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門丹法核心修法:三際托空與修證次第
(此法乃三世諸佛佛頂之密,非有奇緣不能得見文者,非有大善根,大智慧不能信受此文,請珍惜。)
禪門丹法的核心修法是三際托空,從打通丹道周天到煉精化氣,乃至結大丹成圣胎到陽神出頂,都是這步功夫;是故,此法是三世諸佛心髓,無上正法。
什么是三際托空?就是《金剛經(jīng)》所說的:“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薄皯獰o住而生其心”“若以色見我,以聲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nbsp;
云何“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君上座坐禪,行住坐臥,若能心無所求,心無掛礙,心不癲倒,此時此刻,君即是圣人,與十方三世諸佛無有二般。能對此深信不疑,并保持下去,必入禪定,了生脫死。所謂禪定者,乃梵語。其實際意思是靜慮之意。說白了,四禪八定,九次定第,毫無神秘可言,無非是心靜的幾個層次而已。
我向來反對迷信,反對宗教。佛法原來是很平實的,人人可證,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說禪定,很多人都不會。若說心靜,誰不會?心靜久了,自然會入到心靜的境界,此即四禪八定。
所謂“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君上座后,不想前塵往事,不做未來黃金夢,當下明明了了。君此時此刻,即是圣人,此靈明自性,與十方三世諸佛無有二般。
所謂“應無住而生其心”,君上座后,心不住于眼之所見,不住于耳之所聞,不住于香、味、觸、法,當下如如不動,此能見能聞之靈性本體,非佛是誰?
修行之人,最難去便是法執(zhí)。三藏十二部經(jīng)典,說來道去,無非是教人悟得本性,只要你能當下一念清凈,那三藏十二經(jīng)典皆可放下,不要浪費時間去鉆牛角。
下面,給你們說說馬祖道一禪師的故事:
馬祖道一禪師是四川成都人,俗姓馬,故世稱馬祖。為何世稱馬祖?因為是禪宗史上在六祖慧能大師以后影響最大的禪師之一,其功德成就,足以稱祖。但六祖慧能大師以后,佛祖袈裟不復再傳。若稱其為七祖或八祖,皆不合適。但直稱其道一禪師,又為不敬,故世以其俗姓馬稱其為馬祖。 馬祖十二歲出家,后拜六祖慧能大師的弟子南岳懷讓禪師為師。
一天,懷讓禪師見馬祖一天到晚呆呆的在坐禪,故懷讓禪師見機施教,問:“你整天在這里坐禪,圖個什么?”
馬祖答道:“我想成佛!”
于是,懷讓禪師拿起一塊磚,在附近的石頭上磨了起來。
馬祖見此十分驚異,問道:“師傅,你在磨磚做什么呀?”
懷讓禪師答:“我磨磚做照!”
馬祖困惑不解問:“磨磚怎能做照?”
懷讓禪師答:“既然磨磚不能做鏡,那么坐禪又怎能成佛?”
馬祖后來又進一步向懷讓禪師請教。懷讓禪師說:“這道理就好比有人駕車,如果車子不走了,你是打車還是打牛。你是學坐禪還是學做佛?如果學坐禪,禪并不在于坐臥的形式。如果學做佛,佛性無處不在,佛并沒有固定的形相。在絕對的禪宗大法上,對于變化不定的事物不應該有執(zhí)著的取舍,你如果學做佛,就是扼殺佛,如果你執(zhí)著于坐禪,就是背道而行,所以,執(zhí)著于坐禪是不可能悟道成佛的?!?nbsp;
馬祖聞后,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悟。
世上有很多人,金錢美女,榮華富貴都能放下,卻抱著經(jīng)典不放,法執(zhí)之難去,比金錢美女更加難去,因求成佛做祖是比金錢美女更大的貪婪。為了使你們?nèi)シ▓?zhí),我摘錄一段德山宣鑒禪師的話,來教育你們。
德山宣鑒上堂曰:“我先祖見處即不然,這里無佛無祖,達摩是老臊胡,釋迦牟尼是干屎橛,文殊普賢是擔屎漢,等覺妙覺是破執(zhí)凡夫,菩提涅磐是系驢橛,十二分教是鬼神簿、拭瘡疣紙。四果三賢、初心十地是守古冢鬼,自救不了?!?nbsp;
類似德山宣鑒禪師的呵佛罵祖的說法,在禪門公案中可以找出一大堆。為什么德山宣鑒禪師與臨濟義玄禪師等祖師如此說法?祖師如此說法,目的無非是為了學人去法執(zhí)。
比如說,今天我在寫此文的過程中,正好廣東惠州元音古寺一位修行人因感修行迷茫,古今大德所說似乎各各不同,不知誰是誰非,無從下手,于是打電話求助于我。
我當時問他:“你現(xiàn)在想不想上網(wǎng)打游戲?”
