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朝佛教藝術傾向于漢化與南朝風格,褒衣博帶與秀骨清像是核心特征。東西魏與北周、北齊時期,鮮卑舊貴族掌權,外來風影響更加強烈。隋代結束了南北朝長期分裂的政治格局,拉開了佛教造像藝術全新燦爛的序幕。梁思成先生將北魏佛教造像視為“幼稚期”,北齊為“過渡期”,而隋代則為“成熟期”。
唐代佛教造像藝術以首都長安和東都洛陽為中心,形成了雍容華貴、氣勢恢宏的藝術樣式。洛陽龍門石窟造像是東都皇室貴族造像的縮影,政治的變遷直接影響了石窟的興衰。唐代佛教造像發(fā)展進入了全面鼎盛期,隨著日常生活不斷融入宗教觀念,唐代表現出強烈的世俗性特征,既有飽滿豐腴之態(tài),又有體態(tài)婀娜之姿。造像既注重內在氣韻,又強調外在表現,內斂含蓄而又自由浪漫,形神兼?zhèn)?,充滿想像力,以雕塑的栩栩如生來表達對世間美好的向往,展現了大唐的自信精神與盛世氣象。
接下來,多圖預警!
魏唐佛教造像藝術的
“成長”歷程都在這啦!
原來形神兼?zhèn)涞姆鸾淘煜?/p>
當年也有過這么“幼稚”的時期~
魏唐佛教造像藝術之變遷
佛造像
1
北魏
佛坐像
龍門石窟賓陽中洞正壁
2
北齊
武平元年(570年)
釋迦牟尼佛造像
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藏
3
隋 開皇五年(585年)
阿彌陀佛像
河北保定崇光寺
大英博物館藏
4
唐 長安三年(703年)
佛坐像
河北清河縣出土
河北博物院藏
5
唐
釋迦佛坐像
1982年
山西芮城風陵渡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弟子
北魏
阿難像和迦葉像
龍門石窟賓陽中洞西壁
北齊
弟子像
河北邯鄲北響堂石窟2號
刻經洞南壁龕主尊東側
隋
阿難像和迦葉像
法國吉美博物館藏
唐
阿難像
山西五臺佛光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唐
阿難像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菩薩像
1
北魏
菩薩像
龍門石窟古陽洞正壁
左側
2
北齊
菩薩像
河北邯鄲南響堂山石窟
第2窟
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3
隋
觀音菩薩像
甘肅秦安縣出土
甘肅省博物館藏
4
唐
十一面觀音像
山西太原天龍山石窟
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5
唐
菩薩像
美國得克薩斯州金貝爾
藝術博物館藏
天王
北魏
天王像
甘肅敦煌莫高窟263窟北壁西側
北齊
天王像
河北邯鄲響堂山石窟
美國納爾遜藝術博物館藏
隋
仁壽四年(604年)
天王像
1969年陜西耀縣出土舍利函上線刻圖
耀州區(qū)博物館藏
唐
天王像
龍門石窟賓陽北洞前壁北側
唐
天王像
西安碑林博物館藏
力士
1
北魏
金剛力士像
河南鞏義鞏縣石窟第4窟外壁
2
北齊
金剛力士像
河北邯鄲北響堂山石窟
第3窟
3
隋
開皇四年(584年)
金剛力士像
日本京都有鄰館藏
4
唐
金剛力士像
美國明尼波利斯藝術館藏
5
唐
金剛力士像
1955年河南洛陽
龍門出土
龍門石窟研究院藏
飛天
北魏
伎樂飛天
龍門石窟
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藏
北齊
飛天浮雕
山西太原天龍山石窟
美國納爾遜藝術博物館藏
隋
開皇十五年(595年)
多寶釋迦二佛造像上部飛天
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藏
唐
飛天浮雕
龍門石窟古陽洞北壁
唐
飛天浮雕
龍門石窟看經寺
從北魏的“幼稚期”到隋朝的“成熟期”
盛世的光景也留在了佛教造像上
想親眼看看的話
就來深博的
“星龕奕奕翠微邊
——洛陽龍門石窟魏唐造像藝術展”吧!
展覽信息
展覽名稱:星龕奕奕翠微邊——洛陽龍門石窟魏唐造像藝術展
展覽時間:2020年12月30日至2021年5月23日
展覽地點:深圳博物館歷史民俗館第一專題展廳及中廳
定點講解時間: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