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所有股東:
1997年本公司的凈值增加了80億美元,每股帳面凈值不管是A級股或B級股皆成長了34.1%,總計過去33年以來,也就是自從現有經營階層接手之后,每股凈值由當初的19元成長到現在的25,488美元,年復合成長率約為24.1%*。
那么我們這只鴨子在1997年的表現又如何呢?報表顯示雖然去年我們拼命的向前劃,不過到最后我們發(fā)現其它被動投資S&P500指數的鴨子的表現一點也不比我們差,所以總結我們在1997年的表現是:呱呱!
當股市正熱時,相較于S&P500指數,我們比較吃虧,因為指數或共同基金不必負擔租稅成本,他們可以直接將稅負轉嫁到投資人的身上,相對地在另一方面Berkshire光是去年就必須認為高達42億美元的聯邦所得稅,這相當于我們年初凈值的18%。
由于Berkshire必須要負擔企業(yè)所得稅,所以為了要證明其存在的意義,它就一定要能夠克服這先天的障礙,不過很顯然的Berkshire的主要合伙人查理曼格跟我很難每年都打敗這樣的差桿,當然就長期而言,我們還是預期Berkshire能夠打敗大盤指數,這也是大家可以評斷我們表現的最低標準,我想我們應該不會讓大家像芝加哥小熊隊球迷在面對連續(xù)幾個戰(zhàn)績不佳球季時,自我調侃所說的:有什么好沮喪的??誰都可能有不好過的一世紀。
帳面凈值的增加當然不是經營Berkshire的最終目標,因為真正重要的是每股實質價值,雖然在Berkshire通常兩者會以相當接近的頻率波動,就像是1997年便是如此,受惠于GEICO爆炸性的成長,Berkshire的實質價值(遠高于帳面價值)以接近帳面價值成長的幅度增加。
有關"實質價值"等名詞的解釋,請大家參閱股東手冊,手冊中揭示了本公司經營的宗旨,也包含了許多對Berkshire股東相當重要的信息。
在過去兩年的年報中,我們提供給各位一張查理跟我認為最能夠Berkshire實質價值的表,在下面這張更新過數字的表中,主要有兩項跟價值息息相關的指針,第一欄是我們平均每股持有的投資金額(包含現金與約當現金),第二欄則是每股在扣除利息與營業(yè)費用之后,來自本業(yè)的營業(yè)利益(但未扣除所得稅與購買法會計調整數),當然后者已經扣除了所有來自第一欄投資所貢獻的股利收入、利息收入與資本利得,事實上,若是把Berkshire拆成兩部份的話,就等于是一家持有我們投資部位的控股公司,以及另一家經營旗下所有事業(yè)負擔全部成本盈虧的營利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