他說:“我現(xiàn)在不想?!?nbsp;
我又問他:“你現(xiàn)在想不想到夜總會找小姐?”
他說:“我現(xiàn)在不想?!?nbsp;
我再問他:“你現(xiàn)在想不想上館子吃烤羊肉?”
他說:“我現(xiàn)在不想。”
我又問他:“那現(xiàn)在在跟我講話的是誰?”
我接著說:“此時此刻,你不是心中清凈,那你告訴我什么叫做心中清凈?什么叫做遠離癲倒夢想?此時此刻不是遠離癲倒夢想嗎?此時此刻你與十方三世諸佛有二般嗎?你此時此刻在娑婆世界與在極樂世界有分別嗎?所謂禪定,乃梵語。禪定即靜慮之意,初禪至四禪,無非心靜的四個層次。每個人的本性都是佛,自性才是真正的上師,佛所說、祖所說、圓元老人所說、莫欞鷹所說,都只能當參考,不能當絕對的教條。只要你能保持當下一念清凈,不胡思亂想,不求金錢美女,不求榮華富貴,不求成佛成圣,那一切經(jīng)典皆可放下。能長久保持心中清凈,自然會深入禪定。佛所說法,目的只是讓你心中清凈,心既已清,那更求何法?”
后來,我又對跟隨我左右的弟子阿琦說:“你到現(xiàn)在都打不開氣脈,是因為你入不了禪定。你入不了禪定,是因為你總放不下心中的尺子,放不下法執(zhí)。你為什么冬天不脫光衣服往外跑?因為你知道天冷。為什么我半夜叫你你會醒?因為能知能覺的,就是本性。所以你才會知道天冷添衣,半夜叫你會醒,肚子餓了知道吃東西。自性能知能覺,方名智慧。如果修行是要修到什么也不知道,那南山的頑石早已成佛。能知是本性,所知是妄念。有妄念必有心聲,如果你現(xiàn)在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心知妄念而不隨,此時此刻,即是三際托空。佛說八萬四千法門,超不出一念不生,是故《華嚴經(jīng)》頌曰:‘有數(shù)無數(shù)一切劫,菩薩了知即一念。于此善人菩薩行,常勤修習不退轉(zhuǎn)?!銥槭裁慈氩涣遂o?因為你放不下心中的尺子??偸悄靡怀咦雍饬课艺f是對還是錯。因為心中有了衡量錯與對的尺度,才有所謂的善與惡。此即知見立知,即無明本。此尺度,即是第六意識。你管我說的是對還是錯,只要你能保持心不癲倒,保持當下明明了了,就煉出真功夫。你看見隔壁張三小孩哭了,關你鳥事,此即是視而不見。你聽見隔壁李三倆夫妻吵架,關你屁事,此即聽而不聞。你心中忽然有個聲音在罵人,在叫你去上網(wǎng),你隨他去,任他自生自滅,此即心知妄念而不隨,應無住而生其心,‘慧能無伎倆,不斷百思。對境心數(shù)起,菩提怎么長。’你不管這個是對還是錯,是不是悟道,是不是佛性,此皆名相而已。你只管知道,這樣保持下去,丹道周天自然會開,自然會煉精化氣,結丹,圣胎出頂。你只管知道,這樣修可以煉到真本事,什么外道內(nèi)道,錯與對,隨他去?!?nbsp;
什么雙盤單盤,誰規(guī)定坐禪一定要雙盤單盤?心靜即是禪定,心無所求即是禪定,當下明明了了即是禪定。
是故,五祖云:“不見本性,修法無益?!?nbsp;
為什么不見本性,修法無益?你以為在定中見到佛見到光就叫開悟呀?心靜,心無所住才能入定。心與氣不二,心定則氣定,氣定則丹成。大定結大丹,小定結丹砂。心不靜不定是名散亂,心散亂則氣散亂,氣散亂則不能聚氣成丹。
