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取得高分的策略和技巧
“學的好不如考的好”,考試不只是考查誰掌握的知識多,更重要的是考查誰的失誤少!如何減少考試的失誤呢,建議同學們運用好以下七個策略。
一、沉著冷靜 消除緊張
(一)考前緊張
考前的緊張情緒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yīng),適度的緊張不一定會影響發(fā)揮,還可能更有利于考試發(fā)揮。考生要做的不是徹底消除這種緊張情緒,而是認清其產(chǎn)生的本質(zhì),并采取適當?shù)拇胧┤ゼ右钥刂?,使之不影響考試的成績。消除考試前的緊張情緒應(yīng)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客觀地認識考前緊張。考前的適度興奮和緊張是一種正常的積極的心理反應(yīng),在生理上可能還伴有心跳加快、輕微顫抖等,可以加速大腦血流速度,提高腦供氧量,動員全身肌肉系統(tǒng)處于備戰(zhàn)狀態(tài),有利于快速反應(yīng)。倘若在考前反而神情漠然,那倒是有些不正常了。因此,首先要接受考前緊張這種情緒狀態(tài),不要為此憂慮,避免形成惡性循環(huán)。有些考生考前不是對考試本身緊張,而是對考試失敗的后果感到擔心,從而形成嚴重的心理壓力。因此,除了考前充分復(fù)習好知識,打有準備之仗,才不至于臨陣害怕外。最重要的還是合理安排休息時間。復(fù)習功課雖然十分繁忙,但一定要保證休息時間,有規(guī)律的安排生活和學習,保持精力充沛。
(二)考時緊張
考試一旦怯場,面對試題就會頭腦空空,平時熟悉的公式、定理回憶起來也變得困難,注意力不能集中,等到心情平靜下來,已浪費了許多時間,看到許多未作的題目,則會再次緊張,形成惡性循環(huán)。這時要迅速進行心理調(diào)節(jié),使自己快速進入正常應(yīng)考狀態(tài),可采用以下幾種方法調(diào)節(jié)焦慮情緒:
(1)自我暗示法。用平時自己考試中曾有優(yōu)異成績來不斷暗示自己:我是考生中的佼佼者;我一定能考得理想的成績;我雖然有困難的題目,但別人不會做的題目也很多。
(2)決戰(zhàn)決勝法。視考場緊張為考試的大敵,用過去因怯場而失敗的教訓鞭策自己決戰(zhàn)決勝。
(3)深呼吸。
(4)淡化分數(shù)意識,可能是緩解緊張心理的妙方。因此,對試題抱一種研究態(tài)度反而會使我們在考場上更好的發(fā)揮出最佳水平。有一顆平常心比有一顆非常心有時更有利。
(5)轉(zhuǎn)移注意力。喝水、想點好事情。
二、整體瀏覽,了解卷情
拿到試卷后,在規(guī)定的地方寫好姓名和準考證號后,要不要把卷子先看一遍?這個問題不需要統(tǒng)一認識,完全依照考生的習慣而定。我覺得,最好還是先對試卷進行整體感知,最起碼要看看這份試卷共多少頁、總題量是多少、分哪幾大部分、有哪幾種題型。這樣不僅可以防止試卷錯誤,盡早調(diào)換,避免不必要的損失;而且通過對全卷作的整體把握,能盡早定下做題方案。更重要的是初步了解下試卷的難易度,以便自己合理安排答題時間,避免會做的沒有做,不會做的卻浪費了時間的情況出現(xiàn)。如果對時間的估計比較樂觀,答題時更要謹慎,因為有些題目看上很簡單,其實是命題人設(shè)置了陷阱。如果估計不太樂觀,那要沉著對待,因為短時間的一瞥不是深思熟慮的結(jié)果。如果由此失去信心,就等于給自己設(shè)置障礙,減少成功的機會。
三、“兩先兩后”,合理安排
試卷的難易、生熟占分高低大體心中有數(shù)了,情緒也穩(wěn)定了,此時大腦里的思維狀態(tài)由啟動階段進入亢奮階段。只要聽到鈴聲一響就可開始答題了。解題應(yīng)注意“兩先兩后”的安排:
(1)先易后難
