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叔本華美學隨筆>論閱讀和書籍
 

無知只是在與財富結伴時才會丟人現(xiàn)眼。窮人為窮困和匱

乏所苦,對于他們來說,勞作代替了求知并占據(jù)了他們的全副

精神。相比之下,有錢、但無知無識的人卻只是生活在感官快

樂之中,跟畜生沒有什么兩樣,但這可是司空見慣的情形。另

外,這種有錢的無知者還配受到這樣的指責:財富和閑暇在他

們的手里不曾得到充分的利用,并沒有投入到使這兩者陡具極

大價值的工作中去。

在閱讀的時候,別人的思考代替了我們自己的思考,因為

我們只是重復著作者的思維過程。這種情形就好比小學生學寫

字——他用羽毛筆一筆一劃地摹寫教師寫下的字體。因此,在

閱讀的時候,思維的大部分工作是別人幫我們完成的。這就[15]

是為什么當我們從專注于自己的思想轉入閱讀的時候,會明顯

感受到某種放松。但在閱讀的時候,我們的腦袋也就成了別人

思想的游戲場。當這些東西終于撤離了以后,留下來的又是什

15

么呢?這樣,如果一個人幾乎整天大量閱讀,空閑的時候則只

稍作不動腦筋的消遣,長此以往就會逐漸失去自己獨立思考的

能力,就像一個總是騎在馬背上的人最終就會失去走路的能力

一樣。許多學究就遭遇到這種情形:他們其實是把自己讀蠢了。

這是因為一有空閑時間就馬上重新接著進行持續(xù)的閱讀,這對

精神思想的摧殘甚至更甚于持續(xù)的手工勞作,因為在從事手工

操作時,我們畢竟還可以沉浸于自己的思想之中。正如彈簧持

續(xù)受到重壓最終就會失去彈性,同樣,我們的頭腦會由于別人

思想的持續(xù)侵入和壓力而失去其彈性。正如太多的食物會搞壞

我們的腸胃并因此損害了整個身體,同樣,太多的精神食物會

塞滿和窒息我們的頭腦。這是因為我們閱讀得越多,被閱讀之

物在精神上所留下的痕跡就越少——因為我們此時的頭腦就

像一塊密密麻麻重疊寫滿了東西的黑板。這樣,我們就無暇重

溫和回想①,而只有經(jīng)過重溫和回想我們才能吸收所閱讀過的

東西,正如食物并非咽下之時就能為我們提供營養(yǎng),而只能在

經(jīng)過消化以后。如果我們經(jīng)常持續(xù)不斷地閱讀,在這之后對所

閱讀的東西又不多加琢磨,那這些東西就不會在頭腦中扎根,

其大部分就會失之遺忘。總的來說,精神營養(yǎng)跟身體營養(yǎng)并沒

有兩樣:我們咽下的東西真正被我們吸收的不及五十分之一,

其余的經(jīng)由蒸發(fā)、呼吸和其他方式消耗掉了。

另外,付諸紙上的思想總的來說不外乎就是在沙灘上走路

的人所留下的足跡。不錯,我們是看到他所走過的路,但要知

道這個人沿途所見之物,那我們就必須用自己的眼睛才行。[16]

16

我們并不可以通過閱讀有文采的作品而掌握這些文采素

質(zhì)——這些包括,例如,豐富的形象、生動的比喻和雄辯的說

服力;大膽直率或者尖刻諷刺的用語、簡潔明快或者優(yōu)美雅致

的表達;除此之外還有語帶雙關的妙句、令人眼前一亮的醒目

對仗、言簡意賅的行文、樸實無華的風格,等等。不過,觀摩

這樣的文筆卻可以引發(fā)我們自身已經(jīng)具備的這些潛在素質(zhì),使

自己意識到自己所具備的內(nèi)在素質(zhì);同時也了解到能夠把這些

素質(zhì)發(fā)揮到怎樣的程度。這樣,自己也就更加放心地順應自己

的傾向,甚至大膽發(fā)揮這些才能。從別人的例子,我們就可以

鑒別運用這些才能所產(chǎn)生出來的效果,并由此學習到正確發(fā)揮

這些才能的技巧。只有這樣,我們才實際擁有了這些才能。所

以,這是閱讀唯一能夠培養(yǎng)我們寫作的地方,因為閱讀教會了

我們?nèi)绾伟l(fā)揮和運用自身天賦能力的方法和手段——前提當

然始終是我們本身已經(jīng)具備這些天賦。但如果自身欠缺這些素

質(zhì),那無論怎樣閱讀也都于事無補——除了勉強學到一些死

板、僵硬的矯揉造作以外;以此方式我們就只成了膚淺的模仿

者。

為了我們眼睛的健康起見,衛(wèi)生官員應該監(jiān)察印刷字體的

大小,以防它們小于一定的限度。(我1818 年在威尼斯的時[17]

