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asa的回答(74票)】:
題主你的理解不對。135膠片和電影攝影里的35mm膠片,雖然尺寸規(guī)格一致,但并不是說它們的單幅畫格一樣大,區(qū)別就在于一橫一豎:135膠片,橫著走,一幅畫格占了八個齒孔;而35mm膠片豎著走,一幅畫格只占四個齒孔,所以剛好是前者的一半。
下面用網(wǎng)上找的圖片作為示例:
上圖是135膠片,每幅畫格八個齒孔,畫面長36mm,寬24mm,如果算上畫格間距2mm,就是38mm長。上圖是135膠片,每幅畫格八個齒孔,畫面長36mm,寬24mm,如果算上畫格間距2mm,就是38mm長。
上圖是35mm的電影膠片,每幅畫格四個齒孔,它的長實際上相當(dāng)于135膠片的寬,也就是24mm,再扣掉聲軌占據(jù)的寬度(圖中灰色部分),得22mm。它的寬,大約是16mm,也就是135膠片的長的一半扣掉畫幅間距。上圖是35mm的電影膠片,每幅畫格四個齒孔,它的長實際上相當(dāng)于135膠片的寬,也就是24mm,再扣掉聲軌占據(jù)的寬度(圖中灰色部分),得22mm。它的寬,大約是16mm,也就是135膠片的長的一半扣掉畫幅間距。
電影格式有很多種,實際利用面積存在變化,大致情況是如此。
【Gerlach的回答(43票)】:
隨手畫的,希望能幫您解決問題
【蕭越峰的回答(7票)】:
我想上面的回答很多都沒回答到樓主的問題本意。 @magasa 的回答無疑是正確的,只是她說明的只是“膠片畫幅”的不同,而樓主的問題“為什么兩者的膠片尺寸一樣大小,只是拍攝方向一橫一豎反而畫面的畫幅大小會差這么多?”我理解的是,樓主誤認為,兩者的的底片畫幅是一樣的,而問題是為什么兩者“顯示畫面”的大小會相差很大,一個是顯示在十幾米長的銀幕上,一個只有三五寸照片那么大。
實際上樓主的問題如果是同上所述,這個問題本身是有問題的。第一,電影膠片和135膠片的底片大小是不同的,確切說電影膠片單張裁剪下來,打孔后整張大小才與135底片的曝光范圍是一樣的,是36MM*24MM,打孔后,還有要保持兩張圖片距離,其曝光范圍只有22MM*16MM。這個原因我估計是早期為了成本考量。就像以前U盤硬盤的標稱一樣(實際1024M=1G但標稱都是1000M=1G)。這個@magasa 已經(jīng)回答得很詳細了。而我想補充的是,實際上電影底片有兩種規(guī)格,35MM和16MM,16MM的電影拷貝,因為盤小放映機便攜,以前普遍應(yīng)用于農(nóng)村電影放映中,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多見了。
第二,實際上樓主指的“畫面畫幅”是與底片放大介質(zhì)有關(guān)的。實際上135相機底片也能投射到電影屏幕上而且畫質(zhì)也很好。但早期用于投射照片底片的幻燈機,由于其光學(xué)性能遠差于放映機,所以投射范圍不大且畫質(zhì)很差。簡單說,將膠片顯色或放映出來,是與放大和投射器材有很大關(guān)系的。比如就照片顯色而言,不同的放大器放大出來的照片就不同。電影放映機的光學(xué)性能是跟攝影機匹配的,所以無論就畫面清晰度、對焦能力、顯色能力、還有亮度、動態(tài)范圍,都是一般光學(xué)放大器和幻燈機無法比擬的,所以能投射很遠的距離和放大很大的倍數(shù),導(dǎo)致了樓主誤以為“畫幅不同”。
