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上這個題目時,心中有點難過,不為別的,只因此老母親是我的姑媽,更應(yīng)為她的三個兒子的舉動。
父親頭幾天打電話給我,說我的姑媽去世了,只不過是上吊死了的。聽此消息,除去震驚,難過外,我想不出其它什么來,但以前姑媽的點點滴滴的往事,還是一件件浮上心來。
姑媽今年已八十一歲了,按家里的說法,已是高壽了。姑媽育有三男一女,姑父是個相當老實的農(nóng)家人,所以只知道做農(nóng)活,說話有點木納,所以在家中,事情大多是姑媽說了算,同時姑媽也是一個要強的人,性格也快,嘴吧又不饒人,所以也常得罪人,用我們農(nóng)村人的話說,不得人緣。
小時候,很少去姑媽家,因為她家在大柳巷,就是現(xiàn)在的泗河鄉(xiāng)吧。那里的環(huán)境真的很美,河流環(huán)繞,樹木成陰,是個相當適宜人生活的地方。偶爾去她家,也是暑假里的時間,呆的時間也不長,因為姑媽家生活也不易,所以那個時候,因為讀書,我們家也很窮,所以窮親戚之間的交往,或許也是平淡的較多。所以對于姑媽的記憶,說實話,因為走動的不多,所以親情的感覺是乎少了許多。
再來說說姑媽家的三子一女,大兒子是正常的娶妻生子,話題不多,到了二兒子和三兒子時,卻遇到了困難。因為家窮,加上這二兄弟長相一般,所以到了成婚的年紀時,卻一直沒有合適的。最后,不得已,姑媽用她最小的一個女兒,用了農(nóng)村最悲催的方法,換親!而這個換親,卻涉及到三個家庭,不是二個家庭,具體怎么個換法我是沒搞明白,但總之,最后結(jié)局,是這二個兒子都找到了老婆,小女兒當年也只有十八歲吧,為了二個哥哥,嫁人了事。說一說這換回來的二個媳婦,二媳婦也是正常的人,除去不孝順老人外,其它沒有什么說的,倒是這個三媳婦,卻是一個殘疾人,小時候患過小兒麻痹癥,所以腿腳不利索,但這個女人,卻是三個媳婦中最講道理的一個人,對老人是沒話可說的。
這些話,都是點點滴滴的從家人口中得知的,因為長年在外。孩子成家后,按農(nóng)村的習(xí)俗,個個分家另過了,所以姑媽和姑父一起過,后來,姑父年事已高,去世了,姑媽只有一個人過了。年紀大的姑媽最可憐,因為孩子大多也是生活的不太好,但最重要的一點,孝順的孩子不多,所以姑媽一個人過日子,沒有能力生活,只有三家輪流吃飯,就是到點了就去輪到那家的去吃;可是姑媽一次不小心,把腿摔斷了,走路更難了,所以,三家人采用送飯吃,一家十天一輪流送到姑媽的庵中。說說那個腿腳不利索的媳婦,下雨天,一支手端著碗,由于路滑,人都摔倒在地,那碗飯卻牢牢的端在手中!其它二家,情況卻就不太好了,想起來就去送一下,想不起來或忙其它事情了,說不定會忘記了。姑媽又不能走動,這種情況,或許是有種生不如死的感覺,所以才發(fā)生了,姑媽上吊去世的事實!
父親和大伯接到消息,看了情況也無可奈何,因為姑媽已去了,并且姑媽也已有八十一歲高壽了,所以沒有多說什么,只說好好的辦后事吧!這三個兒子這個時候也沒說什么,每人出了5000塊錢,給老人辦傷事,也請了喇叭。我一直不明白的事情,就是家鄉(xiāng)老人去世,要請喇叭吹吹打打的,如果說是風(fēng)俗,也沒關(guān)系,但吹的內(nèi)容現(xiàn)在卻大多是喜慶的音樂。
最可恨的事情發(fā)生在后來,姑媽火化后,并且也下地了,這三個兄弟卻買了六百多塊錢的焰花,準備放。父親一開始沒看明白,后來知道是準備放焰花時,發(fā)了脾氣,說你們?nèi)值芩懒死蠇屖遣皇呛芨吲d啊,這下沒有負擔(dān),該好好的放焰花慶祝,是嗎?這三兄弟被老舅罵得無言以對,說現(xiàn)在時興這個!父親說,我不管你們時興不時興,要放焰花慶祝,等我走了以后隨便你們放,我在這里的時候,你們不許放!這三兄弟很尷尬的說不放了,馬上把焰花退了。
寫到這里,心里除去難過,不知還能用什么來形容。人生在世,草木一秋,人都有離開人世的那一天,采用何種方式離開,這個就說不清了。作為子女,對老人最起碼的要孝順,這是中華的傳統(tǒng)美德,但這個傳統(tǒng)美德,卻大多被世人所遺忘了,特別是農(nóng)村的老人,老了時候,失去了生活能力,所謂的養(yǎng)兒防老,誰知道養(yǎng)了三個白眼狼!
在這個初冬的冬天,外面有點冷,但心中更冷,不為別的,就為了這個難過的現(xiàn)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