是故,六祖慧能大師云:“心念不起,名為坐;內(nèi)見自性不動,名為禪。善知識,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nèi)不亂為定。本性自凈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善知識,外離相即禪,內(nèi)不亂即定。外禪內(nèi)定,是為禪定?!?nbsp;
如果六祖的話你不能理解,那我再用最通俗的語言來告訴你:上座后,保持這聽能看能聽的平常心,看見張三的小孩哭了,關你鳥事。聽見李四倆夫妻吵架,關你屁事。心中忽然聽自己在罵人,在想上網(wǎng),在想吃東西,任他自生滅,這樣保持下去,身不要動,心念不向外跑,那你的精氣就不會向外泄,就會積累能量打通氣脈,就會結丹,就會定中見到日月。初定是定中見月輪,見到月輪是元神得汞之相,定中見日輪是元神得鉛之相,如果定中一金輪,似日非日,似月非月,說是日輪,它比平時所見的太陽大,并沒有太陽那么刺眼,但光明倍于日輪,此是元神與鉛汞三氣合一之相,成就大丹之相。說是月輪,它沒有月輪那么暗淡。似金非金,似白非白,似日非日,似月似月,放五色虹光,明明了了,當空旋轉(zhuǎn)不動,此即無漏之果內(nèi)景。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地球是圓的,月亮是圓的,太陽是圓的,一切恒星都是圓的,大放光明的,那得道果之內(nèi)景也是圓的,大放光明的。是故,密宗有月輪觀,借假修真。此圓明之真性,非心真靜不能得證得見,道曰金丹,禪曰舍利子,密曰明點。
上文不是說要心無所住,不執(zhí)著于色聲香味觸法嗎?現(xiàn)在又說金丹似日非日,似月非月,豈不是執(zhí)著于相嗎?前后矛盾嗎?
你要知道,正是要心無所住,心不執(zhí)三毒六塵,心凈無掛礙,方能定中見又圓又光明的本性。你有本事說大話,你能開眼閉眼見金輪明明了了嗎?為什么《佛說觀無量壽經(jīng)》第一觀是要觀日輪觀到開眼閉眼都見金色日輪明明了了?你要知道,《佛說觀無量壽經(jīng)》是有很深的秘意的。正是《佛說觀無量壽經(jīng)》日輪觀的秘意,達摩祖師才會說《血脈論》。
見《血脈論》原文:
……夢若見光明出現(xiàn),過于日輪,即余習頓盡,法界性見。若有此事,即是成道之因。唯自知,不可向人說?;蜢o園林中行住坐臥,眼見光明,或大或小,莫與人說,亦不得取,亦是自性光明?;蛞轨o暗中行住坐臥,眼睹光明,與晝無異,不得怪,并是自心欲明顯。或夜夢中見星月分明,亦自心諸緣欲息,亦不得向人說。夢若昏昏,猶如陰暗中行,亦是自心煩惱障重,亦自知。若見本性不用讀經(jīng)念佛,廣學多知無益,神識轉(zhuǎn)昏。設教只為標心;若識心,何用看教?若從凡入圣,即須息業(yè)養(yǎng)神,隨分過日?!?nbsp;
為什么達摩祖師說:“夢若見光明出現(xiàn),過于日輪,即余習頓盡,法界性見。若有此事,即是成道之因?!?nbsp;
你要知道,此夢中見光明倍于日輪,是平日心無所求,心無所住后,元神與精氣結了丹才能見到的。
又云:“若從凡入圣,即須息業(yè)養(yǎng)神,隨分過日。”
什么叫做“若從凡入圣,須息業(yè)養(yǎng)神,隨分過日?”
