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馮璠 周楚茵 揚州發(fā)布記者 張慶萍 文/視頻
這段時間,紀錄片《素食行者》熱播,且不論明星推廣素食是科學還是炒作,到底怎樣吃才會健康?今天,記者進行了相關采訪。
42歲女士常年吃素仍患上脂肪肝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提高,很多人特別是一些注重身材、追求苗條美的女性,完全吃素或者經常吃素已成了日常的飲食習慣。但素食習慣帶來的未必是健康,市區(qū)42歲的王女士(化名)數年吃素,粗糧、豆制品、蔬菜、水果是她常吃的食物,可令她沒有想到的是,近期體檢,王女士竟被查出了脂肪肝。身邊的親友也覺詫異,一個有著苗條身材,常年吃素不吃葷的人,怎么也會和大腹便便的人一樣患上脂肪肝?
對此,蘇北醫(yī)院北區(qū)醫(yī)院(市二院)三級公共營養(yǎng)師、三級健康管理師凌紅解釋,飲食結構不合理造成的營養(yǎng)不良,也是脂肪肝的一個重要原因。人體的白蛋白合成減少,不得不動用和分解脂肪組織,大量脂肪酸從脂肪組織中釋放進入肝臟,這種脂肪在肝臟中不易被分解,久而久之,肝臟中的脂肪堆積過多,如不能及時轉運出去,就形成了脂肪肝。如果脂肪攝入少,必定會讓人吃更多的主食,以滿足飽食的感覺。但是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超過了人體代謝的需要量,就會轉化為脂肪而沉積于肝內,如不能及時運出,也會引起脂肪肝。
完全長時間吃素對身體健康有影響
記者隨機采訪發(fā)現,對相當多吃素的人而言,王女士的經歷或許是個例?!俺运馗紫?,也不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币运厥碁橹鞯睦钆浚ɑ┱f。
凌紅認為,吃素通常是指不吃動物性食物,吃素的好處有很多,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發(fā)生風險,可能會減少患癌癥發(fā)病風險,預防便秘,以及避免肉類食物來源的寄生蟲感染等,但是如果長期吃素,營養(yǎng)元素失調,不利于身體的生長發(fā)育和新陳代謝。
凌紅介紹,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主要體現三個方面:一、長期素食,容易導致優(yōu)質蛋白質和脂肪攝入不足,還有鈣、鐵和維生素B族等微量元素的攝入不足,會營養(yǎng)元素失調,繼而容易導致抵抗力下降;二、長期吃素,鈣離子的攝入不足,由此容易發(fā)生骨質疏松、骨折的風險;三、經常食用素食會導致人體缺乏維生素,容易患上夜盲癥、佝僂病等疾病。
凌紅提醒,如果選擇素食,為了保證營養(yǎng)均衡,彌補蛋白質的攝入量,蛋類和奶類仍然要正常食用。大豆及豆制品是素食者重要的優(yōu)質蛋白質來源,而且最好選擇發(fā)酵豆制品,均衡飲食才能吃出健康。
專家建議
健康來自膳食平衡
吃什么,如何吃,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凌紅表示,《2021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給出了確切的答案?!吨改稀方ㄗh:一、強調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結構,增加全谷物的消費,減少精白米面的攝入。在保證充足蔬菜的攝入下,強調增加深色蔬菜,增加新鮮水果。增加富含蛋白質的豆類及其制品。二、優(yōu)化動物性食物消費結構。改變較為單一的以豬肉為主的消費結構。增加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水產品類。低脂奶類及其制品的攝入。適量攝入蛋類及其制品。三、保證膳食能量來源和營養(yǎng)素充足。四、進一步控制油、鹽攝入。五、控制糖攝入,減少含糖飲料消費。六、杜絕食物浪費,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
對于人們生活的一日三餐,凌紅列了一個詳細的膳食清單:第一類,谷類為主,薯類適量, 每天250-400g。第二類,餐餐有蔬菜,300-500g,每天5種以上,新鮮深色葉菜占一半;第三類,天天吃水果,200-350g;第四類,適量、優(yōu)選的魚禽肉蛋、豆制品和菌菇類食物,動物性食物120-200g;第五類,一天一杯奶,鮮奶300g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