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細胞減少癥:雞血藤,熟地黃,杭白芍,當歸,枸杞子,山萸肉,炙黃芪。水煎服,每日一劑,日服兩次。
經(jīng)閉不通:丹參,當歸,紅花,益母草,香附,路路通,乳香,沒藥。水煎服,每日一劑。
頸椎病:雞血藤,炙黃芪,當歸、干地龍,蜂蜜。將前4味藥用水浸泡30分鐘,入沙鍋,加水濃煎20分鐘,去渣取汁,趁熱加入蜂蜜,調(diào)勻即成。敷患處,每日兩次。
手足麻木:雞血藤,木瓜,骨碎補、白芍、伸筋草、當歸、羌活、桂枝。將上藥研末混勻,水泛為丸,每服6克,每日兩次,黃酒送服。
骨質(zhì)增生:雞血藤,骨碎補、熟地黃,肉蓯蓉、淫羊藿,萊菔子,淮山藥。水煎服,每日一劑。
魚鱗病:雞血藤,天冬、生地黃、熟地黃、當歸,黨參、黃芪、丹參,麥冬、白芍、茯苓,紅花、陳皮。水煎服,每日一劑。
皮膚瘙癢癥:雞血藤,蛇床子、地膚子、苦參、白鮮皮,丹參、生地黃。水煎,每日一劑,連用14天。
產(chǎn)后便秘:雞血藤,生黃芪,炒升麻,當歸,制香附,大黃,檳榔。水煎服,每日一劑。
風濕痹痛:雞血藤,紅花,當歸,蜈蚣,桑寄生,海風藤。水煎服,每日一劑。
腦動脈硬化:雞血藤,杜仲,五加皮,生地黃。水煎服,每日一劑。
白帶病:雞血藤,金櫻子、芡實、懷山藥、旱蓮草。水煎服,每日一劑。
仙人掌治病
仙人掌又名鳳尾筋、龍舌蘭、觀音掌等,其根、莖、花、籽、漿汁凝結(jié)物均可入藥。仙人掌根、莖、花性寒,味苦,歸心、肺、胃三經(jīng),有行氣活血、清熱解毒之功,主治心胃氣痛、痞塊、痢疾、咳嗽、肺痛、喉痛、乳痛、疔瘡、痔瘡出血、燙火傷、蛇傷等癥;漿汁性寒,味淡,可解熱鎮(zhèn)靜、補中氣,對喉痛、疔瘡、燙傷、脫紅、小兒驚風等癥有效;籽性平,可補脾健胃、治久瀉。
肺熱咳嗽:鮮仙人掌,水煎服,每日一次,連用5~7日。
腮腺炎:仙人掌適量,搗爛絞汁,涂于患處,每日2~3次;或搗爛復敷于患處。
支氣管哮喘:仙人掌去皮刺,蘸蜂蜜適量熬服,每日一次,癥狀消失后即可停藥。
心悸失眠:仙人掌,搗絨取汁沖白糖內(nèi)服。
痞塊腹痛:鮮仙人掌,去刺,切細,燉肉服;外用鮮仙人掌搗爛,加甜酒炒熱,包敷于患處。
急性菌痢:鮮仙人掌,水煎服?;蝓r仙人掌,搗爛取汁,冷開水沖服。
腸痔瀉血:仙人掌、甘草各適量,浸酒服。
尿血:仙人掌,搗碎,水煎服。
頸淋巴結(jié)結(jié)核:仙人掌莖剖開兩片,剖面撒上煅牡蠣粉,合緊烤熱,取含煅牡蠣粉的剖面敷于患處,用膠布固定。
小兒急驚風:仙人掌搗絨,敷于臍部;或仙人掌,水煎內(nèi)服。
癰疽腫痛:仙人掌一塊,加紅糖或米酒糟適量,搗爛包敷患處;或用仙人掌去刺洗凈,切碎搗爛,加生石膏粉調(diào)成糊狀,敷于患處,每8~12小時換藥一次。
乳腺炎:①鮮仙人掌去刺,搗爛外敷患處;或加食鹽少許同時搗敷患處,或加冰片少許共搗敷;②仙人掌焙熱熨患處。
濕疹、黃水瘡:仙人掌莖適量,烘干研粉敷患處。
燒燙傷:①仙人掌,用刀刮去外皮,搗爛后貼傷處,用消毒紗布包好;②仙人掌加水磨汁,和蛋清調(diào)勻,搽患處。
提醒: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據(jù)情況辨證加減,切忌盲目照搬, 建議找專業(yè)醫(yī)生指導哦
#我要上頭條##健康解密##健康##中醫(yī)##超能健康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