身不造業(yè),口不造業(yè),意不造業(yè),是名息業(yè),身口意不向外妄求,平常心是道,心靜無所求則神安氣定,神安氣定則丹成。要神安氣定就要隨分過日,莫整天做黃梁美夢,前一分鐘想金錢,后一分鐘想美女,順逆隨緣。
很多人花二三十年方參悟心即是佛,方知當下一念即是清凈,萬法皆可舍,可惜英雄遲暮,因禪門丹法的入手就是悟本性。如果七八十歲方悟道,懂了丹法的入手處,但身中精氣已不足,老態(tài)龍鐘。是故,五祖弘忍大師前世為裁松道者時,來見四祖。四祖直接叫他轉(zhuǎn)身再來,因年老精氣已衰故。是故,請各位莫浪費時間。請堅信當下一念清凈,即是入道之門,疑則浪費時間。
各位悟此當下一念后,不要急。因悟本性后,還是要步步漸修的,是急不來的。是故,《楞嚴經(jīng)》云:“理則頓悟,乘悟并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nbsp;
悟了當下一念后,才是實修實證的開始。下面,我略說說實修次第,實修是一步一個腳印的,跳不了級的。很多人都總是做春秋大夢,總想一朝頓悟,然后什么都到了,什么都不要修了,真是徹頭徹尾的修煉盲。
當你上座后,保持此“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能見能聞能做主的本性,一切所見所聞所思,不執(zhí)不管,任其自生自滅久了,自然會命門發(fā)熱,命門發(fā)熱了,會從背后向上沖,此謂河車初動,沖背后三關。
河車動后,不要退心不要急,不管一切不明理不見性的修煉盲的胡說八道,依然每次上座后都一切不管,我即是我,定中憶起一切經(jīng)典教條,通通斬斷,此即法執(zhí),任其自生自滅,保持能做主之心久了,自然會入到散亂與昏沉之間。
此散亂與昏沉之間即是三摩地,非到此處氣脈不能開。此散亂與昏沉之間是真天機,佛頂之密,是禪門丹法中的火候,也是道門丹經(jīng)隱語中所說的火候。丹經(jīng)所云的藥重半斤八兩,暗指散亂與昏沉之間。所謂“藥重半斤八兩”“十字路口度凡人,三丫路口煉真金?!卑抵钢械溃抵干y與昏沉之間。
佛陀在雪山苦修六年不能成道,后來得到大菩薩的指點,對佛陀說:“琴弦太緊會斷,太松則彈不出聲音來,要不松不緊,才能彈出美妙的聲音!”
佛陀得大菩薩指點,悟了丹法中的火候口訣后,于七七四十天內(nèi),一直保持能知能覺的本心至散亂與昏沉之間,于七七四十九天內(nèi)證四禪八定,五眼六通,結大丹,三十二相金身胎成出頂,后抬頭見明星而悟無邊無量,遍及十方三世諸佛剎土的不生不滅的自性,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請諸君,莫輕視以上這段話。我向來不尚無用的空頭理論,此真是禪門丹法的核心修法。任何人只要保持能知能覺的本心至到散亂與昏沉之境,都會打通氣脈。不到散亂與昏沉之境,氣脈不會發(fā)動。
修證第一個階段是命門發(fā)熱,河車初動。
當河車發(fā)動后,每次入到散亂與昏沉之間,氣脈都會發(fā)動。
當氣脈一次又一次的沖,沖開背后三關,打通督脈之后,接著就從下丹田發(fā)熱,沖任脈。
當任脈沖開后,繼續(xù)保持當下一念至散亂與昏沉之間,就會有一股三昧針火從背脊骨向上鉆,鉆通了此丹道周天后,每次進入散亂與昏沉之間就會從下體送上精液到口中,此步名煉精化氣。要斷男女之欲,非煉精化氣不能斷。煉精化氣后,不必用思想壓制欲念,自然清凈無欲。當精氣化盡后,真種子玄珠入鼎后,每次入散亂與昏沉之間,金丹就會顯形,金輪金光明明了了。當過十月關后,每次入散亂與昏沉之間,陽神就會“轟”一聲,升出頭頂,分身傲游三界。若發(fā)愿求生諸佛凈土,臨終時,保持當下一念到散亂與昏沉之間,陽神金身自然會“轟”一聲,從頭頂升出,得生諸佛究竟報身佛土。
注意:禪門丹法向來是動靜雙修的。要一面煉易筋洗髓經(jīng)、站樁,一面坐禪,動靜合一,雙管齊下,方能打通丹道周天與玄關,引頭頂真種子玄珠入鼎。玄珠入鼎后,方能結圣胎。如果玄珠不入鼎,坐禪一生,才是枯禪,修不成金身。
此法乃三世諸佛佛頂之密,非有奇緣不能得見文者,非有大善根,大智慧不能信受此文,請珍惜。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佛!
南無佛祖心印列代祖師!
我所言論,不做圣解。是錯或?qū)Γ詤⑽颉?nbsp;
永樂鄉(xiāng)莫欞鷹,2013年正月廿二,謹寫于家中。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