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于潔,江蘇昆山葛江中學語文老師,全國知名班主任,2014年獲“全國模范教師”稱號。出版專著《草尖上的露珠》《對教育失敗說不:29個典型案例與點評》《教育如此美好》《最好的教育在哪里》等。
在“于潔沙龍”接到的求助中,以下三類問題較多,因為讓很多年輕教師產生了教育無力感:厭學情緒濃、行為習慣差、心理問題多。年輕教師之所以更容易覺得無力、絕望,是因為見到這些問題的次數還不多,加上自己當年讀書時屬于在學習上有所成就感的人,不大能夠理解那些不好好讀書的人的內心,就很容易在教育中呈現(xiàn)出“夏蟲語冰”的狀態(tài)。教學年限長一些的,遇到這三類問題相對來說無力感會有,但是絕望感會弱一些,因為幾乎每一屆每個班都會有這樣的學生這樣的問題,見得多了,就會明白教育的艱難是個常態(tài),偶爾有一屆相對太平,就覺得自己撿了個大便宜了。如果教師轉換教育心態(tài),做好自己該做好的,慢慢和學生“磨性子”,把打磨學生問題的過程,看成磨礪自己的過程,把育人轉化為育人育己,把渡人轉化為渡人渡己,那么教師改變的就不僅僅是自己的心態(tài),更可能是教育的理念和方法。1.視所見所聞為正常:學生成長中各種狀況都是常見的、正常的,學生正在試錯的年齡,如果用“乖”和“聽話”來衡量學生,那么,老師會因為學生的各種不乖不聽話和叛逆而生出反感厭惡之心,從而在眼神表情語言和動作上都表現(xiàn)出來,被學生接收到后,學生站到老師對立面。2.知自己所為要持久:這些問題是長久以來教育界的老大難問題,加上現(xiàn)在對未成年人使用網絡和手機管控不力,父母忙于工作,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學生升學壓力越來越大,這些問題已經不僅僅是教育問題,而是社會問題的縮影,所以艱難是肯定的。有一些問題不一定能夠在短時間內得到解決,很可能要持續(xù)到學生畢業(yè),教師要做好持久戰(zhàn)的準備,能夠讓問題不繼續(xù)惡化,也是一種成功。3.保師生關系不對立:師生關系是所有問題的最后一道防線,一旦師生矛盾激化到崩裂,那么問題將無法解決。所以在解決問題時,教師無論如何不要主動激化矛盾。尤其是在自己非常惱火時,必須控制情緒,不要流露出極其厭惡的表情。一定做到對事不對人。一、厭學情緒濃:上課睡覺,作業(yè)不做,成績很差,沉迷網絡1.降要求,小步走,允許學生一點一點地改變。比如從上課經常睡覺到很少睡覺,作業(yè)經常不做到作業(yè)很少不做等,給一個轉變的時間和空間。這就需要教師經常關注,捕獲學生微小的進步,及時鼓勵,正向強化。2.想辦法,提信心,創(chuàng)造學生獲得成就感的機會。先抓基礎題,讓學生把一張試卷里面容易的題,想辦法掌握和落實,確?;痉帜軌颢@取,從而恢復學生對學習的信心,3.小目標,夠得著,恢復學生持續(xù)向好的信心。發(fā)掘學生相對較好的科目或者某類型的題目,不吝表揚,讓學生從學習中找到樂趣。在此基礎上,結合學生的興趣給他一個夠得著的目標。4.防沉迷,定規(guī)則,借助學生的渴望驅動改變。沉迷網絡是現(xiàn)實問題,我們要切實地去想可行的方法,如和學生約定,在校上交手機,在家周六周日可以適當玩等等。如果有網癮特別厲害的,家里實在無法控制的,那么在學校里必須上交手機。友情提示:
網絡上有很多學生上課睡覺老師用友善幽默的方式使學生醒來的視頻(如上面這個視頻),不妨一試。也可以上課不喊醒學生,自己背對學生,以免自己看到后心里不舒服,先確保集體上課,課后再把這個睡覺的學生喊到辦公室補課,可以說:“你剛才睡得香,我沒有喊你,現(xiàn)在給你補一下課?!?/span>
作業(yè)布置建議分層,根據學生能力來布置,加強面批。沒有做的利用課間在老師身邊補,上課照常上,下課來補。
沉迷網絡者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沒有存在感和價值感,親情比較淡漠。這樣的學生可以在學校里經常喊來幫老師做做事,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善意,并在某一門功課上尋找突破。
學生厭學情緒濃,也需要多方努力。如教師轉變教學方式,讓課堂生動活潑有吸引力。如用班集體活動和學習幫扶小組等,給學生更多情感上的支持,減少他們對網絡游戲的依賴和迷戀。
二、行為習慣差:臟話連篇,經常撒謊,經常惹事,抽煙早戀1.不貪多,逐項改,轉變學生行為習慣要耐心。我們可以把這類學生身上的毛病理一理,一項項地慢慢糾正。比如這周只強調不說臟話,下周強調不能說謊,下下周就是不能吸煙等等。在明確的要求和合理的獎懲下,引導他們意識到問題,萌發(fā)轉變的想法。2.正強化,多表揚,激勵學生自己萌發(fā)內驅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方面,我們要執(zhí)著,對學生不良的行為習慣要有“久久為功”的精神。另一方面,我們面對學生行為習慣的反反復復,不當眾批評,以私下好好交流的方式努力溝通,以七分肯定三分指出不足的方式交談。3.給舞臺,多關注,提供學生施展才能的舞臺。行為習慣差的學生,可能有時候也只是想博這個眼球,吸引大家的關注度。我們可以設置一些工作崗位,讓這類學生有能力可以去釋放,去發(fā)揮。有時,出于對自己形象的維護,學生也會努力去端正自己的行為習慣。4.攜多方,助家庭,保證學生轉變的效果有鞏固。這類學生的家庭教育需要指導,需要跟進,以確保孩子的行為轉變能“家校一致”,也能得到家長的關注與鼓勵。有必要的話,可以家訪,了解更多教育背景,和家長協(xié)商,攜手共同參與對孩子的行為轉變上來。友情提示: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有的學生從讀書以來,一直沒有跟上大部隊,一直生活在負面能量較強的環(huán)境中,一直沒有得到過真正觸動內心的管教,就像仙人掌生活在沙漠里,變成了渾身長刺的植物。教育這樣的學生,一定是難事苦事。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既要竭盡全力,也要有自我安慰能力。
