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藥性]苦、甘,寒。歸肝、胃經(jīng)。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利濕通淋。
??治疔瘡腫毒,乳癰,肺痛,腸癰,瘰疬
本品苦寒,善于清熱解毒,消癰散結(jié),主治內(nèi)外熱毒瘡癰諸證。主歸肝、胃經(jīng),兼能通乳,故為治乳癰要藥。鮮品搗敷還可用治毒蛇咬傷。
??治濕熱黃疸,熱淋澀痛
本品清利濕熱,利尿通淋作用較佳,常用治濕熱黃痘、熱淋澀痛。
??本品還有清肝明目作用,用治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腫痛,可單用取汁點(diǎn)眼,或濃煎內(nèi)服;亦可配伍菊花、夏枯草、決明子等藥。
??溫馨提示:用量過大可致緩瀉。[太陽]蒲公英
?? 【藥性】苦、甘、寒,歸肝、胃經(jīng)。
??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利濕通淋。
?? 【應(yīng)用】
1、治乳癰腫痛,可單用本品濃煎內(nèi)服,或以鮮品搗汁內(nèi)服,渣敷患處,也可與全瓜蔞、金銀花、牛蒡子等藥同用;治疔毒腫痛,常與野菊花、紫花地丁、金銀花等藥同用,如五味消毒飲(《醫(yī)宗金鑒》);用治腸癰腹痛,常與大黃、牡丹皮、桃仁等同用;用治肺癰吐膿,常與魚腥草、冬瓜仁、蘆根等同用。本品解毒消腫散結(jié),與板藍(lán)根、玄參等配伍,還可用治咽喉腫痛;鮮品外敷還可用治毒蛇咬傷。
2、治熱淋澀痛,常與白茅根、金錢草、車前子等同用,以加強(qiáng)利尿通淋的效果;治濕熱黃疸,常與茵陳、梔子、大黃等同用。
3、治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腫痛,可單用取汁點(diǎn)眼,或濃煎內(nèi)服;亦可與菊花、夏枯草、黃芩等配伍使用。
?? 【注意】用量過大可致緩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