時間就是效率,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對考試來講至關(guān)重要。時間把握得好與不好,直接會影響到考試成績,因此,要注意把握好時間。把握時間就要求我們做題時要先做簡單的、自己有把握的題目,然后再做難度較大的題目。如果一開始就盯住一道難題不放,時間就會被一分一秒地白白浪費掉,會直接影響其他題目的解答。如何區(qū)分難題和簡單題呢?一般來說,一份成功的試卷,它上面的題目的排列應(yīng)是由易到難的,但這是命題者的主觀愿望,具體情況卻因人而異。同樣一個題目,對他人來說是難的,對自己來說也許是容易的,所以當被一個題目卡住時就容易產(chǎn)生這樣的念頭,“這個題目做不出,下面的題目更別提了。”事實情況往往是:下面一個題目反而容易!由此,不可拘泥于從前往后的順序,根據(jù)情況可以先繞開那些難攻的堡壘,等容易題解答完,再集中火力攻克這些難攻的堡壘。 “繞過攔路虎,再殺回馬槍”。費了一番勁仍然突不破時就要主動放棄,不要跟它沒完沒了的耗時間。在做別的題之后,很有可能思路打開活躍起來,再反過來做它就做出來了。
另外還要注意答題時不能丟題、漏題。舉棋不定時,要堅持第一印象。考試中同學們常會遇到不能一下做出肯定選項的情況,這時應(yīng)選擇先想到的那個。第一個答案往往是我們長期練習而產(chǎn)生的本能反應(yīng),正確的概率會相對大一些。
例如,數(shù)學先做會做的題目,再做難題,所謂難題,就是你思考了好幾分鐘仍然無法做出的題目。再例如,英語和語文,你可以先把填空、選擇、作文等題目做完,然后再做閱讀題目。這樣做的好處是,先用數(shù)道"容易題"的順利解決來平緩考試剛開始時的最緊張的心情,并完成考試初始階段的"熱身"運動,將自己的"身心"調(diào)整到最佳狀態(tài),此后就可以逐漸加快解題速度,以更好的狀態(tài)、最快的速度去解決余下的"低中檔題",直至碰到需要仔細思考和推敲的"難題"時,再放緩做題速度。
(2)先熟后生
通覽全卷后,考生會看到較多的駕輕就熟的題目,也可能看到一些生題或新型題,對前者——熟悉的內(nèi)容可以采取先答的方式。萬一哪個題目偏難,也不要驚慌失措,而要冷靜思考,變生為熟,想一想能不能把所謂的生題化解為若干個熟悉的小問題,或轉(zhuǎn)化為熟悉的題型??傊涀∫痪涿裕骸拔乙兹艘?,我不大意;我難人難,我不畏難”。
對大家來說,生題主要是新材料和新情景題,正規(guī)的考試試題特別是中考試題基本沒有課本和資料上的原題,即便是一些容易的題也是課本和資料上的原題經(jīng)過改造后呈現(xiàn)出來的。材料沒見過、情景是新的這是命題者的初衷。命題專家在命制新材料題時表現(xiàn)出來的特點是,“材料在外,答案在內(nèi)”,“起點高,落點低”,“熟悉當中考查陌生,陌生當中考查熟悉”,就是說命題專家要給考生創(chuàng)造新情景,提供新材料,讓考生直面社會的熱點問題、難點問題,讓考生運用已有知識去解釋、分析、解決這些問題。新材料、新情景完全可以用我們已經(jīng)掌握了的知識,已經(jīng)具備了的能力去解決它。
四、“一慢一快”,慢中求快
一慢一快,指的是審題要慢要細,做題要快。題目本身是解題方法、技巧的信息源,特別是每份試題必有的選擇題中的題干中有許多解答該題的規(guī)定性。例如:選出完全正確的一項還是錯誤的一項,選一項還是兩項等,這些一定要在讀題時耐心地把它們讀透,弄清要求,否則就會做無用功??季泶蠖嗍侨菀椎?,在大家容易的情況下就看誰更細心,而細心最主要的就是審題時要慢要細心。
考試關(guān)注重心轉(zhuǎn)移到"細心"、"規(guī)范"、"嚴謹"上 。特別是對于優(yōu)生來說,勝負就在1分之間!期末考試中絕大多數(shù)題目對大多數(shù)同學來說都是比較容易的題,既然對絕大多數(shù)同學來說,題目很容易,那是不是絕大多數(shù)同學的成績就會很好呢?不盡然!原因在于"懂不等于會,會不等于不失分",同學們的考試成績就只能靠"細度"來拉差距,這時同學們就應(yīng)該把考試關(guān)注的重心轉(zhuǎn)移到"細心"、"規(guī)范"、"嚴謹"上來,做到"會的題保證一分不失"!,靠細節(jié)上的"小分"積累來取得優(yōu)越的成績。
當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后,答題時速度應(yīng)快。做到這一點可從兩方面入手,一、書寫速度應(yīng)快(不是不認真),不慢慢吞吞。二、書寫的內(nèi)容要簡明扼要,不拖泥帶水,啰嗦重復(fù),盡量寫出得分點就行了。
