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病是導致人類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在我國居死因之首。腦血管病幸存者往往留下偏癱等后遺癥,部分病人喪失勞動和生活能力,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很多人在發(fā)生腦溢血前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暈眩,突然感到天旋地轉,站立不穩(wěn),抬腳費力,甚至摔倒在地上。但有些人眩暈感覺不明顯,有點類似于喝酒后站不穩(wěn)的感覺。
這種頭痛沒有明顯誘因,很多人開始都是斷斷續(xù)續(xù)的頭痛,但后來轉化為持續(xù)性頭痛。根據每個人的病情不同,癥狀持續(xù)的時間可能不一,甚至有些人還會伴發(fā)惡心和耳鳴。
很多腦溢血發(fā)生前都會出現面部、胳膊、手指的麻木,特別是無名指!如果常常感覺左右半身麻木,應該考慮腦內小血管是不是出現了問題。如果麻木的同時,出現上肢或者下肢的乏力,情況就更加危急了。
突然一過性的眼前蒙黑,或者一只眼睛出現視物不清,看東西模糊,甚至出現重影。這些都 可能是腦溢血的前兆,所以千萬不能大意。
一些人在腦溢血發(fā)病前都會出現嗜睡的癥狀,即便是在白天也會有睡意明顯,非常疲憊、睡不夠的感覺。
經常在喝水或者進食的過程中莫名的出現嗆咳,這也是很多人腦溢血的先兆。
一些病人還會不分時間、地點而情不自禁地打哈欠。其實這正是大腦缺氧的征兆。
突然感覺舌頭根部僵硬,舌頭膨大,說話說不清楚。甚至舌頭痛、吞咽困難。
手臂突然失去握力,比如拿一個東西明顯感覺拿住了,卻掉在地上。有時還伴有講話說不清楚。
如果正常的流鼻血并不可怕,但是如果伴有高血壓,還經常會出現流鼻血的癥狀就要小心了。高血壓患者經常的鼻出血,半年內很有可能出現腦溢血。
以上列出的10個癥狀,如果出現3個就要小心了!你很有可能已經處在腦血管癥的邊緣,應該及時去醫(yī)院進行相關檢查。
血壓的升高往往是多種因素的結果,其中有三點尤其重要:血管的外周阻力、動脈壁彈性、血液黏度,而這些又都是高血脂有直接關系。
人體的血管,只要是正常的,都是光滑的。不過一旦血管內的血脂增高,血流得速度就會減慢,血管內膜會逐漸出現黃色粥樣斑塊,久而久之血管會破損,引起內出血,管腔變窄,血壓就升高了;另一方面血脂增高后,血管可能會因為內膜沉積硬化,血管壁彈性減弱,血壓同樣會升高。
當血脂增高時血液黏度就相應升高,使血流阻力增加,從而引起血壓上升。高脂血癥還能降低抗高血壓藥的敏感性,增加降壓治療的難度,因此治療高血壓的同時應進行降血脂治療。
相當數量的糖尿病人都同時存在高血脂的情況,因此人們通常把糖尿病與高脂血癥稱為“姐妹病”,并認為高血脂是糖尿病的繼發(fā)癥。
糖尿病引起血脂增高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糖尿病人胰島素不足時體內脂酶活性減低;二是糖尿病本身除糖代謝紊亂外還伴有脂肪、蛋白質和水、電解質的紊亂,經常有游離脂肪酸從脂肪庫中動員出來,使血中甘油三酯及游離脂肪酸濃度增高;三是2型糖尿病病人進食過多、運動少,促使體內脂類合成增多。
據統(tǒng)計,大約40%的糖尿病病人有脂代謝紊亂,其特點是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此外,肥胖伴高血脂者,由于胰島素受體數相對減少,從而產生胰島素抵抗,也易誘發(fā)糖尿病。
高血壓病人,特別是肥胖型高血壓患者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較多的伴有高血壓,因此將兩者稱之同源性疾病。
其原因主要有:高血壓與糖尿病可能存在共同的遺傳基因;糖尿病病人血管對具有升壓作用的血管緊張素敏感;糖尿病易引起腎臟損害,腎臟受損害后可使血壓升高。此外糖尿病人由于血糖增高、血黏度增加,導致血管壁受損、血管阻力增加,故易引起高血壓。
小糖健康說
腦血管病的預防,需要我們控制危險因素,改善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飲食,用良好的醫(yī)療條件進行監(jiān)測。發(fā)現疾病、發(fā)現危險因素時要及時處理,及時治療,這樣就能把腦血管病控制在最低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