競爭社團職位又不順,生起了悶氣,在微信上跟我抱怨不公。
其實,生活常常陷入一個怪圈,你越是埋怨,越是不順;越是不順,越易生怨。真是怨不息,逆不止。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那年兩個人應聘到同一個單位,他們年齡相當,學歷相同,能力相仿??蓭啄曛?,一位升了職,一位還在原地踏步。沒升職的氣呼呼地找上司問原因,上司說:“都是脾氣惹的禍?!彼磫柕溃骸拔沂虑椴灰粯幼龊昧??”上司說:“易怒傷人,就像在木板上釘釘子,釘子即使拔除了,木板上的眼兒還在?!?
復旦博士于娟,在她生命的最后時刻,寫下人生的反思日記。她認為自己做事過于較真,過于追求完美,心氣高、脾氣倔,久而久之,福氣從身邊溜走了,最后將自己逼上了不歸路。當然她這樣的脾性,沒有刻意去傷害他人,而是無形中傷害了自身,這多少讓人唏噓不已。因為人的生命體里充盈著“脾、?!倍?,它們是一種敵進我退的關系,脾氣多了,福氣自然少了,當脾氣任性得獨霸“胸腔”時,福氣就悄悄溜走了。
當然不是說人不發(fā)脾氣,而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無端、任性地發(fā)脾氣。隨意發(fā)脾氣就如人持有信用卡,不節(jié)制地刷,終有刷爆的時候。而好脾氣就如給卡中充錢,就是給福氣騰出空間。
還是泰國傳奇式人物白龍王說得好:人只要脾氣好,凡事就會好。脾氣任性,福不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