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沒有回家,去北京打了一個月的工.雖然很辛苦,但現(xiàn)在看來當時的決定是對的.在那我學到了不少東西.是的,很多東西是必親身經(jīng)歷切身感受才能成為自己的.
我是在北京一家涮肉餐館打工的.這是我第一次寄人籬下工作,所以學會在這種環(huán)境下處理好與別人的關(guān)系非常重要.一開始我對我的工作真的很不熟悉,恰恰我又碰到了一個很難與人相處的員工,他可以跟任何人耍脾氣,包括老板、老板娘,更何況我是新來的呢.是的,我真成了他的出氣對象(而事實上我啥也沒若他?。?在起初的幾天我每天都要承受他讓人無法忍受的貶低、濫罵、諷刺,同時還要擔心他故意在工作上與我作對,畢竟我還沒有資本跟他抗衡.確實,心里真的很不服他,有時真的就想跟他大干一場,把他狠狠揍一頓.但是,我不能這么做.何況我確實需要這份工作,因為我當時口袋已經(jīng)沒money了,我需要吃需要住,沒錢我離不開北京。同時我還得還債〔我當時欠債差不多一千塊,而且答應(yīng)開學還。是的,我得守信用〕。我沒別的選擇。何況想想,我只是在這干一個月,我可以忍受得了的,而且我相信我不和他作對的話,事情不會一直糟糕下去的。我不是抱希望會影響他從而讓他收斂一點,因為那是不可能的,他的思想很頑固,也很自私。我只是想我能干得讓無可挑剔,讓他沒有開罵的理由。而且我想我需要有一種能容忍一切不快的開闊心胸,這對我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是的,我真的就這樣做了,剛被他罵后我會繼續(xù)跟他說話,甚至叫他吃飯,仿佛什么事也沒發(fā)生(而其他同事則幾天不跟他說話).往往中午時被他罵得不行,晚上還在一起刷銅鍋聊天.雖然我知道跟他是不可能成為朋友的,但我還是很友好地對他,因為我清楚我需要這樣的心胸.大約五天后我做到了:他對我說:"怎么這么快就適應(yīng)了?"(那不是贊賞) "被逼出來的!??!"說出這句話時并沒有覺得以后的日子會好過些,因為這僅僅是告一段落.但我為自己取得小小的成功而欣喜.至少我是在進步。
不過更令我欣慰的是當時我已經(jīng)與其他人相處得很融洽,并且我不再聽到老板娘的罵聲,即使犯了錯她也會溫柔地說:"又惹禍了?"然后幫我處理"后事".老板娘較年輕,所以她對你好的話她說話是很溫柔的.事實上也因為老板娘我才真正少了挨罵.我能夠贏得她的欣賞,我想主要是我腳踏實地地工作.我離開時我們已經(jīng)成了朋友,這是我所想的。
在這幾天時間了,我總是告誡自己不可多說話,不要以為自己是個大學生就比其他人牛B,多干點活,并且不是我的活我也要幫著干(我們是有分工的).事實證明我這么做是正確的.每個人都不是傻瓜,人與人之間都是相互的,你對別人怎樣,別人也會對你怎樣.在干活方面,多干點對你自己并沒有什么不好,切不可妒忌別人的活少或去偷懶.幫助別人你會很快贏得別人的尊敬.是的,我既然選擇在這干活,我就應(yīng)該把它干好,并且與周圍任何人的關(guān)系處理好.我的目的是我離開的時候他們有一種舍不得的感情而不是恨不得你走,我離開之后我還能跟他們做朋友.是的,除了那位員工,我離開時真的做到了。
老板也是個大學生,他的生活經(jīng)歷比我多了幾十年.但,我看得出他不喜歡聊天,至少不喜歡說廢話.他是那種通過觀察人的行動來了解一個人的.這點我是很欣賞他的.因為只會說不會做的人是沒什么發(fā)展前途的。對,我學到的更多是從他那里.聊天時,他總會把他的一些經(jīng)歷和人生經(jīng)驗講給我聽.他跟我講全國各地的人,甚至一些外國人.有什么演員或政府官員來吃涮肉,他也會跟我講.由于他的影響,我漸漸喜歡觀察客人并認真聽他們聊天.很快我就能分辨一些省份的口音,聽出他們是哪個省份的.并且還能聽取他們一些做人心得或人生智慧.事實上,雖然這是個不大的店,但文人學者、企業(yè)高管、政府官員還是不少的.而我則通過自己去體會讓其成為自己的東西,這些知識是必自己身在其中慢慢思考體會才可得到的,這也不是在任何一所大學能學到的.在這一個月里,我領(lǐng)悟到的東西對我以后的生活影響很大甚至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老板對我也很好,我在那里一個月打壞了兩個碟一個水壺,但都沒有被罵,相反還要問有沒有傷著,這點我感到很慚愧,所以我只能努力工作。從這點也可看出他目光是比較長遠的。而我,犯了錯也不會不說,不怕他罵。而他,只要你主動說他從不罵你。在我走時我要求他扣我工資,但他沒有,還說以后遇到經(jīng)濟困難可以找他,甚至說不還也可以。我知道我不會找他的,雖然我可以,但心里總不贊成那么做。我想我以后得努力靠自己,哪怕去撿垃圾(我沒鄙視的意思,只是那一般是不做那份工作的。
是的,在我離開時我對老板說:"在這工作,我感覺很幸運."這是我的心里話.這句話很簡單,但已經(jīng)全概括了我當時的心情。想想,要是我不是在這工作那會怎樣呢?