每天情緒清零,不翻老賬,不算總賬,逼著自己每天發(fā)現(xiàn)這樣的學生一個優(yōu)點,堅持做到在教室里夸優(yōu)點,在角落里悄悄指出不足。給足面子,傳達善意。堅冰需要暖陽持續(xù)曬暖風持續(xù)吹,老師不要一時心血來潮努力矯正,一旦遇到挫折就偃旗息鼓。
不要覺得自己一直在做無用功,不要期待兩三次談話就能改變一個學生,教師是擁有專業(yè)能力的成年人,工作本身就是喚醒激發(fā)學生的內心,成功失敗都是有可能的,不要太早下結論。學生還有長長的人生路要走,畢業(yè)后在路上熱情喊老師的或者回到學??赐蠋煹囊渤3J悄切┰浀摹皢栴}學生”,這一點,我們老師也時常感慨的。
轉變學生的行為習慣,需要務實,循序漸進。可以學習行為矯正療法,用更專業(yè)的方法來幫助學生。切記,不要扣帽子,不要把學生當做負面典型,否則很容易使他們“破罐破摔”。
三、心理問題多:比較敏感,壓力較大,脾氣暴躁,比較叛逆1.懂心理,能辨別,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教師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和處理心理問題的能力,主動參與心理c證類似的學習。了解學生的身心特點,辨別常見心理問題,掌握一定溝通技巧,不刺激學生,“先跟后帶”,解決一些初級的問題。2.懂借力,能求助,引導學生尋求更專業(yè)的幫助。教師遇到心理問題學生,可以先咨詢心理老師怎么做,也可以主動幫學生聯(lián)系心理老師,通過一些心理游戲或者談話咨詢等方式,疏導問題學生的情緒。如果心理問題嚴重,需要及時聯(lián)系家長,建議去專業(yè)醫(yī)院尋求幫助。3.有包容,有友愛,創(chuàng)造學生依賴的溫暖班集體。學生有心理問題并不可怕,相反他們更需要我們關愛和包容。我們在班里多開展一些歡樂的集體活動,尤其是體育活動,最能釋放負能量,把這些學生帶動起來,放松身心,感受到班集體的包容與友愛。4.做科普,巧引導,助力學生得到家長的理解。有些家長對心理問題缺乏了解,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孩子可能有心理問題,甚至誤以為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現(xiàn)。教師可以用家長沙龍或者專家講座等形式,讓家長們重視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對心理問題學生,不要“談虎色變”,畏縮不前。其實,這類學生在專業(yè)人士的幫助下,在溫暖友愛的班集體中感受到關愛,是能順利度過心理危機期的。友情提示:
學生的各種心理情緒比較復雜,有的是原生家庭或者個人身體上的某些問題帶來的敏感與自卑,這樣的學生需要教師給到更多欣賞與耐心;有的脾氣暴躁,是因為性格原因加處理問題能力較弱,以暴怒的方式來掩飾內心的焦慮與無力;有的比較叛逆,是自身渴望獨立卻又無力飛翔帶來的重重矛盾和阻力……有的還停留在情緒層面,有的已經成為病癥。
教師要以多種方式來慢慢疏導,比如師生日記、微型班會、吐槽大會、建設會議等,教會學生合理發(fā)泄、無害發(fā)泄、以建設代替破壞。
教師本人要起到榜樣作用,遇到難事時多與學生平心靜氣商量:幫我出出主意,我怎么辦?
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完成心智成長。如果教師本人處理問題也是經常一驚一乍、暴跳如雷、簡單粗暴,那么更會加深學生的負面行為。
“問題即課題”,把問題學生當科研任務來鉆研,我們的心態(tài)就能平和下來,看到問題背后的“訴求”,想到務實有效的解決辦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個思路要保證,把發(fā)牢騷的時間用來想辦法,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也提高了教師個人的修養(yǎng)和能力。
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要在一秒內解決的,可以深呼吸6秒讓自己平靜下來后再來好好交談;
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會在學習上有所成就,自古華山一條路,但是成人成才的路卻千萬條;
不是所有的教育都會當時現(xiàn)在馬上收到效果,你只管耕耘,結果交給時間交給歲月;
不是只有你一個人的班級那么難管理,只是你在發(fā)牢騷,他在拼命想辦法并積極嘗試;
不是靠談話叫家長和處分就可以解決問題的,處理好師生關系是解決問題的重中之重;
教育就是艱難的,問題就是層出不窮的,這一條曲折回環(huán)的上山路,從來不是坐電梯。
既然如此,把心平靜下來,慢慢理理頭緒,把你能想到的看到的方法都去試一試,在學生畢業(yè)前竭盡全力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