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kuāng)
匡是形聲字,匚(fāng)為形,王為聲
匡(kuāng)又讀"qiang",有糾正、幫助和估算的意思。同時,還有姓氏即姓匡的,如東漢名人匡孝波等即是。此外,也有字頭前帶匡字的地名,如在安徽大別山區(qū)還有匡家莊。
基本解釋
1.糾正:~正
匡的書法2.救,幫助:~助
3.<方>估算:~算
4.同"眶",眼眶?!端貑枴び駲C真臟論》:"目匡陷";《素問·刺禁論》:"刺匡上陷骨中脈。"
5.匡字的意義解析:匡,由一個倒塌了一面墻的方框--口和一個王組成。方框--口,指一個封閉、獨立、安全的系統,如國家,當它的一面墻被推倒之后,說明這個系統受到了嚴重破壞,處于其內部的王的統治地位遭到威脅,隨時都有被推翻的危險,這時極需王的忠于者竭力保衛(wèi)其地位,所以匡具有挽救之意。
折疊編輯本段?詳細解釋
折疊名詞
(形聲。從匚(fāng),表示與筐器有關,王聲。本義:盛東西的方形竹器)
"筐"的古字。容器名〖basket〗。
匡,飯器,也。--《說文》
既齊既稷,既匡既勑。--《詩·
小雅·楚茨》
蠶則績而蟹有匡。--《
禮記·檀弓》
"框"的古字。邊框;圍子;框框〖frame〗
行人夜宿墻匡月。--韋莊《秦婦吟》
又如:匡子(框子)
"眶"的古字。眼眶〖orbit〗
刺匡上陷骨中脈,為漏為盲。--《素問》
春秋時齊國簡冊名〖bambooslips〗
《管子》有《大匡》、《中匡》、《小匡》三篇
螃蟹的背殼〖shell〗
海島有蟹,其匡宛具一人面。--《拜經樓詩話》
古地名〖Kuangtown〗
春秋時衛(wèi)地,在今河南省長垣縣西南
春秋時鄭地。在今河南省扶溝縣
山名,即江西省的廬山〖Lushanmountain〗。
折疊動詞
糾正,匡正〖correct〗
善則賞之,過則匡之。--《左傳·襄公十四年》
一匡天下。--《史記·貨殖列傳》
今范中行氏之臣,不能匡相其君。--《國語·晉語九》
又如:匡翊(濟世安邦的才能)匡言(匡正的言論);匡弼(匡正輔助);匡救(匡正挽救);匡翼(匡正輔助);匡邪(糾正邪惡)
拯救〖save〗
匡乏困,救災患。--《左傳·成公十八年》
公(袁可立)引咫尺之義折之。雖無所匡挽,而義形之意再見之矣。--明 黃道周《節(jié)寰袁公傳》
又如:匡危(拯救危難);匡立(拯救國家,建立大業(yè));匡攘(拯救國家,驅逐敵人);匡困(救助貧困);匡時(挽救艱危的時局);匡難(匡救國家的災難)
幫助;輔助,輔佐〖help;assist〗
上匡天子。--《三國志》
又如:匡濟之才(輔助、保全江山社稷的才能);匡輔(幫助;輔佐);匡君救國(扶助君王,輔佐國政);匡堯(輔佐明君)
彎曲〖bend〗
則輪雖敝不匡。--《周禮·考工記》
虧損〖loss〗
日困而還,月盈而匡。--《國語》
料定;料想〖expect〗
你就匡我養(yǎng)不住,生起外心來了。--《二刻拍案驚奇》
通"恇"??謶帧糵ear〗
年雖大殺,眾不匡懼。--《禮記·禮器》。鄭玄注:"匡,猶恐也。"
折疊形容詞
方正;端正〖upright〗
匡坐至夜分。--李白《贈何七判官昌浩》
又如:匡坐(正坐,端坐);匡士(正直的讀書人);匡床(文正寬大的床;安適的床);匡勑(正直謹慎)
安適〖comfortable〗。如:匡詠(安適吟詠)
折疊編輯本段常用詞語
中匡
一匡
壹匡
一匡天下
一匡九合
眼匡
楊虎圍匡
蟹匡
蟹匡蟬緌
析疑匡謬
畏匡
維匡
誰匡
順美匡惡
三匡欄
不匡
弼匡
跛匡
蠶績蟹匡
蟬緌蟹匡
戴匡
扶匡
濟世匡時
九合一匡
將順匡救
矯匡
靖匡
匡計
匡繼
匡教
匡救彌縫
匡諫
匡糾
匡建
匡救
匡濟
匡汲
匡矯
匡浪
匡戾
匡居
匡勵
匡懼
匡困
匡立
匡君
匡捄
匡勑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