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與靜是五禽戲始終遵守的基本要領】松與靜是五禽戲始終遵守的基本要領。放松要從外到內,從全身肌肉到內在臟腑及呼吸、意念。練功的靜,以心境的安靜為主,其次是場地環(huán)境的清靜。外靜不如身靜,身靜不如心靜。并做到操作準確,內外兼修,剛柔相濟,不僵不滯。(1)動作 本功法模仿動物的動作,以外動助內動,以意導氣,氣引形體,形隨氣動;徐緩勻和,剛柔相濟。因各自模仿的動物動作不同而功法各異。如,鹿戲多伸展體側筋肉;猿戲窺、閃、抓、跳機靈迅捷;熊戲沉穩(wěn)運晃身軀;鳥戲運動胸、臂;虎戲運動腰及脊柱四肢等。(2)意念 習練時意想該禽生活狀態(tài),心中呈現(xiàn)禽的意境,而進入氣功物化境界。練功身心安靜時在主觀感覺上將意識移置于身體的某一部位即“精神內守”,以排除雜念,引導內氣。意守部位因所練臟腑經絡不同而異,其中主要者為意守丹田等。(3)調息 調息是本功法進入氣功境界的重要操作環(huán)節(jié),旨在調控呼吸引導內氣和培補內氣;原則是順其自然、借勢呼吸、循序漸進。借開勢擴胸吸氣,合勢縮胸呼氣。逆腹式呼吸,吸氣收腹,呼氣松腹。運用周天功,以意導氣,氣引形體,使氣與意、形合一。息相呼吸,氣息深、長、細、勻。逐漸產生丹田氣感,收腹吸氣感覺內氣隨四周壓力向丹田聚集,松腹呼氣則覺內氣從丹田向四周散發(fā),標志著丹田呼吸(臍呼吸)的形成。堅持習練丹田呼吸,感覺氣息通過周身毛孔直接向丹田聚散,周身毛孔開合,氣在體表出入,好似氣息通道不再經過口鼻,而口鼻氣息出入微乎其微,說明氣息自遍身毛孔與外界的交換已經形成,達到練功的高境界——體呼吸(毫毛呼吸或胎息)。一旦達到體呼吸,人體內外協(xié)調,天人合一,頓感意識豁達,氣足神旺,身心輕松,氣血融融,精神愉悅,自覺心態(tài)年輕,猶如進入仙境。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