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類似經歷:
多年不聯(lián)系的朋友,某天突然給你發(fā)來問候信息,聊家常談過往,當你感動得一塌糊涂時,Ta突然開口向你借錢?
有人問梁宏達:你會借錢給別人嗎?朋友欠我的錢經常收不回來怎么辦?
老梁說:“有人找你借錢,你做一次評估,他不是向我借錢,是向我要錢,這時候看你能不能給?如果能給,借錢也不是問題,反之就不借。”
在這個人情社會里,借錢似乎是無法避免的一件事,但不管是借錢還是被借錢,先學會分辨,然后再去信任。
友情有風險,借錢需謹慎
這年頭,什么最難?借錢最難 。
周立波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不想和一個人交朋友那就問他借錢,如果你不再把一個朋友當作兄弟那就叫他還錢!”
多年不聯(lián)系,突然有一天來電,開口就借錢,慎借!因為你不知道他在干什么,萬一他借錢賭博或者吸毒呢!
借錢給別人,誠信、用途、交情、償還能力是最重要的考量指標。無誠信,絕不借!無交情,不必借!
所以,肯借錢給你的人,一定是你的貴人,他們不是因為錢多,也不是傻,而是覺得你比錢更重要。
肖驍曾在《奇葩說》里說過這樣一段話:
“好朋友之間的相處,重在坦率,重在舒服,我不希望他來找我借錢難以啟齒,我也不希望我找他還錢的時候需要小心翼翼”。
朋友借錢給你,借的不僅僅是錢,還有信任,以及對感情的珍惜。
朋友之間,最好不要借錢。不借錢,好相見;借了錢,只要其中有一點差池,再見面,味兒就變了。
談錢傷感情,談感情傷錢
當朋友借錢,借還是不借,這是一個矛盾的問題。
一借一還,本來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卻因為一些人的存在變得無比復雜。
人們常說談錢太俗氣,可是生活中誰都離不開錢,俗話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赫爾曼·黑塞說:“真正讓人厭惡的不是金錢本身,而是人們對于金錢的欲望?!?/strong>
有的人,辦一件事需要十萬,自己只有一萬,九萬都靠借,借錢時友誼地久天長,還錢時裝傻充愣、東躲西藏,肆無忌憚地消費著朋友的友情和信任。
韓寒在《后會無期》里說道:“借錢不就是騙朋友的錢嗎?”
以前借錢,借的是感情,兩個人一來一往,感情會越來越深?,F在的人都怕站著借錢,跪著要債。
借錢,借出去時是感情,收回來時是仇人,錢能衡量人,人也能衡量錢。
借錢見人心,還錢見人品
莎士比亞說:“不要把錢借給別人,借出去會使你人財兩空;也不要向別人借錢,借進來會使你忘了勤儉”。
金錢是人心和人品真正的試金石,因為錢,我們能認清身邊的一些人。
大衣哥”朱之文成名之后村里人就用各種名目向他借錢,在一次采訪中,朱之文說他借出去100多萬,卻沒有一個人還錢,村民們照樣不領情,還嫌他小氣。
借錢,有時借出的不僅僅是錢,更是信任和情誼,它也能探出人性,看透人心。
還錢才徹底看清了每個人的人品,借錢不還的人,就再也不必聯(lián)系了。
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一個真心為你考慮的人,除非實在陷入困境,否則不會輕易和別人開口借錢,因為他也懂別人的不容易。
對于不守信諾的人,不必羞于啟口,該討債就討債,他們生氣,正好切割!
借錢要講感情,還錢還憑良心
錢是這個世界最庸俗的東西,可正是這個最庸俗的東西,最能看清人性,幫我們識別什么是真感情,什么是假感情。
有人曾說:“借出去的錢,如果數額不影響自己的生活質量,不還的話就當是認清一個人的學費了?!?/p>
借錢最可怕的,是最后錢沒了,朋友也沒了。
其實,每個開口借錢的人都必須端正態(tài)度,沒有人有義務用自己的錢滿足別人的需要,你借了別人的錢,你就欠別人的,而不是別人欠你的。
借錢是情分,不借是本分,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有借無還,再借免談。
人的一生,總有著急用錢的時候,能夠在你需要急用錢,并且毫無條件的借給你的人,借給你的不是錢,而是信任,是鼓勵,請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