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進(jìn)入→封起De文學(xué)隨筆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簡單的來說就是告訴貪得無厭的人,要適可而止,這里的“持”的意思就是用手拿著,貪得無厭的人都是手里面已經(jīng)有很多東西了,還想拿著其他的東西,拿的多的時候,很容易把東西弄到地上,“不如其已”這里面的“已”是止,就是說不如適可而止,總體反應(yīng)不要貪得無厭,要適可而止。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這里面有幾個解釋,第一個解釋是實物的,比如說一把刀在鋒利無比,也不可能永遠(yuǎn)保持自己的鋒利無比,第二是做人的,就是說人不應(yīng)該機關(guān)算盡、不做好事、這樣做的話只是一時之快,過后可能會遭到報應(yīng)。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可以這樣理解。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金玉滿堂”的人沒有幾個人能守得住的,因為金玉滿堂的人,大多數(shù)都喜歡金玉擺設(shè),但是擺設(shè)太多了就太顯眼了,即使朋友看了不眼紅但是小小傳出去是非??斓模秃苋菀渍衼肀I賊,這里想起了這句話“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富貴而驕,自遺咎”
人富有了有錢有勢了,不要驕傲、自大、驕橫跋扈,這樣會種下惡果的。而有錢了人應(yīng)該多做善事,為自己多積德行善,然后不驕傲,會使你更富有。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功成名就了,也要懂得身退(這里的身退不是職位的身退,而是自身利益上的身退),不要把功成名就握的太緊,有句話說的好“識時務(wù)者為俊杰”,也是順應(yīng),天道之人,順其自然,這里讓我想到了第七章“后其身而身先”但是這里的場合不同,一切順從天意不要太執(zhí)著。
激流勇退
老子說:“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功成名就激流勇退的人,就叫做:識時務(wù)者為俊杰,此乃順應(yīng)天道之人。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句流傳千古的名言,是吳王夫差被范蠡包圍時寫給范蠡的,聽起來讓天下有識之士非常傷感,但是其中蘊涵的哲理卻非常發(fā)人深省,千百年來一幕幕慘劇浮現(xiàn)于眼前。漢高祖劉邦誅殺異姓王;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quán);明太祖朱元璋火燒慶功樓等等不勝枚舉。老子在這些事情還沒有發(fā)生之前就看到了這一點,“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