17

候,那種真正的威尼斯飾鏈還在有人制作。一個首飾匠告訴我:

那些制作微型飾鏈的匠人過了三十年以后眼睛就瞎了。)

正如地球的巖石層逐層依次保存著以往年代的生物軀殼,

同樣,圖書館的書架上也按照時間順序保存著以往年代的錯誤

觀點及其陳述——這些東西曾幾何時,就像那些以往年代的生

物一樣,活蹦亂跳、得意于一時,并且也確實造成了一定的轟

動。但現(xiàn)在它們卻化石般地一動不動地呆在圖書架上,也只有

研究古籍的人才會向它們打量一眼。

據(jù)希羅多德②所言,波斯國王澤克西斯一世眼看著自己一

望無際的大軍時不禁潸然淚下,因為他想到過了一百年以后,

這里面的人沒有一個還會活著。而看著那厚厚的出版物目錄,

并且,考慮到所有這些書籍用不了十年的時間就會結束其生命

——面對此情此景,誰又能不傷心落淚呢?

文字作品跟生活別無兩樣:在生活中我們隨便都會碰見不

[18]可救藥的粗鄙之人,到處都充斥著他們的身影——就像夏

18

天那些玷污一切的蒼蠅;同樣,數(shù)目龐大的壞書、劣書源源不

斷、層出不窮——這些文字作品中的雜草奪走了麥苗的養(yǎng)分并

使之窒息。也就是說,這些壞書、劣書搶奪了讀者大眾的時間、

金錢和注意力,而所有這些本應理所當然地投入到優(yōu)秀的書籍

及其高貴的目標中去。不少人寫作就是為了獲得金錢或者謀取

職位。所以,這樣寫出來的東西不僅毫無用處,而且是絕對有

害的。我們當今十分之九的文字作品除了蒙騙讀者,從其口袋

中摳出幾個銅子以外,再沒有別的其他目的。為此共同的目的,

作者、出版商、評論家絕對是沆瀣一氣、狼狽為奸。

那些多產(chǎn)的寫作匠、為面包而揮舞筆桿子的人所成功使用

的一個招數(shù)相當狡猾和低級,但卻效果顯著,時代的良好趣味

和真正的文化修養(yǎng)也難與之匹敵。也就是說,他們像玩弄木偶

般地牽引著有一定趣味的有閑公眾,訓練他們養(yǎng)成與出版物同

步的閱讀習慣,讓他們都閱讀同一樣的,亦即最新、最近出版

的東西,以獲得茶余飯后在自己圈子里的談資。那些出自一些

曾經(jīng)享有一定文名的作者,例如,斯賓德勒③、布爾瓦④、歐仁·蘇

⑤等的劣質(zhì)小說和差不多性質(zhì)的文章也都是服務于同樣的目

的。既然文學藝術的讀者群總是以閱讀那些最新的作品為己任

——這些粗制濫造的東西是極為平庸的頭腦為了賺錢而作,也

正是這一原因,這一類作品可是多如牛毛——而作為代價,這

些讀者對于歷史上各個國家曾經(jīng)有過的出色和稀有的思想著

作也就只知其名而已,那么,還有比這更加悲慘的命運嗎?!

