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世界的十大地理思想》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如果你想更好地了解地理學家在幫助人類理解我們生活的世界方面作出了哪些貢獻,那么這絕對是一部不容錯過、精彩絕倫的著作。書中講述了一個個關于成功的故事:富有挑戰(zhàn)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地理學家不斷深化對世界的認識。”
——愛德華·弗納爾德(Edward A. Fernald)美國地理教育全國委員會前主席、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地理學教授
“這是一本對現(xiàn)代地理學主題說明深入淺出、論述精妙的好書?!?nbsp;
——里薩·帕姆(Risal Palm)俄勒岡大學文理學院院長、地理學教授
編者:(美國)蘇珊·漢森
~蘇珊·漢森(Susan I'~~IISOIi)是克拉克大學(Clark University)地理學教授,米德爾布里學院(Middlebury College)的研究生,她作為和平軍團的志愿者在肯尼亞服務九年后于西北大學(Northwestern)獲得地理學博士學位。她在性別與勞動力市場、城市活動格局等方 面著述頗豐。最近出版了《性別、工作和空間》(Gender,Work and Space),該書系與杰拉爾迪·普拉特(Geraldine.Pratt)合著。漢森 教授是經(jīng)濟地理的兩位主編之一,《美國地理學家協(xié)會年刊》和《職業(yè) 地理學家》的前主編,目前仍是其他五種雜志的編委會成員。她是美國地理學家協(xié)會的前理事長,美國科學促進會成員、前古根漢姆(Guggenheim)研究員、美國地理學家協(xié)會榮譽獎獲得者。漢森教授目前是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主任委員會成員、社會科學聯(lián)合會和國 家地理信息分析中心委員、美國地理學家協(xié)會大學地理委員會共同主席之一,正領導的一個項目旨在促進本科導論課程開發(fā)和傳播積 極有效的學習模塊。~
序
蘇珊·漢森
導言:改變世界的十大地理思想
第一部 分世界的表達
第一章 地圖論
第二章 天氣圖:用電子通信預報大氣的地理學
第三章 地理信息系統(tǒng)
第二部分 作為人類家園的世界
第四章 人類調(diào)適
第五章 水量平衡氣候?qū)W
第六章 人類對地球的改變
第三部分 相互聯(lián)系的萬千世界
第七章 空間組織及相互依賴
第八章 蜂窩狀的正六邊形結構:中心地理論
第九章 城市群:未來即是現(xiàn)在
第四部分結語
第十章 地方感
作者簡介
索引
譯后記
這里呈獻給讀者的是美國地理學家聯(lián)合會組織編寫的《改變世界的十大地理思想》,完成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時任美國地理學家聯(lián)合會主席的蘇珊·漢森教授在學會年會討論的基礎上,組織她的學會同事們一一在大學任教的教授們——進行了這一非常有意義的工作。學者們以廣闊的視角透過時間“隧道”,闡述了地理學思想的形成及其在地理學“圈子”外如何發(fā)揮了重大影響。書中以豐富的資料和地理思維邏輯闡述了地理學家的偉大科學成就,指出了這些成就的社會影響已經(jīng)大大超出了地理學專業(yè)的范疇。這些地理學思想是由地理學家發(fā)現(xiàn)、率先闡述并逐漸進入社會生活從而影響世界的,而這又進一步推動地理學的發(fā)展。
全書分成四組內(nèi)容,即“世界的表達”、“作為人類家園的世界”、“相互聯(lián)系的萬千世界”,加上作為結尾的“結語”,系統(tǒng)地闡述了改變世界的十大地理思想。是文集,但實質(zhì)上不是彼此較少關聯(lián)甚至彼此分割的論題,而是一個相當完整的理論體系。因此,這是真正的理論著作。作者們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各種學科同時作出各種各樣貢獻的態(tài)勢中,從較長的時間尺度和較大的空間尺度內(nèi),梳理總結出地理學和地理學家們的貢獻及這些貢獻對于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意義。
本書的對象是地理學的“新來者”和那些“非地理讀者——高中學生、大學新生或那些不想上大學而沒有機會接觸地理的人”。為什么要翻譯這本為地理系的新生和非地理學者寫的書?這要從我自己選擇地理學專業(yè)的經(jīng)歷說起。
那是上世紀70年代末,當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我一看是地理系就傻了眼,我從來沒有報過地理專業(yè),我甚至都不知道大學里還有學地理的。是不是搞錯了?我填的是物理專業(yè)??!物理和地理只一字之差。我將我的疑問告訴班主任,他聽后大笑,說大學里有地理系,屬于理科。
帶著滿腹的疑問,我走進了大學的校門。第一學年的課程仍然是數(shù)學、物理、化學、英語、政治、體育。專業(yè)課只有地圖與測量、地球概論,專業(yè)老師大概知道我們的心理,盡量介紹一些數(shù)學公式,使我們覺得與高中沒有什么差別。從第二學年開始,就進入了專業(yè)的“噩夢期”。地質(zhì)、地貌、氣象與氣候、水文地理、植物地理等已經(jīng)與數(shù)理化漸行漸遠,后來的人文地理導論、中國自然地理、中國經(jīng)濟地理、世界自然地理、世界經(jīng)濟地理等這些描述性的課程,更是與我想象的理科完全不一樣,心中的波動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