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lián)網給工作生活帶來便捷。但美國作家尼古拉斯·卡爾在新書《陰影:互聯(lián)網對人類大腦做了什么》中認為,互聯(lián)網已經改變人類思維方式,降低大腦集中精力的能力,減少深度思考的頻率。
精神難集中
卡爾坦言自己寫書時,不得不切斷互聯(lián)網,關閉各類社交網站,限制上網查閱郵箱的次數,否則無法專注。
路透社3日一篇專訪援引卡爾的話報道:“我發(fā)現,自己在集中精力思考方面變得無能。”
卡爾發(fā)現,功能強大的互聯(lián)網搜索引擎讓人們變得不再習慣于思考,有些原本可以通過集中精神努力回憶或者思考出來的事情,如今竟機械化地演變?yōu)?#8220;在搜索欄里鍵入字母,點擊回車”。
深度思考少
在互聯(lián)網時代,許多人每天攝入信息的方式是:打開網頁,在一大堆文字、圖片、視頻、音頻和鏈接中尋找所需內容;同時,不斷刷新電子郵箱、交友網站、博客網站等。
卡爾認為,這樣的信息攝取方式讓人類大腦在略讀、瀏覽、掃描信息方面變得更加精通。但與此同時,人類深度思考的能力下降。“我們習慣于瀏覽,習慣于泛讀,習慣于搜尋所需信息”,大腦功能變得機械化,而不再是從前那種按層次不斷深入思考的模式。
適時需“斷網”
如今有人愿意在網上閱讀那些長篇文章嗎?卡爾認為,長篇文章和書籍有助于人類集中精神專注于同一內容的事物,讓人慣于思考,讓人冥想和反省兼?zhèn)洹?/p>
傳統(tǒng)學者面對有用信息時,通常的反應是解讀和消化信息;而現代人面對信息時是檢索和尋找信息,相比之下,卡爾認為,現代人更像信息的“圖書管理員”。因為互聯(lián)網信息的繁雜和日常搜索信息的頻繁,讓人們更難記住每天所攝入信息。
卡爾認為,人們有必要給自己一段“斷網時光”,重拾思考能力,不至于讓大腦變得功能性“殘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