尤其是那些文藝雜志和日報就更是別有用心地搶奪了愛好審

美的讀者的時間——而這些時間本應投入到真正優(yōu)美作品中

去,以[19]修養(yǎng)和熏陶自己,而不是消磨在平庸之人每天都在

19

推出的拙劣作品上面。

因為人們總是閱讀最新的,而不是所有時代中最好的作

品,所以,作家們就局限于時髦和流行觀念的狹窄圈子里,而

這個時代也就越發(fā)陷入自己的泥潭之中。因此,在挑選閱讀物

的時候,掌握識別什么不應該讀的藝術就成了至為重要的事

情。這一藝術就在于別碰那些無論何時剛好吸引住最多讀者注

意的讀物——原因恰恰就是大多數(shù)人都在捧讀它們,不管這些

是宣揚政治、文學主張的小冊,抑或是小說、詩歌等。這些東

西轟動一時,甚至在其壽命的第一年同時也是最后的一年竟然

可以多次印刷。并且,我們必須牢記這一點:那些寫給傻瓜看

的東西總能找到大群的讀者;而我們則應該把始終是相當有限

的閱讀時間專門用于閱讀歷史上各個國家和民族所曾有過的

偉大著作——寫出這些著作的可是出類拔萃的人,他們所享有

的后世名聲就已表明了這一點。只有這些人的著作才能給我們

以熏陶和教益。

壞的東西無論如何少讀也嫌太多,而好的作品無論怎樣多

讀也嫌太少。劣書是損害我們精神思想的毒藥。

閱讀好書的前提條件之一就是不要讀壞書,因為生命是短

暫的,時間和精力都極其有限。

人們寫出了評論古代的這一位或者那一位偉大思想家的

文章、書籍,讀者大眾就跟隨著捧讀這些東西,而不是那[20]

20

個思想家的著作。原因在于大眾只愿意閱讀最新印刷的東西,

并且,“相同羽毛的鳥聚在一起。”這樣,對于讀者大眾來說,

當今的某一乏味、膚淺的頭腦所寫出的沉悶、嘮叨的廢話比偉

大思想家的思想更加親切也更有吸引力。我很感激自己的好

運,因為在年輕的時候我就有幸看到施萊格爾⑥的這一優(yōu)美格

言——從那以后,這一格言就成了我的座右銘:

認真閱讀真正的古老作品,

今人對它們的評論并沒有太多的意義。

啊,各個平凡庸常的頭腦是多么的千篇一律!他們的思想

簡直就是出自同一個模子!同一樣的場合讓他們產(chǎn)生的只是同

一樣的想法!除此之外,還有他們那些卑微、渺小的目的和打

算。這些小人物不管嘮叨些什么毫無價值的無聊閑話,只要是

新鮮印刷出版,傻乎乎的讀者大眾就會追捧它們,而那些偉大

思想家的巨作卻靜靜地躺在書架上,無人問津。

讀者大眾的愚蠢和反常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因為他們把各

個時代、各個民族保存下來的至為高貴和稀罕的各種思想作品

放著不讀,一門心思地偏要拿起每天都在涌現(xiàn)的、出自平庸頭

腦的胡編亂造,純粹只是因為這些文字是今天才印刷的,油墨

還沒干透。從這些作品誕生的第一天起,我們就要鄙視和無視

它們,而用不了幾年的時間,這些劣作就會永遠招來其他人同

樣的對待。它們只為人們嘲弄逝去的荒唐年代提供了笑料和話

題。[21]

21

無論何時,都有兩種并行發(fā)展、但卻互不相干的文字作品:

一種是貨真價實的,另一種則只是表面上這樣。前者漸變而成

永恒的作品。在這一方面努力的人是為科學或者文藝而生的

人;他們執(zhí)著認真、不作張揚、但卻步子極為緩慢地走在自己

的道路上。而在歐洲一個世紀也產(chǎn)生不了十來部這樣的作品,

但這些作品卻能持久存在。另一類文字作品的追隨者卻是以科

學或者文藝為生;他們躍馬揚鞭,伴隨著他們的是利益牽涉其

中的人所發(fā)出的喧嘩和鼓噪。每年他們都會把千萬本作品送進

市場。但用不了幾年的時間,人們就會發(fā)問:這些作品現(xiàn)在在

哪兒了?那些人所享有的早熟和轟動一時的名聲現(xiàn)在又到哪

兒去了?所以,我們可以把這一類的文字作品形容為流水般的

一去不返,而前一類的文字作品則是靜止、常駐的。

10

如果在買書的同時又能買到閱讀這些書的時間,那該有多

好!但是,人們經(jīng)常把購買書籍錯誤地等同于吸收和掌握這些

書籍的內(nèi)容。

期望讀者記住他所讀過的所有東西就等于期望他的肚子

留住他所吃過的所有食物。食物和書籍是讀者在身體上和精神

上賴以為生的東西,這些使他成了此刻的樣子。但是,正如[22]

人的身體只吸收與身體同類的食物,同樣,每一個人也只記住

22

讓他感到興.趣..

