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頭木偶戲唱起來,香醇米酒烳起來,煎米果子吃起來……11月28日至30日,贛州于都首屆客家烳酒文化藝術節(jié)盛大舉辦。為期三天的文化藝術節(jié),吸引了眾多民眾參觀體驗豐富的民俗活動。
于都首屆客家烳酒文化藝術節(jié),是由于都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指導,山語原生態(tài)庭院餐廳承辦。集合了眾多于都當地豐富民俗文化的活動,如烳酒點火儀式、打米炮、擂茶、燒米果、提線木偶戲表演。現場熱鬧非凡,民眾紛紛結伴相邀,來一起“回憶”過去的時光。
據悉,于都縣杖頭木偶戲,在明末清初就在民間盛行了,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杖頭木偶人物分老、中、青三種,共有各種木偶人物18—24個,既有老生又有武生,既有文官也有武官,還有普通百姓;既有老旦又有花旦和小旦或稱青衣;更有丑旦,俗稱丑角,又號“三花子”。曲調以楚劇曲調為主。演出順序:裝臺,開鑼,請八仙,謝禮。點劇目開演,咿咿呀呀,青煙裊裊。做、唱、念、打缺一不可,鼓、鑼、鈸、二胡、嗩吶、板胡、笛子匯合成一股停留在記憶里古老獨特的悠揚旋律。
現場一位老人,堅持了一輩子的提線木偶戲,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他80多歲仍然堅持演出,一唱就是三個小時,聲音依然洪亮。
現場可以看到,擂茶煮好,香飄四座,看客聞香后立馬伸碗索求,場面十分熱鬧。
(來源:鳳凰江西 謝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