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樓賦
王琪泰
泰州望海樓,江淮第一樓也①。英姿橫空,盛世重光。形壓古郡之東南,氣吞鳳河之萬象。拔地九十六尺,臺基七百平方。攬云霞于層霄,接文脈以流芳;領(lǐng)雄風于吳楚②,毓鐘靈而興昌。
陸孕于海,城育于江。天風浩浩,潮音激蕩遠浦;煙淼漭漭,波濤噴薄近塘。蔚然大觀,王維堪唱③。峰回水轉(zhuǎn),海移東方。樓建南宋,寄以瞭望;初名《海陽》,賦以遐想。明謂《望?!罚宸Q《鳴鳳》④。屢毀亂世,屢修國榮。今之惠筑,時之良逢。層檐疊角,勢若驚鴻;赤閣流丹,麗如彩鳳。崇階砌玉,繪梁畫棟;朱楹彤扉,曲徑盤通。前庭宏闊,側(cè)亭護中,東西雙珠,出水戲龍。后院集翠,佳木蔥蘢,五音繽紛,眾香浮動。門迎雕屏,范文記誦⑤。大廳海圖⑥,磅礴撼胸。循梯環(huán)上,披軒臨風;騁目八極,縱覽無窮。
若夫春晨如洗,云物俱凈。風徐徊而柳不驚,水縹碧而沉圓靈。彼岸桃艷,覆蓋緋云一片;參差廊亭,錯落立體畫屏。長橋臥于波粼,車馬喧于人盈;城聲起于阡陌,嵯峨顯于廈群?!拔逑唷睒湎?sup>⑦,拳劍舞動康?。晃臅们?sup>⑧,梅腔響徹園林;詩碑書苑,依稀游人比肩;宋城遺址,叟童嬉戲悠行。倚欄北眺,環(huán)河垂釣,閑影綽約,逸情何極。
至若夏夜妙處,瓊樓赫現(xiàn)。華燈溢美,霓虹煥爛。桂殿蘭宮,祥燁輝燦。旖旎城河,珠光映天。浮之鵲橋火樹,金蛇斗折炫閃;飄之瑤岸銀花,星漢琦麗斑斕。昭昭綽約兮,承日月之華筵;耿耿璀璨兮,耀風華之爛熳。畫舫往來,市民與客同醉登仙;歌臺翩躚,藝人和眾共歡娛宴。老街叫賣,此起彼落,疑是《上河圖》景垂前;湖畔儷影,三三兩兩,仿佛《桃花扇》中經(jīng)典。
四時物殊,無往不復;六合陰晴,總呈佳境。嗟夫!先哲茂德之舉,后輩弦歌沂詠,崢嶸千秋文史,當代子京圓夢。古之海天非見,神望之襟永動。仁者成其所仁,智者圓其所智。居野聊去俗慮,立朝先忘寵趣。澄懷天地綢繆,消融山水靈氣。舒卷自如,俯仰欣怡。此乃登斯樓一目之真諦也。
注釋:
①國學大師文懷沙題書:“江淮第一樓”。
②古海陵史稱吳陵楚地。
③唐開元詩人王維曾寫詩描述遠古泰州大海:“浮于淮泗,浩然天波。海潮噴于乾坤,江城入于泱漭?!?/span>
④望海樓建于南宋紹定二年(1229年),初名“海陽樓”。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重建,改稱“望海樓”。清嘉慶初年重修,又更名“鳴鳳樓”。
⑤新樓一樓序廳展列金漆雕屏,刻有原《人民日報》總編輯范敬宜撰寫的《重修望海樓記》。
⑥一樓大廳呈現(xiàn)泰州山水畫大家吳駿圣巨幅《滄海旭日》圖。
⑦五相:指北宋晏殊、范仲淹、韓琦、富弼、呂夷簡五位當朝宰相,均在泰州為政。今文會堂東側(cè)有連干五枝的紅果冬青樹,謂之“五相樹”。
⑧文會堂:北宋滕子京始建,時任泰州鹽監(jiān)范仲淹與滕子京、胡瑗、周益陽等在此吟詩唱和。范仲淹曾《書海陵滕從事文會堂》以記盛會。
2008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