.的事情,亦即與他的總體思想或者利益目標相

符的東西。當然,每個人都會有他的利益目標,但卻很少人會

有近似于總體思想的東西。所以,人們對事情不會有客觀的興

趣,他們所讀的東西因此原因不會結出果實:因為他們留不住

所讀過的任何東西。

“復習是學習之母?!泵恳槐局匾臅急仨氁粴夂浅?/span>

連續(xù)讀上兩遍。原因之一是在閱讀第二遍的時候,我們會更好

地理解書中內(nèi)容的整體關聯(lián),而只有知道了書的結尾才會明白

書的開頭;原因之二就是在第二次閱讀的時候,我們的心境、

情緒與在第一次閱讀時已經(jīng)有所不同。這樣,我們獲得的印象

也會不一樣。情形就好比在不同光線之下審視同一樣的物體。

一個人的著.作.是這一個人的思想精.華.。所以,盡管一個人

具有偉大的思想能力,但閱讀這個人的著作總會比與這個人的

交往獲得更多的內(nèi)容。就最重要的方面而言,閱讀這些著作的

確可以取代、甚至遠遠超過與這個人的近身交往。甚至一個才

具平平的人所寫出的文字也會有一定的啟發(fā)意義,能夠給人以

消遣并值得一讀——原因正在于這些東西是他思想的精.華.,是

他所有思考、研究和學習的結果;而與這個人的交往卻不一定

能令人滿意。因此,與某些人的交往無法給予我們樂趣,但他

們寫出的作品卻不妨一讀。所以,高度的思想修養(yǎng)逐漸就會使

我們完全只從書本、而不是具體的個人那里尋找消遣和娛樂。

沒有什么比閱讀古老的經(jīng)典作品更能使我們神清氣爽的

了。只要隨便拿起任何一部這樣的經(jīng)典作品,讀上哪怕是半[23]

