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尋找山腳下的點綴物
雪山下的桃花在這幅畫面中,
是一個關(guān)鍵點,沒有桃花的
參照與點綴,雪山將視之無味。
桃花在畫面中,首先是處在畫面的
下三分之一處,色彩與雪山呈較大
反差,增加了畫面的色彩感。
同時桃花是柔,雪山是鋼,
柔鋼相應(yīng),更加意味深長。
二、利用前景制造空間感
可以看出上圖沒有前景的畫面,
雖然有湖面中線條的襯托,
但前后的空間感不強,
而下圖中由于有了前景,
使畫面立刻增強了縱伸,
兩維的影像具有了三維的效果。
三、將前景放在黃金分割點上
下圖中的樹放置于黃金
分割點的位置,較為舒服。
四、利用光構(gòu)建立體感
光對山的構(gòu)圖來說是至關(guān)重要的,
上圖的山脈有陽光照射,
有陰有陽,立體感強。
下圖的光線幾乎是逆光的,
紅圈處的光亮意味著陽光在
不久將會增加照射范圍,
所以此時拍攝的時機欠佳。
五、利用參照物體現(xiàn)主體的高大
參照物很多時候是用來體現(xiàn)
主體的高大和雄偉。因為
沒有參照物做比較誰知道這山到底有多高?
這個參照物可以是人,帳篷,一棵樹,
任何常人可以感知大小的物體都行。
但參照物并非每次都能在場景中存在,
我們在構(gòu)圖時要有意識的去尋找。
六、利用陰面山體的陪襯
處在陽面(受光面)的山就顯得尤為
突出。一般在拍攝山的時候,
拍攝位置與陽光呈90度為較佳,
因為側(cè)光可以突出山的立體感,
有陰有陽 ,明暗反差較強。
一般在正面光或者逆光下,
較難體現(xiàn)山的立體感與質(zh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