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道歉可以修補破損的人際關系。但是若是面對沒來由的批評和不公平的評論,還要向別人道歉,這時候這種批評往往來自于他人的反應,而不是我們的錯誤行為。
小迪在9歲那年,她的母親凱瑟琳就和他的父親離了婚。
在小迪26歲的某一天。小迪突然對他的媽媽凱瑟琳指責到,母親在和父親離婚那段時間,完全忽略了自己,小迪只能一個人面對內心的傷痛。
還指責母親在和父親離婚后,只顧著自怨自憐,沒有考慮過自己的感受,小迪還認為,母親應當對自己的感情問題負責,因為她在這個方面一直都不順利。她還抱怨,因為母親的原因,導致父親在離婚后陷入酗酒的惡習。
凱瑟琳勇敢的承認,以前沒有處理好自己的感情問題 ,她的這些錯誤的示范給小迪的感情生活帶來了不少麻煩。
但他不認為應當為已成年的女兒做出的選擇承擔責任。她還告訴小迪父親已經(jīng)是個成年人了。她父親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酗酒是他個人的問題。
凱瑟琳心平氣和的聆聽消融了小迪的憤怒;設身處地的感受了小迪的心情,然后放低姿態(tài)做到了先道歉。
比“對不起”更為重要的是,凱瑟琳這對母女為了修補關系,在長期的真誠溝通中,小迪降低了自我防護意識。不僅讓道歉收到了自己想要的積極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成長型關系的培育。
如果有人指責我們說他的痛苦是我們造成的,這種情況下是我們很難安靜下來聆聽對方的觀點的,我們會不由自主的去關注那些對我們造成不公平,不正確的觀點。
無論道歉的表達有多真誠,無法聆聽和體會對方的憤怒和痛苦,就不能有效修補破損的人際關系。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就要放下自己的戒備,解除自我防御模式。如何在對話的過程中解除自我防御模式,讓道歉得以積極的進行,有12條有效的策略可以幫助我們抑制心理防御模式。
1,意識到你的自我防御機制
當有人批評我們時,我們會立刻啟動自我防御模式,意識到這種機制的存在,可以讓我們和他保持一定的距離。
應該有效的聆聽對方的觀點,而不是把關注點放在批評者對事實的扭曲,夸大和錯誤的描述上。
2,深呼吸
自我防御機制會讓我們變得緊張,戒備,無法接收新的信息,這時候就應該盡量保持平靜,放慢呼吸頻率。
3,聆聽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對方觀點
應當關注那些和對方看法保持一致的方面,不要打斷爭執(zhí),反駁或糾正對方,甚至是反過來批評和抱怨對方。
如果你更占理一些,可以另外找時間和對方談。
4,對不明白的地方進行詢問
如果對方的批評很不明確,你應當詢問具體的情況。關鍵的目的是弄清事實,而不是反復較真。
5,尋找一致觀點
對于對方的指責,哪怕你只同意其中7%的內容,也能建立共同的溝通基礎。
如果找不到一致觀點,那就感謝對方的開誠布公,告訴對方,會認真考慮他的想法。
6,為自己的那部分錯誤道歉
在對自己的錯誤道歉了之后,可以向批評者表明,自己所要承擔的責任,而不是逃避責任,同時,還能把爭鋒相對的局面轉變成齊心合力解決問題的局面,至于對方的錯誤和應當承擔的責任,可以另找時間溝通。
7,讓對方意識到你已經(jīng)充分了解他們的看法,而且會繼續(xù)思考所談的問題
即便什么問題也沒有解決,也要告訴對方,你完全明白它的看法。
8,感謝批評者和你分享內心的感受
感謝對方的直言不諱,讓我知道了這件事情做的不對的地方。
9,主動延續(xù)對話
告訴對方會繼續(xù)思考,他提出的觀點。再次展開溝通。
10,分清溝通和羞辱的界限
批評者對我們溝通的過程,讓我們產(chǎn)生不快的心情,甚至是羞辱的感覺。應當暫停溝通,另找機會進行對話。
11,時機不對時應停止聆聽
如果現(xiàn)在不是進行交流的好時機,可以建議選另外的時間進行溝通。
12,表達你的不同看法
不要一味的應酬對方做和事佬,為了避免沖突無原則的道歉,而是要聽從內心的真實想法,表達自己不同的觀點。
打開心扉,有效聆聽對方的真實需求,做一個好的聆聽者,在過程中,適當?shù)奶岢鰡栴},這樣才能更好的了解對方的觀點。
掌握了正確的道歉方式,就可以有效的修補破損的人際關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