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往敦煌“取經”的所有大畫家中,潘絜茲是受其影響最深遠且吸收創(chuàng)新最成功者之一。有文章是如此評價潘絜茲先生:
“中國歷代人物繪畫淵源有自,魏晉以降以迄晚清堪稱名家巨匠輩出,顧愷之、吳道子、閻立本、李公麟、陳老蓮、任伯年,乃至民國則有陳少梅、徐燕蓀、劉凌滄諸人接續(xù)前賢,開創(chuàng)近代工筆人物繪畫之別樣新風。及至潘絜茲先生一出,則在吾國傳統(tǒng)之工筆白描人物技法之基礎上,取資借鏡于敦煌莫高窟壁畫、太原晉祠宋塑、西洋油畫技法乃至日本浮士繪畫風,廣收博取并兼采眾長,并施以重彩五色,繼往開來、借古開今,遂形成了自身獨樹一幟之工筆重彩人物畫風并自成一大家,于當代中國畫壇可稱居功至偉?!?/span>
——(張詠《潘絜茲先生繪畫精神管見》)
潘絜茲一生輾轉南北東西,馳騁抗日戰(zhàn)場,數度生命危機,不計個人得失,自覺肩負工筆重彩畫復興使命,在創(chuàng)作中融合傳統(tǒng)工筆和壁畫技法,吸收西畫所長,形成了工整細密、設色明麗典雅的個人風貌;舉辦過34次以上個人畫展,多次慷慨捐贈成批精品畫作;堅持不懈組織中國畫學會活動,孜孜培養(yǎng)數代青年畫家;出版過敦煌學、美術史、美術約20種專著,還發(fā)表過大量美術評論;對中國傳統(tǒng)工筆重彩繪畫藝術的研究、繼承和復興、發(fā)展,對敦煌學的發(fā)展,都作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