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安史之亂爆發(fā)的前夕,杜甫、高適、岑參、儲光羲、薛據(jù)等五人登慈恩寺塔,各賦詩以紀。這五人同題共作,算得上是別開生面的一次比賽,明代胡震亨認為,杜詩未能切題,涉及佛教的內(nèi)容最少,故此最差。而當代學人莫礪鋒先生認為,杜詩憂患意識最重,因此才是最佳的。莫先生的見解,我當然完全贊同,我由此想起杜甫參與的另一次共題共作,在那次“比賽”中,杜甫卻是完敗。
那次“比賽”是由中書舍人賈至發(fā)起,參加者有王維、岑參和杜甫。四人的詩如下:
早朝大明宮
賈至
銀燭朝天紫陌長。禁城春色曉蒼蒼。
千條弱柳垂青瑣,百囀流鶯滿建章。
劍佩聲隨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爐香。
共沐恩波鳳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
王維
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云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
岑參
雞鳴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闌。
金闕曉鐘開萬戶,玉階仙仗擁千官。
花迎劍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
獨有鳳凰池上客,陽春一曲和皆難。
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
杜甫
五夜漏聲催曉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龍蛇動,宮殿風微燕雀高。
朝罷香煙攜滿袖,詩成珠玉在揮毫。
欲知世掌絲綸美,池上于今有鳳毛。
四人之作,杜甫的最缺少所謂的氣象,以燕雀對龍蛇,更是不成體統(tǒng)。其他三人,詩中都有非常漂亮的句子,后來都成了名句:“千條弱柳垂青瑣,百囀流鶯滿建章”、“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花迎劍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是否我們可以說,杜甫的水平不行呢?不能這樣看。
我以為,杜甫在這場比賽中完敗,實在是因為杜甫身上有著更多的詩人的性情,他的性情更真醇,更傾向自由,也就無法在應酬之作中表現(xiàn)出色。真正的詩人,是因其性情而偉大,卻不是因為其文字。所以詩中漂亮句子再多,沒有靈魂,照樣是二流詩人。
這就可以解釋,何以很多詩寫得非常好的唐詩人,卻無法在科舉考試中中式。李白如此,杜甫如此,韓愈同樣如此。今天也有很多的詩賽,但比賽一首命題之作,能夠脫穎而出的,一定不是優(yōu)秀的詩人。真正優(yōu)秀的詩人,都是不適合命題作文的。我之反對高考考作文,原因亦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