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麥啟士德一聽此話,就知道國王在耍弄陰謀詭計,假如自己偏袒哪一方,而貶低另外一方,說不定會中他的圈套。這問題不能直接回答,不妨同他兜個圈子再說。他想了一會,沉著地說:“陛下所提的這個宗教問題,真是太有意義啦!這使我想起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假如陛下允許我講完那個故事的話,就一定能得到一個美妙的答案?!?/div>
國王點點頭說:“那您請講。”
麥啟士德講的故事是這樣的——
從前有個大富翁,家里有數(shù)不清的金銀財寶,特別有一件稀世珍寶,是一枚閃爍著異彩的戒指,價值連城,富翁特別珍愛。臨終前,他在遺囑上寫道:得到這戒指的便是他的繼承人,其余的子女都要尊他為一家之長。遺囑要后代永久保存好這個傳家之寶,不能讓它落到外人的手里。得到這戒指的子子孫孫,都用同樣的方法立遺囑教后代們遵守,誰得到戒指誰便是一家之長。后來,這戒指傳到某個后代手里,他有3個兒子,個個受到他的鐘愛。在臨終前,他拿不定主意,到底把戒指傳給誰。
當(dāng)時,3個兒子都向他請求得到戒指。他想不出好辦法,只得私下里請來一個身懷絕技的匠人,仿造兩枚戒指。父親臨終前,就把這3枚連匠人也難分真假的戒指,私下里分別傳給了3個兒子。這下可好,待父親一閉眼,3個兒子都拿出戒指作為憑證,要求以家長的名義繼承產(chǎn)業(yè),可是誰也分辨不出哪只是真品。于是,究竟誰應(yīng)該做真正的家長的問題,直到現(xiàn)在還無法解決。麥啟士德講完故事后,微笑著對國王說:“尊敬的陛下,天父所賜給三種民族的三種信仰,難道不是和這三種情形一樣嗎?你問我哪一種才算正宗,其實,大家都以為自己的信仰是正宗。他們都可以抬出自己的教義和戒律來,以為這才是真正的教義、真正的戒律,以為自己是天父的真正繼承人。這個問題之難以解決,就像是那3枚戒指一樣,實在叫人無從做出正確判斷。陛下您說對嗎?”
國王面對聰明機靈的麥啟士德,一時無言以對……在與人交往的時候,要懂得含蓄和回避矛盾。知道什么問題最好不回答,也是一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