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yè)是在2010年,距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去了十年之久。有時,坐在辦公桌前,回想著那時的種種不容易,內心還是會生出很多感慨。
點擊加載圖片
十年,有委屈,也有幸福。或許,很多人都羨慕從偏遠鄉(xiāng)村到繁華城市的跨越。但我更在意的是那份難舍的親情和遠方的家鄉(xiāng)。
“你是姐姐,要照顧弟弟”
從記事開始,父母便總在耳邊這樣叮囑。弟弟比我小四歲,我大學畢業(yè)的時候,他才剛剛參加完高考。
點擊加載圖片
高考對于很多人來說,是人生命運的轉折。但對于一個經(jīng)濟條件不好的農村家庭來說,卻也是有一筆沉重的負擔。好在,我已經(jīng)畢業(yè),開始為這個家庭貢獻一份力量。因此,工作之初,父母便告訴我,掙了錢,一起幫襯著弟弟讀書。
可是,我們都低估了社會的殘酷。雖然畢業(yè)于一所有名的高校,但我入職初期拿到的薪水,也只是勉強能維持生活。一個月的收入,除掉房租、水電和日常開銷,真的剩不了多少。于是,我也只好硬擠著,給弟弟幾百元。
點擊加載圖片
起初,倒也還好。不過很快,父親因為嚴重的腰傷丟了活計。一家人的生活,瞬間就轉移到了我和母親兩個女人的身上。而也是從那時起,弟弟的生活費用完全交給了我。
現(xiàn)在想想,一個月也不過近一千元的支出。但對于那時的自己,也還是一筆不小的錢。有時,也會感到委屈。為什么自己會有這樣拖后腿的弟弟,為什么自己會出生在這樣一個貧困的家庭。
點擊加載圖片
工作之后,我很少回家。一方面是為了節(jié)省錢,另一方面也是對這個家庭的抗議。
“姐,這是給你的錢”
弟弟大學畢業(yè)后,去了一家工程公司,經(jīng)常全國各地到處跑。
點擊加載圖片
我是2016年的,那時他正在四川做事兒,沒有時間回來。因為家里條件不好,所以婚禮也沒有怎么辦。只是在老家請了些親戚吃了頓飯,就算過去了。
記得應該是結婚后兩三個月的時間,弟弟突然到公司找我。接到電話的一瞬間,我以為他是有事要找我。“借錢還是找工作”,掛斷電話的我有些慌亂。生怕弟弟生出什么事端,打擾到自己現(xiàn)在安穩(wěn)的生活。
“姐,這兒呢”,很久沒見,弟弟似乎又長高了,也更瘦了。做工程是一件辛苦事,看著他瘦削的臉,我也有些心疼。
“什么時候來的”,我從大廳里倒了杯熱水遞給他。
“剛來,我們單位在北京有個工程。我請了半天假,過來看看你”
點擊加載圖片
聊了一陣,我發(fā)現(xiàn)弟弟好像真的長大了。說話成熟了很多,不再像過去那樣幼稚。臨走的時候,他從口袋里摸出了一個紅包。“姐,這是五千塊錢,我自己攢的。你收好了,別讓姐夫看不起咱家”,弟弟說完,便急匆匆走了。
看著他離開的背影,我突然覺得眼眶濕濕的?;蛟S,那個一直跟在我身后的小男孩,真的長大了。
我們是一家人
慢慢地,我和家人的關系也緩和了很多。春節(jié)回家,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著團圓飯,聊著小時候的事情,場面變得溫馨了很多。
點擊加載圖片
我的工作也漸漸穩(wěn)定,收入也增加了不少。前年,在我的幫助下,弟弟也結婚了。生活似乎變得越來越好,過去的不愉快也淡忘了很多。
一切好像回到了小時候,我們還是一家人。無論過多久,這一份情都無法割舍。
幸福家庭的三句箴言
回首過去,對于家庭,我也有了更多感悟。很多女性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我想這三句話可能會對你們有所幫助。
點擊加載圖片
一、平衡好婆家與娘家的關系
我很慶幸,自己有一個通情達理的丈夫。當然,我們也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另一半身上。盡孝或者照顧家人都是基于一個平等的條件。不能因為雙方家庭條件的差異,而讓照顧有了等級。每次過節(jié),我在為自己的父母和弟弟準備禮物的同時,也會給丈夫那邊的親戚準備一份。諸如保健品以及日用品,我也從不會單獨對待。這樣在照顧原生家庭的同時,也不會惹來丈夫的不滿。
點擊加載圖片
二、不要說太多傷害感情的話
雖然對于為弟弟負擔生活費這件事,我頗有怨言,但從未和父母及弟弟當面提起。有些話,一旦出口,就不會再有收回的可能。一家人,畢竟是一家人。我們不能因為生活中一些小的矛盾,就把持續(xù)多年的感情拋掉。
點擊加載圖片
三、做好自己的事
照顧弟弟,孝順父母并不是特別苛刻的事情,所以我們也不要總把這些付出掛在嘴邊。而且,也不要過多的參與別人的家事。有時弟弟也會問起我一些生活中的瑣事,我一般都會讓他自己拿主意。無論你處在什么樣的社會地位,都不要過多得干涉別人的家事。有時參與太多,反而會適得其反。
生活中總有很多瑣事,我們一定不能太過情緒化。親情是這個世間最牢固的情感,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最完美的人生。
點擊加載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