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素有四絕,“奇松、怪石、云海、溫泉”。正因如此,黃山一年四季皆因不同美景而冠絕天下,故而享有“登黃山,天下無山”之美譽。黃山之美,美在細節(jié)。春看山谷深幽、清泉飛瀑;夏賞層巒疊翠、云海翻滾;秋攬丹霞觸天、絕壁掛松;冬游冰砌天都,日月同輝。都說看黃山,看的是人生的閱歷,看的是人的心境。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階段,在不同的時期里所體驗到的黃山一定是不同的。 如今的黃山真可以用游人如織來形容,盡管在票價上有旺季和淡季之分,可在游客數上并沒有本質的區(qū)別。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冬游黃山會很不方便。然而,鬼斧云梯,玉雪封山,只要一場大雪,整個山巒峽谷銀裝素裹,宛如仙境!而這樣的白色黃山,恰恰進入了一年中最美最柔情的好時光。登高遠眺,收入眼簾的是沁人的藍、晶瑩的白,與黃綠的松和褐色的山石一道在瞬間融化了人的內心。
“朝朝幕幕山常變,朝朝幕幕人不同”,如此心境只有登凌絕頂才能有著更深的感悟!
大年初二,我與朋友在歷時四個小時的等待之后終于從北大門艱難的上了山。站在西海賓館門口的大廣場上,憑欄遠眺,山下的太平湖鎮(zhèn)清晰可見。
冬日暖陽,透過枯黃了的枝葉映在溪谷里的積雪上,斑駁的光影里閃動著歲月的印跡。溪谷早已經干涸,然而這寧靜的畫面里卻似乎傳來了溪水流淌的聲音。
獅子林的步道處,清涼別墅的門廊孤零零地出立在那里,漏空之處的石階延伸了我們的視野。
清涼臺的視野十分的開闊,眺望遠山,奇峰怪石盡入眼底。
十分贊賞黃山的松,肉眼見不到泥土的石縫里竟然會生出如此有力的松,毅然傲立在峰尖,俯瞰云海。
黃山的松要分開來欣賞。從一整片松林來看,那是生命的源動力;而從某一株松樹來看,那更是傲然挺立的氣概。盡管每一株松樹的形狀各不相同,但那迎著陽光盡力伸展的姿態(tài)卻無時無刻不在鼓舞著人們。逆境之處彰顯力量,這是黃山松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夕陽里,黃山松與遠處的山融合在一起,松中有山,山中有松,氣勢恢宏的山水佳作撲面而來。
猴子觀海之處,只見一座石猴端坐高崖,凝視著山外的太平湖鎮(zhèn)。云霧涌起時,石猴戲云;而待到碧空晴朗之時,則變成了猴子觀太平了。
從清涼臺下來,山腰之處的空隙里,遠處的北海賓館在落日的金光下顯得十分的莊重。背陰的一面,山上的積雪仍未化去,一塊塊地點綴在蔥郁的山林里。白鵝嶺上的信號發(fā)射塔直插天際。
北海賓館門口曙光亭是一個觀日出的好地方。每當清晨,紅日自遠處的始信峰后升起,那突破的瞬間一定會金光灑滿北海,讓人沐浴在圣潔的晨光之中。
而此時,日落的最美時刻即將來臨,在林間穿越的是最柔情的光線,令人迷戀神往!
始信峰的背后宛如無線信號的排云令美景增添了不少生趣,不少游客一邊沐浴著金光,一邊擺弄著各式各樣的剪刀手。
我們把最美的日落留在了排云樓。此時,最佳觀賞點排云亭已經人頭涌動,連個站腳的地方也沒有了。而在密林的深處,我尋到了一處石頭建筑,同樣也擁有著無敵的觀景效果。而我的舉動,無疑也吸引了不少人,盡管這是我第一個發(fā)現的私房機位,但是也熬不住效仿者太多,想平靜地欣賞日落也失去了可能。
好在,眼前的美景打消了周邊的噪雜,當所有人都沉靜在美景中時,耳邊也只留下了相機的咔嚓聲和游客的感嘆聲了。
冬天的日落進行的好快,不過幾分鐘的時間,金色的太陽就開始轉成了通紅,隨之又躍入了天際線里。
遠山重疊,暗光里藍色調的出現讓山巒顯得寧靜。遠處是艷麗的晚霞,近處則是山峰與松樹的剪影,美得令人窒息。
而到最后,一切都歸于寧靜。黃山的夜幕降臨 了!
站在光明頂上,太平湖鎮(zhèn)的夜色一覽無遺 。
夜到深處,山頂的寒風吹的讓人睜不開眼,可還是有幾個夜歸人頂著寒風,守候在自己的裝備前。
頭頂上面,繁星閃耀,一點點撥動著人們內心深處的細弦。從來沒有與繁星如些的接近過,而這一刻,光明頂上,我與繁星同在,共同守候新年的美好時光!
(圖 / 文 蔡頭咖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