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古之人目短于自見,故以鏡觀面;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己。故鏡無見疵之罪;道無明過之怨。目失鏡則無以正須眉;身失道則無以知迷惑。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于之心緩,故佩弦以自急。(《韓非子·觀行》)
今譯:
古代的人因為眼睛不善于看自己,所以用鏡子看自己的臉面;因為智力不善于認識自己,所以用道德作標準來端正自己。因此,鏡子沒有照出毛病的罪過;道德標準沒有鑒明出過錯的仇隙。眼睛丟開鏡子,就沒法整理胡須、眉毛。身行失去道德這標準就沒法認識是非迷惑之處。西門豹的性情急躁,就佩戴柔軟的皮革,用來時時提醒自己使自己和緩;董安于性情太和緩,就佩戴弓弦,使自己性急。
釋義:
要想提高自己,除主觀努力外,還要依靠外來的幫助。外來的批評指責,好像鏡子一樣,它可以使你自己看見自己的毛病。所以,怨恨別人指責自己的人,就等于怨恨鏡子照出自己臉上的污穢一樣,那是非常愚蠢可笑的。那些聞過則怒,而不是聞過則喜的人,就是這種愚蠢可笑的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