五、排除干擾,沉著冷靜
考試時的干擾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情緒干擾,由于過分緊張,焦慮而干擾對知識的回憶,本來熟悉的知識難于再現(xiàn),出現(xiàn)思維障礙,甚至頭腦中“一片空白”的現(xiàn)象,這時一定要平靜下來,自我減壓,使心態(tài)恢復(fù)正常。二是思維定勢干擾,如果遇到“似曾相識”的題目,容易套用過去解答該類題型的方法,而忽略了題目間的差異。有時最先想到的解法,盡管不適用,卻總不愿拋開,妨礙其它方法的選擇應(yīng)用。遇到這種情況時,應(yīng)暫拋開此題,先做其他題目或換個角度思考,另作嘗試,以求順解。
六、分段得分,每分必爭
“基礎(chǔ)題,全做對;一般題,一分不浪費;盡力沖擊較難題,即使做錯不后悔”。這是應(yīng)該面對考卷時答題的策略。 “容易題不丟分,難題不得零分?!氨W?yīng)該保住的,往往也不容易,因為遇到容易題容易大意。所以明確容易題不丟分也是十分重要的。難題不得零分,就是一種決不輕易放棄的進取精神的寫照,要頑強拼搏到最后一分和最后一分鐘。
考試中經(jīng)常有的同學答案是錯誤的,但依然得了分,這說明寫出了得分點,而有的同學甚至一點解題思路都沒有,只是將公式進行了羅列,也依然得到了分,都是同樣的道理。尤其是有多問的題目中,如果第一個不會千萬不要放棄,一定要瀏覽完全部的問題,做到每分必爭,切忌出現(xiàn)大量空題的情況。
“分段得分”的兩種情況
對于會做的題目。對會做的題目要解決對而不全的老大難問題,如果出現(xiàn)跳步往往就會造成丟分的情況,因此,答題過程一定規(guī)范,重要步驟不可遺漏,這就是分段得分。
對于不會做的題目,這里又分兩種情況,一種是一個大題分幾個小題的,一種是一個大題只有一問的。對于前者,我們的策略是“跳步解答”,第一小題答不出來,就把第一小題作為已知條件,用來解答第二小題,只要答得對,第二小題照樣得分。對于后者,我們的策略是“缺步解題”,能演算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不強求結(jié)論。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得到分數(shù)。
七、重視檢查環(huán)節(jié)
答題過程中,盡量立足于一次成功,不出差錯。但百密不免一疏,如果自己的考試時間還有些充裕,那么萬不可匆忙交卷,而應(yīng)作耐心的復(fù)查。將模棱兩可的和未做的題目最后要進行檢查、作答,特別是填空題、選擇題不要留空白。復(fù)查要從多角度、多思路考慮,如覺得某些題解答不妥時,需要改動,必須反復(fù)推敲,確實有了正確方案,才可劃去原答案。若尚未成熟時,千萬不要把原答案劃掉,以免失去得分機會。(有些學科的試卷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做不完,特別是數(shù)學、理、化這些理科試卷,這也是正?,F(xiàn)象。試卷有一個長度標準,試卷長度是指試題量與考試時間的一個相宜程度。命題時對試卷的長度有一個限制:中等程度以上的考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可以完成全卷,這就是試卷長度的標準。有一個問題要提醒考生,沒有做完是不是就會考慘了呢?這不一定!第一,成績好孬要看總分,某一兩個學科答不完不見得總分不高;第二,“做完”與“做對”是兩個概念,如果后面?zhèn)€別題沒做完,前邊的題正確率高,也完全可以得高分。)
那么,答不完還要不要檢查一遍? 結(jié)論是肯定的。在考試還剩15分鐘左右的時候,如果還有個別題做不出來,不會做的,那就干脆舍去,一點也不可惜,因為不是每一道題都是給每一個考生預(yù)備的,個別難題是給個別人預(yù)備的,對于大多數(shù)考生來說花過多的時間是沒有意義的,不如用這點時間把前邊做過的題再認真檢查一遍,很多考生的實踐證明:許多考生在最后時段中檢查前邊的試題都能找出錯誤,挽回損失,爭取到了分數(shù)。這一失一得,值得考生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