個小時,整個人馬上就會感覺耳目一新,身心放松、舒暢,精

神也得到了純凈、升華和加強,感覺就猶如暢飲了山澗巖泉。

23

這到底是因為古老的語言及其完美的特性,還是因為這些古典

作家保存在著作里的偉大思想歷經(jīng)數(shù)千年仍然完好無損,其力

度也不曾減弱分毫?或許兩種原因兼而有之吧。但是,這一點

是肯定的:人們一旦放棄了學習古老語言——現(xiàn)在就存在這種

威脅——那新的文字作品就將前所未有地充斥著膚淺、粗野和

沒有價值的涂鴉文字。尤其是德語這一具有古老語言不少優(yōu)秀

特質(zhì)的語言,現(xiàn)在就正受到“當代今天”的拙劣文人有步驟的

和變本加厲的破壞和摧殘;這樣,越加貧乏和扭曲的德語也就

逐漸淪為可憐的方言和粗話。

我們有兩.種.歷.史.:政.治.的歷史和文.學.、藝.術.的歷史,前者

是意.欲.的歷史,后者則是智力的歷史。所以,政治的歷史從頭

到尾讀來讓人擔憂不安,甚至是驚心動魄。整部這樣的歷史無

一例外都是充斥著恐懼、困苦、欺騙和大規(guī)模的謀殺。而文學、

藝術的歷史卻讀來讓人愉快和開朗,哪怕它記錄了人們曾經(jīng)走

過的彎路。這種智力歷史的主要分支是哲學史:它是智力歷史

的基本低音,其發(fā)出的鳴響甚至傳到其他的歷史中去,并且,

在別的歷史中也從根本上主導著觀點和看法。所以,正確理解

的話,哲學也是一種至為強大的物質(zhì)力量,雖然它作用的過程

相當緩慢。

11

對于世界歷史來說,半個世紀始終是一段長的時期,因為

[24]它的素材源源不斷,事情永遠都在發(fā)生。相比之下,半個

24

世紀并不會為文字寫作的歷史帶來多少東西,因為什么事情都

不曾發(fā)生——濫竽充數(shù)者的胡來跟這種歷史卻是毫無關系。所

以,五十年過去以后,我們?nèi)匀皇窃靥げ健?/span>

為把這種情形說明清楚,我們可以把人類知識的進步跟一

顆行星的軌跡相比,而在取得每一次顯著進步以后,人類通常

很快就會步入彎路— 這我們可以用托勒密周轉線

Ptolemaische Epicykeln)表示。在走完每一圈這樣的周轉線

以后人類重又回到這一周轉線的出發(fā)點。但那些偉大的思想者

卻不會走進這些周轉線——他們的確引領人類沿著行星的軌

道前行。由此可以解釋為何獲得后世的名聲經(jīng)常必須是以失去

同時代人的贊許為代價,反之亦然。

與事物這種發(fā)展過程相關的事實就是大約每過三十年,我

們就可看到科學、文學或者藝術的時代精神宣告破產(chǎn)。也就是

說,在這一段時間里,種種的謬誤越演越烈直至最終被自己的

荒謬所壓垮,而與這些謬誤對立相反的意見與此同時卻增強了

聲勢。這樣,情形就發(fā)生了變化,但接下來的謬誤卻經(jīng)常走向

了與這之前的謬誤相反的方向。這些事實正好為文學史提供了

實際的素材,以表現(xiàn)事物發(fā)展過程中的周期性反復。但文學史

卻偏偏沒有著意這方面的素材。

與我所描述的人類進步軌跡互相吻合的是文.字.寫.作.的.歷.

史.:其大部分的內(nèi)容不外乎陳列和記錄了眾多早產(chǎn)、流產(chǎn)的文

字怪胎。而為數(shù)不多的自降生以后成長起來的作品卻用不著在

這一歷史中尋找,因為這些作品永遠鮮活、年輕地存留人間,

我們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碰見這些不朽之作。只有這些作品才

唯一構成了我在上面已經(jīng)討論的、屬于真.正.的文字作[25]品;

25

而記載這些的歷史包含的人物并不多。這一歷史我們是從有思

想文化修養(yǎng)的人的嘴里,而不是首先從教科書的大綱和簡編中

了解到的。

但我希望將來有朝一日有人會編寫出一本文.學.的.悲.慘.史.

——這將記錄下那些傲慢炫耀本民族偉大作家和藝術家的各

個國家,在這些人物在生之時,究竟是如何對待他們的。這樣

一部悲慘歷史必須讓人們注意到:所有真正的、優(yōu)秀的作品無

論在哪個時候、哪個地方都要與總是占據(jù)上風的荒唐、拙劣的

東西進行沒完沒了的惡斗;幾乎所有真正的人類啟蒙者、幾乎

所有在各個學問和藝術上的大師都是殉道者;除了極少數(shù)的例

外,這些非凡的人物都在貧困苦難中度過自己的一生,既得不

到人們的承認和同情,也沒有學生和弟子,而名聲、榮譽和財

富則歸于在這一學科中不配擁有這些東西的人,情形就跟以掃

的遭遇⑧一樣:長子以掃為父親捕獵野獸,他的孿生弟弟雅各

卻在家里穿上以掃的衣服騙取了父親的祝福。但是,盡管如此,

那些偉大人物對其事業(yè)的摯愛支撐著他們,直至這些人類教育

家的苦斗終于落幕——長生不朽的月桂花環(huán)此時向他們招手

了,這樣的時分也終于敲響了:

沉重的鎧甲化為翅膀的羽毛,

短暫的是苦痛,恒久的是歡樂。

——席勒《奧爾良的年輕太太》

[26]

26

事實上,不間斷和大量閱讀新的東西只能加速忘記在這之前所閱讀過的

東西。

羅多德(前484~前425):希臘歷史作家?!g者

卡爾?斯賓德勒(17961855):德國歷史消遣小說作家?!g者

利頓?布瓦爾伯爵(18031873):英國小說家和政治家?!g者

歐仁?蘇(18041857):法國小說家,其著名作品為《巴黎的秘密》。

——譯者

卡爾?施萊格爾(17721829):德國語言學家、美學家、文學史家?!?/span>

—譯者

Interesse"一詞同時兼有“興趣”和“利益”的意思?!g者

這一典故見于《舊約全書》(創(chuàng)世記)第27 章。——譯者[27]

27__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叔本華:讀書與書籍
走近大家錢鐘書的“化境”說
書海編舟記
書籍不會消亡,仍將與時代發(fā)生共振
關于讀書的一些思考
3?、書是促進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鑿石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