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短線拼的是預期差
長線拼的是認知差。
如果做短線,就要找到別人不知道的,不知道的越多,短期爆發(fā)買入越多。
如果做中長線,最重要的反而是認知差。
所以,當某些機構大談特談價值長期的時候,但是頻頻張嘴,預期差。這說明,他還是短線博弈為主,和游資沒什么區(qū)別。
第二,
預期差越來越難
1)預期差瓶頸
A,信息泛濫,傳播越來越快
互聯(lián)網(wǎng)社會,信息泛濫,傳播速度非???,很難有什么,是你知道,大家不知道的,而且當“你知道”的時候
你要知道自己在食物鏈的位置,有多少人平行或者早于你知道。
B,假信息越來越多
其實很多所謂的預期差,也是別人杜撰的假消息
現(xiàn)在層巒疊嶂,層出不窮的假消息越來越多。
只有你知道的,大概率也是假的。
拿我公眾號文章來說,我剛發(fā)不久,各種地方都能看到,而且不乏“改動版”,甚至杜撰版。
我只是資本市場一個小螞蟻啊。
第三,
認知差越來越重要
1)天下沒有不漏風的強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資本市場最顯著的,沒有什么邏輯,是你能獨有幾個月甚至幾天的
除非你YY出來的邏輯。
2)認知越來越重要
不管炒股不炒股,沒有人不知道 $貴州茅臺(SH600519)$
我能看到的最領先的版本是,馮柳馮總在零幾年寫的,關于白酒和茅臺的見地
當時他就說了茅臺的現(xiàn)金流模式,提價模式和壁壘唯一性,包括A股唯一黑科技。
預期差早就沒了20多年,但是影響茅臺后面的巨大漲幅嗎?
A股有多少投資者,包括機構跑贏了 貴州茅臺 ?
包括我做過的大牛股
我19年底就把$億緯鋰能(SZ300014)$ 未來的三個預期差寫的很充分了,電子煙,消費電子/鋰原電池/動力電池,但是也不影響后來他5倍漲幅。
不知道的少嗎?當時閱讀量每篇都是50W,我身邊的投資者都知道,但是持有翻倍的都極少數(shù)。
$聯(lián)創(chuàng)股份(SZ300343)$ 我二板就科普了邏輯,但是有幾個人拿了10倍?
包括 隆基綠能 比亞迪 寧德時代 通威股份 這些上漲靠的是預期差?
第四,
個人投資者的時代
信息高度泛濫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
決定你個人財富和收益的,無他,
決定性 因素就是你的認知。
昨天的雪球直播
有人提前看到了隔日套利的機會,有人看到了短線的機會,有人在看圖,有人在看技術,有人看到了周期的機會,有人看到了中長期的機會和風險。
同一個東西,千人千面。
有的人憑本事賺了錢,有的人虧了錢。
有的人覺得吹票,有的人看到了機會。
生物圈多樣性越好,生命力越旺盛,久期越久。
但是股價中長期走勢長取決于公司長期發(fā)展和業(yè)績兌現(xiàn)情況,取決于投資者對產(chǎn)業(yè)鏈和公司情況的了解,取決于個人的認知力。
每次我持有的5倍乃至10倍股末期,都有人說
你為啥不多和我說,為啥當時賣你不攔著我,為啥你不讓我多買點
包括下次你選的我無腦跟
但是其實最后結(jié)果都是類似的、
還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認知,不同熟悉的領域
大家基本都是在賺自己模式內(nèi)的錢,賺自己認知的錢,而不是預期差的錢。
第五,
認知力最重要
知天命,盡人力。這個人力的關鍵就是認知力。
我認為這是一個人最關鍵的能力,他某種意義,決定你對的生活工作包括未來的結(jié)果。
(當然人在自然和社會面前如螻蟻,但是這是不能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