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美的中小學實行的是鼓勵誘導式教育。從學前班開始,孩子就是在快樂的游戲中學習知識,這可以說是一種自由主義教育傳統(tǒng)。 加拿大幼兒園教學內(nèi)容比較簡單,學生每天到校后,就是做游戲、畫畫、唱兒歌、講故事,做手工等。進入學前班之后,教學內(nèi)容會多一些,更加注意英語單詞和數(shù)字方面的學習,但是不會像中國一樣以記憶為主,而是更注重聽與說的能力。他們認為,讓學生學會描述和講解,比單純記憶和背誦更有利于孩子成長,能提高他們的想象和表達能力。 安東是在加拿大上的幼兒園,每天早上都是哭著鬧著賴在門口不肯走,任憑姥姥怎么哄都不行。姥姥說老這樣可不行,你們別折騰我了,讓孩子回來吧,反正那個幼兒園上不上都無所謂。我笑著說:“這回不能聽您老的了,就是再鬧,我也要把他送去。天天在家和您‘京片子’來,‘京片子’去,什么時候能開口說英語啊?”于是強拉硬拽地把安東送進了幼兒園。 那家幼兒園設(shè)在教堂里,全部用英語教學,既可以上全天班,也可以上半天班。因為顧及姥姥對孫子的疼愛,我開始只讓安東上半天班,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他學得很慢,依賴性太強。每天上午去了幼兒園就盯著時鐘看,就等中午姥姥來接他。為了讓他學會獨立,提高英文水平,我狠下心腸把他轉(zhuǎn)到全天班去,小家伙的進步果然快了。后來想想,咱們中國“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俗語還是有一點道理的,在孩子教育的問題上有時需要狠狠心。 加拿大這里的教學理念就是讓孩子們開開心心地玩,在玩的過程中學習。一次我去學校接安東,看到走廊的墻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手工藝品。這是學生入學一百天時,老師要求小朋友從家里帶來一百個一樣的小物品,先教他們用自己帶來的物品數(shù)到一百,然后教他們學習做手工。有的小朋友用一百塊餅拼成一面國旗,有的用一百個盒子做成一個城堡,在做手工的過程中學會數(shù)數(shù),勝過枯燥無味的強迫記憶。我記得我那時教安東寫了一百個漢字,老師對同學說這些“小蝌蚪”就是中國的書法藝術(shù),把小安東高興得上躥下跳。 安東上了小學后膽子就大了很多,語言交流也不成問題了。安東所在的小學每周五都會有很多家長給孩子送各種玩具甚至寵物。學校在周五設(shè)置了一門叫做“Show and Tell”的課,這是一種要求低年級學生學習現(xiàn)場描述和說明的實踐課。每個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愛好,向同學和老師展示自己最心愛的東西,并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對這些東西作出表述。一個班級一二十個學生,每個學生所喜愛的東西一般都不同;即使是同樣的東西,其中的故事也不一樣,課堂內(nèi)容自然豐富生動多了。 一次,安東要向大家講述他與姐姐共同飼養(yǎng)的小白鼠的故事。孩子母親中午專門開車用特制的籠子把那只小白鼠送到學校。在課堂上,安東面對幾十位同學、家長和老師,用一口流利的英語講述他和姐姐是如何領(lǐng)養(yǎng)這只小白鼠,平時怎么飼養(yǎng),每天陪小白鼠玩什么游戲,小家伙出色的發(fā)言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在北美學校學習的學生,不僅在班內(nèi)學習小組中要善于合作與發(fā)言,在年級和學校定期舉辦的演講比賽中,也要敢于當眾演說。安琪、安東在上Colling-wood學校時,學校有一個傳統(tǒng)的公共演講比賽,從一年級開始一直到高年級,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加。低年級限時一分鐘,高年級限時三分鐘,上下不能超過15秒,每次演講都有老師專門看秒表嚴格控制時間。演講內(nèi)容大致分為三類:一類近似說明,向聽眾推介自己最喜愛的活動或物品;一類近似敘事,向聽眾講述自己最難忘的動人經(jīng)歷;一類近似幽默,主要以滑稽可笑的內(nèi)容和動作吸引聽眾。學校鼓勵家長和親朋好友前來為學生的演講比賽充當觀眾,這樣使得學生們能真正體會到什么是公共演講。每次班級演講會選出前三名優(yōu)秀選手參加年級的演講比賽,然后再選出優(yōu)勝者參加全校的演講。 只要我沒有太重要的事,我都去參加安琪、安東的演講比賽。由于時間限制,要想在演講比賽中脫穎而出,必須事前做好充分而精心的準備。我時常鼓勵和啟發(fā)孩子們尋找好的演講題材,并從演講內(nèi)容的擬定以及演講表情、動作、聲調(diào)的配合上,給予他們指導。每次孩子們準備好了,都會在全家人面前演練一番。當我坐在臺下看著臺上演講的孩子們時,覺得他們大有競選州長、總統(tǒng)的架勢。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講究的是君子“敏于行,納于言”,且多數(shù)時候都是“槍打出頭鳥”,很多人都不善言辭,不敢言辭。中國一些政府官員和企業(yè)領(lǐng)導任何時候都離不開講稿,一張口就是官話、套話、空話甚至廢話,很不適用于需要交流和溝通的當今世界。而國外學校這種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培養(yǎng)學生公共演講能力的做法就非常可取。其實一個優(yōu)秀的演說家并不是天生的,后天好的鍛煉環(huán)境和文化氛圍更為重要,中國孩子的溝通能力也可以通過這方面的訓練得到加強。真希望我們中國的孩子,未來也像經(jīng)??匆姷膰庹賳T或企業(yè)高管那樣,談起話來滔滔不絕,雄辯有詞,個個是優(yōu)秀的演說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