第三,無論是電影底片和相片底片,其分辨率要遠高于目前任何數(shù)碼相機的照片。(注意我指的是底片而不是洗出來的照片或投射出的畫面)。這個在網(wǎng)上都能搜索到,大概在幾億像素左右。就是說他們理論上可以放大到很大而不損失畫質(zhì)。而目前數(shù)碼相機的分辨率是在幾千萬像素量級,放大到一定倍數(shù)就不行了。而專業(yè)數(shù)碼攝影機的CCD分辨率,前兩年RED出的,已經(jīng)到了4096K,目前接近8192K的水平,已接近電影底片的分辨率甚至有些超出。但因為在極暗光線和極亮光線下,其細節(jié)損失很大,還無法達到電影底片的動態(tài)范圍。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第四,實際上目前攝影機和135照相機走的是兩條路,鏡頭一般不能通用。攝影機的追焦能力、光圈大小、CCD分辨率、鏡頭口徑、變焦能力要超過135單反相機,135單反相機的靜態(tài)拍攝能力、快門、定焦素質(zhì)、便攜性要好于專業(yè)攝影機,兩者的鏡頭,因為主要品牌不同(攝影機是RED、ARRI、松下等,135單反是佳能、尼康、sony等),口徑不同,使用目的不同,一般不能互換。
【知乎用戶的回答(1票)】:
首先回答這個問題“這兩者之間同焦距的鏡頭可以互相使用么”?
答:如果鏡頭卡口一致,135相機鏡頭和攝影機鏡頭可以互換使用。不過,135相機鏡頭的光學(xué)性能相比電影鏡頭要差很多。
第一個問題沒有看懂“一橫一豎反而畫面的畫幅大小會差這么多?”
文中值得“畫幅”是什么概念?請題主解釋一下,我再作答。
---------------------------------------------------------------------------------------------------------------------
題主在評論中說到“畫幅即最終的畫面成像效果,135相機的畫面內(nèi)容多過35mm,35mm就像是在135的畫面中截取的部分。”
我個人理解的意思是:135相機拍攝的照片,能基本用到膠片的全部感光部分,而35毫米攝影機只能利用膠片中間的部分.....是這樣么?
電影膠片,經(jīng)分裝后,也可以在135相機上使用。
沒答完,待續(xù),這個問題好可怕。
【勃來的回答(0票)】:
@Gerlach的回答很正確 這其中的原因挺多的。許多是經(jīng)濟原因。膠片其實挺貴的,拍照片,拍的不多,膠片不會浪費多少,一卷135膠卷,也就4尺多,拍不了3秒的畫面,如果拍8片孔,也就能拍1秒多,這個成本呀。。。
另外,很多很多因素都帶來了電影畫幅的變化,也曾經(jīng)用過跟135類似畫幅,不過都沒流最終還是選擇了超38
【周也清的回答(0票)】:
膠片是一樣寬的 但是 135是橫著走的 s35mm電影膠片 是 豎著走的 那么135的高基本就等于s35mm的寬 所以大小不一樣
【小強的回答(0票)】:
作為一個依然活躍用各種膠片相機的人回答,首先糾正一下題主的錯誤說法,135畫幅相機并不是全畫幅相機,全畫幅相機是針對現(xiàn)在檔位數(shù)碼相機而言的,因為成像原理不同,一個CCD,一個膠片,具體原因不解釋,只是對于現(xiàn)在的數(shù)碼相機所謂的全畫幅是只相對于原來的135相機,因為有的數(shù)碼相機連135的畫幅都達不到。再者,對于鏡頭互用問題,這個要看廠家還有鏡頭具體參數(shù),攝影機卡口我不知道具體參數(shù),反正就相機而言不同品牌的都不能用,何況攝影機,同一品牌攝影機與相機,這個還有待考證,不過據(jù)我猜測這兩使用的方式都不一樣估計鏡頭不能用吧。好像哈蘇祿萊之類的也沒聽過有攝影機,需要資料。關(guān)于膠片問題@magasa 已經(jīng)回答很準確了。
原文地址: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