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品珍珠母 偽品天津麗蚌
珍珠母又名珠牡、珠母,為珍珠貝科動物馬氏珍珠貝或褶紋冠蚌、三角帆蚌的珍珠層。全年均可采集。采到后將貝殼用堿水煮過,漂凈,刮去外層黑皮,煅至松脆即可入藥。其性涼,味咸,入心、肝二經(jīng),具有平肝、潛陽、定驚、止血的功效。市場上有以多種蚌殼冒充珍珠母,今僅就真品珍珠母與天津麗蚌的區(qū)別分述如下:
真品珍珠母
1.馬氏珍珠貝:外觀呈斜四方形,殼長5~9厘米,殼頂位于前方,后耳大,前耳較??;背緣平直,腹緣圓;邊緣鱗片層緊密,末端稍翹起;右殼前耳下方有一明顯的足絲凹陷;表面淡黃色,同心生長輪脈極細(xì)密,成片狀,薄而脆,極易脫落,在貝殼中部常磨損,在后緣部的排列極密,延伸成小舌狀,末端翹起;貝殼內(nèi)珍珠層厚,光澤強,邊緣淡黃色。褶紋冠蚌外觀呈不等邊的三角形,前部短而低,前背緣極短,具不明顯的冠突,后背緣向上傾斜,伸展成為大型的冠;前緣鈍圓,腹緣長,近直線狀,后緣圓,呈斜截切狀;殼頂窩極淺,殼頂位于前方,兩側(cè)有耳,前耳小,后耳大。
2.三角帆蚌:外觀則呈不等邊的四角形,扁而平,前背緣短而小,尖角狀;與前緣相連的后背緣向上突起而形成三角形帆狀的后翼,此翼脆薄易折斷;腹緣與后緣相連,成鈍角狀,腹緣略成弧形,前緣鈍圓,殼頂窩不明顯,殼頂?shù)?,不高出背緣,位于殼前端,約在殼長1/5處。
上述幾種加工后均呈不規(guī)則的片狀,大小不一,厚約5毫米,一面呈淺粉紅色,有彩色光澤,一面呈乳白色,平滑,有光澤;表面有白粉;質(zhì)松脆,可層層剝離;聞之無味,口嘗味淡。
偽品天津麗蚌
外觀略呈橢圓形,殼長10厘米,高8.3厘米,寬5.6厘米;殼頂位于前端,向前突出并稍向內(nèi)彎曲,背后和腹緣連成一完整的圓??;外表面光滑或具不明顯的瘤狀結(jié)節(jié),生長輪脈粗,背部有10條不明顯的斜肋。
諸多蚌類偽品,雖與真品珍珠母為同科動物,但未入藥典,故不可代替珍珠母藥用。(韓德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